风台
2017-10-24周传馨
周传馨
台风来袭,黑云压城、狂风肆虐、内涝成灾……每年的八九月,是台风最为活跃的季节。尽管台风会带来充沛的雨水,缓解酷暑的炎热干旱,但台风的危害极大,常伴随着大风、暴雨等强对流天气,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严重的还会造成道路瘫痪,甚至是人员的伤亡。
台风是怎样形成的
每年的八九月份,我国沿海地区经常遭到台风袭击,造成当地经济损失,严重的甚至造成人员伤亡,那么台风是怎样形成的?台风形成的原理是什么呢?
严格地说,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个类别,热带气旋则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在我国2006年6月15日开始实行的《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中,热带气旋按照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被划分成6个等级:中心最大风力6级~7级的叫热带低压;中心最大风力8级~9级的叫热带风暴;中心最大风力10级~11级的叫强热带风暴;中心最大风力12级~13级的才叫台风;中心最大风力14级~15级的叫强台风;中心最大风力16级或以上的叫超强台风。另外,台风在北大西洋和东太平洋被称为飓风。
全球大洋平均每年有80个热带气旋生成,有三分之二左右都能达到台风的强度。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由于地理位置原因,中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
北半球台风主要发生在7月到10月,其它季节明显减少。台风形成后具有一定的移动路径。对西北太平洋台风来说,在7月到9月盛夏季节进入我国的台风路径更加偏北偏西,从广西到辽宁的沿海省份在这段时间都可能遭受台风侵袭。
台风是一个巨大的空气漩涡,据计算,一个成熟的台风在一天之内所下的雨量约200亿吨。如此巨大的漩涡和能量是怎样形成的呢?气象专家告诉我们,孕育台风的地方便是广阔的太平洋。夏天,炽热的阳光不断给热带海洋上的海水加温,海面上的空气越来越湿热,就像我们烧开水时看到锅底的水蒸气往上冒一样。由于受热不均匀,海面上温度相对高的这部分空气不断上升,而周围相对比较冷的空气补充进来,然后再次遇热上升,如此循环使得靠近海面的空气越来越稀薄,空气压力减小,逐渐形成了所谓的热带低压。热带低压就像一个下凹的水池,周围的空气则像从高处向低处流动的水,源源不断地涌向低压中心,于是海面上刮起了大家最熟悉的风。
在北半球,地球自西向东不停的自转,带动着涌向热带低压的空气像风车一样逆时针旋转起来成为热带气旋。当北半球南北季风相遇时,又经常会产生逆时针的转动气流,一旦这样的力量影响到热带气旋,就会使它逐渐变成一个直径从几百公里到上千公里的巨大漩涡。当它的中心最大风力达到规定的标准时,一个台风就诞生了。
在生活里,面对台风,人们更多的是紧张,“抗台”“防台”这样表示对抗和防御的词汇应运而生,但换一个角度,你会发现台风的暴力美学里有着无与伦比的震撼美感。
台风首先会带来蔚为壮观的风云景观。热带风暴云系由对流云组成,有淡积云、浓积云、积云性层积云和蔽光层积云等,偶尔也会出现积雨云。云景不同于地貌景观有相对不变的固定形态,它的美丽在于瞬息万变,仿佛天空是最高明的魔术师,它随时能变化出别样的故事和场景。
台风云系为螺旋形结构,外围云系以壮观著称,内围云系则汹涌低垂,以雄奇夺人。台风中心抵达前,天空会出现大块浓积云,这时的云一反轻扬飘逸的常态,仿佛突然变得富有质感了,不再是云,更像是黑铁或是铅块。我曾站在村庄临海的一个角落里远观,只觉得村庄突然变得低矮,房屋瞬间缩小了,因为天空一下子变得厚重,一改往日的透明,黑云触手可及,仿佛要碰到我们的额头了。
古人对台风的记载
我国古代的史书和地方志中有不少有关台风的记载和描述。《吕氏春秋·有始览》中就有关于“八风”的记载,证明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人民对风的观测研究已相当细致。
飓风一词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出现早,南朝刘宋时期沈怀远在《南越志》中记载:“熙安多飓风,飓者,四方之风也;一曰惧风,言怖惧也,常以六七月兴。”在九世纪的《岭南异物志》中谈到飓风或台风到来之前,会出现一种特别的风,称为“炼风”。在《岭表录》中记载“夏秋之间,有晕如虹,谓之飓母,必有飓风”,是最早关于台风天气预测的记载。《岭南杂记》中对飓风、台风的描述就更加详细:“……之气如虹如雾,有风无雨,名为飓母,夏至后必有北风,必有台信,风起而雨随之,越三四日,台即倏来,少则昼夜,多则三日,或自南转北,或自北转南,阖夏时阳气司权,南方之气为北风摧郁,郁极而发,遂肆横激,其转而北也,因北风未透,南风即起,北风之郁,仍复衡决,必倏有西风,其台始定,然后行舟。”《福清县志》中有一段对清朝年间“特大飓风”的记载:18世纪中叶某年农历八月,此气旋于深夜在福清海口登陆,死伤惨重,并引发山洪。
不过古时候的人们相信传统的神话,人们通常将其看作什么风神、雨伯、龙王之类的,进行祭拜,以求保佑,还将台风说成是天公的怒吼,显然是不科学的。
古代人们居住的地方多集中在長江黄河流域,近海的南方地区居民人数要少很多,就算是人口在封建社会后期向南转移了,仍然是比不过北方,所以呢,台风来时也没必要太担心,那时候的人肯定不会住在台风经常发生的地区。
当然古代沿海都是渔民,都有很丰富的经验,一旦台风来临,无法转移,他们选择躲避的地方也相对安全。遇到情况不妙和难以度过的危险关头,就会舍弃家园,躲进山洞。而当暴风雨过后,他们就会回来重建家园。重建的时候,只是简单地把被毁坏的屋顶重新架起来就可以了,几天功夫就完工了。相反,现在那些现代建筑所用的材料都是混凝土或砖块,飓风过后,重建工作就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台风会带来哪些灾害
台风过境时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天气,引起海面巨浪,严重威胁航海安全。台风登陆后带来的风暴增水可能摧毁庄稼、各种建筑设施等,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从小范围来说,对我们而言将造成生活上的不便捷。诸如广告牌被刮倒,骑车人被掀翻,大树被连根拔起等。
由于台风挟带狂风和暴雨,可以直接造成很多严重灾害。风速愈大,所产生的压力愈大,台风所挟狂风之强大压力可以吹倒房屋、拔起大树、飞沙走石、伤害人畜。降雨过急,来不及排泄,山洪暴发,河水猛涨,造成低地淹水、冲毁房屋、道路、桥梁。
台风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其风速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据测,当风力达到12级时,垂直于风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风压可达230公斤。
台风是非常强的降雨系统。一次台风登陆,降雨中心一天之中可降下100毫米~300毫米的大暴雨,甚至可达500毫米~800毫米。
所谓风暴潮,就是当台风移向陆地时,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压去。强台风的风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米~6米。风暴潮与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产生高频率的潮位,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冲毁房屋和各类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农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风暴潮还会侵蚀海岸,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渍化等灾害。
给台风起名字有讲究
由中国命名为“海马”的台风,2016年在菲律宾和我国华南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灾害和损失,因此,世界气象组织下属的台风委员会第49次届会决定对“海马”进行除名并要求负责取名的中国提交新的台风名字以补空缺。
2017年9月13日,中央气象台在微博上公布,把“命名权”交给中国公众,由专家组从网友的转发评论中选取3个名称并进行公布,提交台风委员会,最终选定的台风名将在2018年2月召开的台风委员会第50届会议上公布。
台风专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气象学院教授李青青介绍,公众所知道的台风,指的是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的热带气旋,如果这个气旋发生在东太平洋或者北大西洋地区,则叫飓风。
李青青说,2000年以前,台风是没有名字的,或者说没有专门的称呼,只有一个编号。例如,1997年在气象学上观测到的第一个台风,也许就称它为9701号台风。气象专家等业内人士能够理解,但是公众不一定明白,也不容易普及,从而对台风的认知就不会那么直观,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防灾减灾。
从2000年开始,台风委员会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来命名。由台风委员会的14个成员(中国、朝鲜、韩国、日本、柬埔寨、越南等)各提供10个名字,分为5组列表。实际命名的工作则交由区内的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负责。
目前,我国提供的台风名有海葵、悟空、玉兔、白鹿、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即将被除名)和海棠。
“台风的名字有可能第一次出现就被终止继续使用,也有可能之前循环多次使用,突然碰到一次大的灾害,台风的名字不再被使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智协飞介绍,台风的名字是存在退出机制的。
台风的名字有一个序列表,称为热带气旋命名表,包含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提供的台风名字,但是列表并不是无休止,而是每年循环。如果有一年出现了造成严重灾害的台风,这个名字就被剔除,或者叫做终止使用这个名字。
“有一点类似于体育俱乐部退役伟大球星的号码,当然巨星球衣号码只是退役,没有补充机制,台风命名是有补充机制的。”智协飞说,当某一个台风的名字被剔除了,在每年台风委员会的届会上,此前提供这个名字的国家或地区,可以再提供新的名字,在会议上进行讨论,只要会上其他成员国或地区同意使用这个新名字,就可以把它加入到台风命名列表里。
据了解,自从台风命名表使用以来,台风委员会总计除名40个台风名字,其中有32个是因为台风造成严重的灾害,其中,由中国命名的台风“龙王”和“海燕”之前因为带来的灾害影响太重,已被台风委员会除名。
专家介绍,国际上所使用的西太平洋台风的名称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茉莉、玫瑰、珍珠、莲花、彩云等,似乎与台风灾害不大协调,其实这是希望如果台风到来,可有效缓解当地的旱情,为其带来充足的降水,所以一般情况下,台风名字还是很动听的。
“这是微博上抽奖奖品最大的一次。”“万一选中了,我的责任就很重大。”“以后简历可厉害了,可是给台风命名的人!”
难得有这样的机会,网民们也是绞尽脑汁。“皮皮虾”这个最红的“网名”依然上榜,还有网友建议台风起名“麋鹿”,这样,也许它就登不了陆了,甚至“吃货党”网友还放出大招:中国美食命名法。然而早在一个月前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微博就明确说过,“取名是有很多规范要求的,不要期待新闻主播念出台风‘皮皮虾来。”
根据中央气象台官微发布的规范要求,台风取名必须是中文名2个~3个汉字,其对应的拼音不超过9个字母;朗朗上口易于媒体广播;无不恰当的含义;不能使用商业品牌名称;不能与曾用和现用台风名称重复。
目前命名征集微博下已经有3万多条评论。李青青表示,现有的台风名字,通常看到的都比较有亚洲地域特色,比如龙王、悟空、玉兔等。符合亚洲的文化特征,可能是植物、动物、地名或者神话人物等。
之所以这样命名,主要是为了讓公众能够记住,并且有利于传播,从而帮助防灾减灾。过去用数字或者符号命名,公众没有感性认识,后来有了比较具象化的名字,大家比较容易接受也比较容易记住。
李青青表示,把台风的命名权交给公众,提升公众的参与度,有利于提升对台风本身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的认识,提高对台风的认知,有利于防灾减灾,也普及了气象学知识,在科学上拉近了公众和台风知识的距离。
那些“追风”的人
中国东部沿海的记者大都有跑台风的记忆,有句行话这么调侃:“记者说,要有新闻,于是有了台风。”台风起时,也是记者们碰到同行最多的时候,他们见面的第一句话通常是:“又把你给吹来了?”记者们出现在台风的最前沿,身上捆绑着绳索,让五六个同事在背后拉着,在风雨中面对镜头播报着台风的消息。但记者这么做多是职责所在,他们勇于“追风”,但并不享受“追风”。
一些摄影师,则会去主动“追风”。他们认为极端天气是诞生一张精彩照片的最好契机,所以当普通人躲避台风之时,他们总是迎风而上,想尽办法赶到离风暴最近的地方,让不可捉摸的台风,定格成一张张永恒的画面。
而一些气象科学家,却是将追逐台风当成了事业。中国气象局有“追风拍摄组”,Discovery频道有“暴风猎人”(Storm Chasers),他们总是出现在台风、强热带风暴发生的最前沿,记录下它们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便人们可以更直观地认识台风、了解台风。
还有一些台风爱好者,却是单纯地享受“追风”。“追风,虽不是我唯一的兴趣,但对我而言却是人生里的重要一部分,用‘爱风如命来形容我或许都不会过分。”网名Roger Kwand的“追风人”这样介绍自己。他从1990年开始追风,在23年的追风生涯中也曾两次受伤。“不少朋友觉得‘追风是‘愚蠢、不知死、累人累己的行为。就此,我反而不会感到太难过——这起码代表了不少人心中知道‘追风是有多危险,知道个人安全的重要性。”在谈起“追风”时,看得出他有些矛盾:“但是,就是因为知道大自然的威力不可挡,知道个人在大自然里是那么渺小,所以,我自小就对热带气旋威力产生景仰,甚至在十来岁时便走到风雨的环境中与热带气旋来个正面交锋。”他也一再强调“追风安全守则”:“要结伴同行、互相照应,要适当使用安全装备,要时刻留意环境安全,远离容易被强风吹起之物件;千万不可逞强,要知难而退。”
防台“神楼”镇海楼
福州镇海楼位于屏山之巅,为中国九大名楼之一。明洪武四年(1371年)始建,是福州古城的最高楼,为城正北的标志,并作为海船昏夜入城的标志。镇海楼于2006年11月开始重建,2009年1月24日正式对外开放。
始建之初,镇海楼的功能并非“镇海”,也另有别名。
古建筑设计师王勇坚曾参与镇海楼重建,他介绍,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为重建被毁的旧城,派驸马爷王恭督建“明福州府城”。
“屏山建楼,首先出于军事考量。”王勇坚说,当时,福州城北无险可守,王恭借着地利建俯视全城的高楼,以为“人造天险”。建筑家王恭,参考福州威武军门,设计了楼的样式,要求城内7座城楼“依样画葫芦”。因此,镇海楼的第一个名字叫“样楼”,屏山也被戏称为“样楼山”。
600多年中,镇海楼大修建九次,也毁了九次。“最近一次拆除是1970年。”王勇堅说,为防止镇海楼成为敌机的轰炸参照物,因此拆掉。
坊间流传称,福州近年来屡遭台风威胁,大多有惊无险,镇海楼居功至伟。对此,王勇坚笑道,其实明清古人和我们一样,也把镇海楼当成“风水楼”。“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砖石结构建筑,镇海楼在多次台风袭击中屹立不倒。”王勇坚说,因此,老百姓觉得它能镇妖辟邪,保佑福州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