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镇与茅盾故居

2017-10-24冰夫

东方女性 2017年10期
关键词:茅盾乌镇故乡

冰夫

茅盾在《可爱的故乡》中这样描述乌镇:“我的家乡乌镇,历史悠久,春秋时, 吴曾在此屯兵以防越,故名乌戍,何以名‘乌,说法不一。唐朝咸通年间改称乌镇。历代都在乌镇驻兵,明朝曾驻兵于此以防倭。乌镇在清朝末年是两省、三府、七县交界,地当水陆要冲。清朝在乌镇设驻防同知,俗名‘二府,同知衙门有东西辕门,大堂上一副对联是‘七藩两浙,控制三吴,宛然是两江总督衙门的气派。镇上古迹之一有唐代银杏,至今尚存。我为故乡写的一首《西江月》中有两句:‘唐代银杏宛在,昭明书室依稀。梁昭明太子曾在此读书……”茅盾没有专门考证乌镇何以名“乌”,有人做过探究,说乌镇得名的最真实原因是这里土地肥沃,色泽较黑,且地势比周围高,故谓之乌墩,唐代建镇后遂称为乌镇。乌镇本来以京杭运河为界分成两半,河西乌镇隶属湖州府乌程县,河东青镇隶属嘉兴府桐乡县,1950年乌、青两镇正式合并统称为乌镇,属嘉兴市桐乡县直到今天。

十一月,北方早已天寒地冻,江南却还只是些许微寒。天有些阴,我怀着迫切的心情走进乌镇。一踏上这片土地,我立刻被乌镇保留下来的江南古镇原汁原味的人间烟火气息深深吸引。漫步沿河的木廊,伫立古老的石桥,住在水阁里的人家推开木门缓步走到河边石阶上洗洗涮涮,三三两两,笑语盈盈。以乌镇为背景的电视剧《似水年华》里的镜头立刻浮现在我眼前,浮躁的心刹那间一片宁静。

乌镇不似同里喧闹,也不如西塘繁华,更不像周庄嘈杂,它特别静谧,静谧得有时只能听到船桨的欸乃声,听得自己的脚步在青石板上的回响,让人觉得进入了与尘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一条并不清澈的河水将乌镇分成两半,一座座饱经沧桑的石拱桥又将小镇联为一体,乌篷船慢悠悠地从小河和桥洞中摇曳而出,映衬得乌镇更加古旧幽静。悠长的石板古巷里,是一家挨一家的高高的马头墙和燕尾屋檐,是一座座深宅大院里迷宫般的回廊和厅堂。斑驳的油漆,美伦美奂的石雕、砖雕和木雕,无不古色生香,透出天人合一的玄机,显示出江南水乡柔媚温婉的别样情致。民居、药铺、当铺、酒窖、木雕馆、竹刻馆、百床馆、钱币馆、印花染坊散布其间,酥松脆糯的百年特色小吃以及花鼓皮影戏表演,浸染着千年小镇的深厚文化底蕴。踩着石板小径,在乌镇幽深狭长的小巷里漫步,简直就是徜徉在江南民俗的博物馆里。

乌镇这样的江南小镇还有很多,而乌镇有别于他处的是这里自古就是出文人名士的地方——写出“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开创中国山水诗派的南北朝诗人谢灵运,感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唐代詩人李绅,晚唐宰相兼著名书法家裴休,与陆游等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范成大,还有沈平、严辰、夏同善、严独鹤等文人名士也都曾在此读书。封建时代,小小的乌镇走出了64名进士和161名举人。新中国成立后,小镇又走出了大文豪茅盾,如今乌镇的游客络绎不绝,有一多半是奔着茅盾而来的。

乌镇分为东栅、西栅,茅盾故居在东栅。来到东栅,只见茅盾故居坐落在观前街与新华路交接处,面街南向,人们熟悉的“林家铺子”与之相对。跨进故居大门,门厅里有一尊茅盾握笔沉思的半身铜像,神情深沉,目光睿智,确如郭沫若所说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

茅盾祖上本是乌镇乡间农户,晚清时才迁居到镇上经商,曾祖父沈焕精明能干,早年在乌镇经营小烟店,三十岁离乡赴上海、汉口闯荡,由一个山货行伙计逐渐成为股东、老板,晚年的他捐官出任广西梧州府税关监督,从此沈家渐殷。茅盾祖父名叫沈恩培,字砚耕,早年几度乡试未中,后创办泰兴昌纸店,雇人打理,自己并不经营。他善书法,常为人家题写楹联匾额,缺不求名利,是散淡开朗的乐天派。茅盾不止一次地回忆祖父:“我的祖父名恩培,字砚耕,一名秀才,屡考乡试都没中……祖父虽未中过举人,但练习考卷,书法圆润”;“祖父写匾额、堂名、楼名以至对联都不署名,他说我之喜为人写字,聊以自娱,非以求名”; “祖父的生活很有规律,每日上午,或到本地绅士富商常去的‘访卢阁饮茶,或到西园听拍曲(即昆曲)。祖父喜欢洞箫。午睡后他常到友人家中打小麻将,以八圈为度,最大的输者不超过一两银子。他说这不是赌,完全是娱乐。”沈恩培1920年秋在乌镇去世。茅盾父亲名叫沈永锡,字伯蕃,思想激进,崇尚新学,十六岁中秀才,自习声光、电化,尤爱数学,自制算筹而学通微积分,但厌恶科举制度,赞赏变法维新,笃信实业救国,常以“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教育童年的茅盾,,后来因为患上骨结核,这个维新派知识分子三十四岁早逝,抛下茅盾孤儿寡母。茅盾母亲名叫陈爱珠,生于名医世家,知书达礼,坚定能干而有远见,茅盾回忆说“母亲读过四书五经、《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列女传》、《幼学琼林》、《楚辞集注》等书,且能解释”,所以茅盾自传说自己“真正启蒙的老师是母亲”。

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前后,茅盾曾祖父沈焕在汉口经商获利,汇款回乡,由茅盾祖父沈恩培经手分两次从两个房主手中买进了这个面宽四间、前后两进、中有狭长天井的两层木构架民居作为全家住宅。这所楼房东西两个单元购进的时间有先有后,因此东单元称为老屋,西单元称为新屋。两个单元外貌一样,楼上楼下都有门路相通,浑成一体,这就是今天人们所见的茅盾旧居。1896年7月4日,茅盾在这所大宅里出生了。当时在广西梧州做官的沈焕为他取名德鸿,小名燕昌。7岁时茅盾进家塾,由母亲指导学习新学,8岁入乌镇立志小学读书,后转入高级小学。1909年,13岁的茅盾在母亲护送下踏上前往湖州中学求学的火车。endprint

满怀对未来的憧憬和忐忑,第一次离开故乡的茅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先后在湖州、嘉兴、杭州读书,用三年半的时间读完了五年的中学课程,但在嘉兴因为对抗蛮横的监学而被学校除名。1913年,茅盾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毕业后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在商务印书馆国文部,茅盾翻译了面向青年的通俗读物《衣》、《食》、《住》,后又帮助孙毓修先生编辑《童话》季刊,开始了他的文學创作第一站。茅盾命运的真正转折是从1920年开始的,此时适逢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说月报》进行改革,茅盾担任了“小说新潮”栏目编辑,撰写了《小说新潮宣言》、《新旧文学评议之评议》两文,提出文学应当表现人生并指导人生,很快他便成为主编。改革后的《小说月报》一炮打响,在全国读者中引起轰动。在编辑《小说月报》期间,茅盾得到了郑振铎、叶圣陶等人的大力支持,他们一同发起了新文学运动的最早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不久,茅盾的三个连续中篇《幻灭》、《动摇》、《追求》陆续发表,引起了广泛关注。《幻灭》首发时署名“矛盾”,编者叶圣陶帮他改为“茅盾”,从此世上便有了一个不朽的名字。此后的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使茅盾声望更隆,茅盾在中国现代新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因此奠定。这些小说中都可以看到乌镇的影子,感受到乌镇的气息。

1918年江南初春的蒙蒙烟雨中,茅盾回到了故乡乌镇。这次他是回来完婚的,一个名叫孔德沚的女子从此成为陪伴茅盾一生的女人。出生在乌镇的孔德沚小茅盾一岁,她四岁时即由祖父包办与茅盾定了娃娃亲。孔家原是农民,后成为商人,在乌镇开有纸店、蜡烛坊,孔德沚在七兄妹中排行第三,故小名阿三。孔德沚不识字,名字都是出嫁后由茅盾母亲取的,但她一生和茅盾相濡以沫,感情很好。1970年1月孔德沚在北京走到了人生终点,比茅盾去世早十一年。

抗日战火纷飞的1940年,茅盾的母亲在乌镇去世,彼时茅盾夫妻正在新疆被盛世才扣押着,不能到内地祭奠母亲,这成了茅盾心中永远的痛。茅盾在《怀念母亲诗稿》中称赞母亲:“乡党群称女丈夫,含辛茹苦抚双雏。力排众议遵遗嘱,敢犯家规走险途。午夜短檠忧国是,秋风落叶哭黄垆。平生意气多自许,不教儿曹作陋儒。”母亲的去世切断了他与故乡联系的纽带,从此他再也没有回过乌镇,但对故乡的眷念却是终其一生。

沈家的亲属先后离乡外出就业定居,只有茅盾的三叔留在故土,他陆续将房屋出租,故居渐渐成了一个聚居十来户人家的大杂院。1981年茅盾去世后,桐乡市政府重修了茅盾故居,并悬挂有陈云亲笔题写的“茅盾故居”匾额。老屋部分的客堂、厨房、茅盾祖父母卧室、父母卧室以及后园的三间平屋均按当年茅盾在此生活的情景复原。新屋部分辟成六个陈列室,展出茅盾各个时期的照片和实物。茅盾儿时在乌镇读过书的立志书院就在故居东侧,门楣上嵌着“立志”二字,书院门前有一幢文昌阁,是乌镇人心目中的圣地,今天已成为茅盾旧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离家日久,总想回去看看,可又总是受到各种意外的干扰”,终没成行。1980年3月17日,身在北京的茅盾为《浙江日报》“寄语故乡”专栏写下一篇文章《可爱的故乡》,算是神游了一次魂牵梦萦的乌镇,这是茅盾最后一次与故乡发生联系。乌镇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风韵从来就没有走出茅盾的内心,他对故乡深刻的人文关怀跃然纸上。

1981年茅盾去世前,他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出设立了茅盾文学奖,这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旨在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现已成为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建国以后,茅盾先后担任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随着职务的升迁,创作时间渐渐变少,他曾向周恩来总理婉转表示不想当官,想静心写作。从建国之初到他去世的三十多年间,他一直没有力作问世,“茅盾文学奖”的设立也许可以弥补他心里隐隐的缺憾了吧?

乌镇的小桥流水滋养了一代文学巨匠,乌镇的生活为他提供了产生一部部巨著的肥沃土壤。茅盾的作品是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广阔社会生活的画卷,读者们在吴荪甫、林老板、老通宝、破毡帽这些芸芸众生的熙攘往来中,深切地感受到了他们内心的喜怒哀乐,看到了风云变幻、时代变迁时的五光十色、尔虞我诈、民不聊生,字里行间洋溢着江南水乡风情。endprint

猜你喜欢

茅盾乌镇故乡
故乡的牵挂
月之故乡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乌镇
茅盾手稿管窥
茅盾文革期间撰写回忆录
在乌镇做一场戏剧的梦
乌镇,来过便不曾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