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养鸭法”发酵床的制作与管理
2017-10-24唐仰龙山东省滕州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277500
唐仰龙 (山东省滕州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277500)
畜牧生产
“自然养鸭法”发酵床的制作与管理
唐仰龙 (山东省滕州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277500)
随着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发展,粪污污染、疫病困扰、药物残留已成为制约肉鸭生产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滕州市嘉正肉鸭养殖公司于2017年3月开始在东郭镇肉鸭标准化示范场推广发酵床养鸭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 “自然养鸭法”的优点
1.1 解决了鸭粪处理 在发酵床内,鸭粪被微生物分解,鸭舍内没有臭气和苍蝇滋生,改善了环境。
1.2 降低了养殖风险 垫料发酵可产生70℃的高温,能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垫料中的有益菌群,抑制了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减少了鸭的应激。
1.3 提高了产品质量 优良的环境减少了疾病的发生,降低了产品药物残留。
2 “自然养鸭法”的技术原理
在肉鸭舍内利用一些高效有益的微生物与锯末、稻壳、麸皮(米糠)按一定比例掺拌均匀并调整水分堆积发酵,使有益菌大量繁殖,经充分发酵后,铺于鸭舍地面上(约40cm厚),鸭将粪便直接排泄在发酵床上,利用鸭的啄食习性,加上人工辅助翻耙,使鸭粪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有益微生物菌群的分解发酵,使鸭粪中的有机物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可有效控制NH3、H2S等有害气体的产生,优化鸭的生长环境,从而实现粪污的零排放。
3 “自然养鸭法”鸭舍设计
鸭舍的椽高一般是2.5~3.5m,跨度为9~13m,长度可根据饲养数量及地形需要灵活掌握,也可以采取大棚式饲养。顶部设计通风口,采取复合彩钢瓦等材料,要求是冬季保温、夏季隔热。可以设计成全封闭式,安装风机和湿帘,也可以设计成全开放式,冬季用塑料薄膜保温,夏季全敞开便于通风降温。舍内设计饮水喂料设备(注意不能漏水),冬季升温设施。鸭舍内不设计人行通道,以增加鸭舍的利用率。垫料池深40cm,如选择地上式可适当提高鸭舍的檐高,如选择地下式必须保证地表水不能进入舍内,影响垫料湿度。
4 “自然养鸭法”菌种选择
从国内外菌种厂家提供的产品情况看,成品菌种的微生物种类主要含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等,其中优势菌种为芽孢杆菌。由于我国目前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建议在选购成品菌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商品菌种由正规单位生产制作(或经销国外产品),优势菌种为芽孢杆菌(≧ 1×107个/g),发酵功能强,速度快,无异味,无霉变。(2)包装规范,有主要成分介绍及产品使用说明。(3)菌种颜色纯正,无异味。(4)有成熟的发酵床制作工艺流程。(5)建有示范基地,推广使用达1年以上,无发酵床建设失败纪录。(6)有完善的售后技术服务。
5 “自然养鸭法”发酵床的制作
5.1 垫料原料的选择 碳源是细菌生长繁殖的能量基础,氮源是细菌生长繁殖合成菌体蛋白的原料,垫料应能供给发酵菌充足的碳、氮营养。选择原料应注意垫料的安全性、透气性、保水性。需要注意的是,腐烂、霉变或使用过化学防腐物质的原料不能使用。附表列出了针对商品肉鸭生产的垫料用量比例。
附表 垫料原料组成(以1m3垫料为例)
5.2 发酵垫料的制作 本市东郭镇肉鸭标准化示范场使用的是山东明发公司生产的菌种(环保生物素),以此为例,发酵垫料制作工艺如下:(1)菌种的扩繁:根据鸭舍面积和原材料比例计算所需各种原料的数量,将所需菌种均匀混合到麸皮中。(2)垫料制作:先将稻壳铺于鸭舍地面上,厚度为24~28 cm;将锯末再铺于稻壳上,总厚度为40cm;浇水,标准是将锯末浇湿为止,但稻壳不湿,水分必须控制在45%~50%左右;将预混好的“菌种麸皮混合物”均匀撒在锯末上面;再用机械或人工将稻壳、锯末、菌种麸皮混合物自鸭舍底部均匀混合(至少两遍),然后堆积成长条堆状,高度不低于1.5m,表面用锨拍实,然后再用透气的覆盖物覆盖侧面,顶部不盖。垫料发酵时间一般为7~15d左右,气温高则时间短,气温低则时间长。等待温度下降至50℃左右时,可在鸭舍内铺开垫料,将垫料铺平后上面可撒上3~5cm厚的稻壳(湿度与垫料相同),24h后可以上鸭饲养。垫料铺设的厚度根据季节、气候条件的不同,适当选择25~40cm。每批鸭出栏后,立即将垫料翻起,晾上2~3d,然后调整水分,适量加入菌种,重新堆积发酵(和开始做垫料时的水分一致),过湿加入些稻壳,过干适量加水,工艺与开始做发酵垫料的程序一致。
6 “自然养鸭法”发酵床的管理和维护
发酵床表面应保持湿度在40%~50%,湿度过大,要加大通风,特别是顶部通风,湿度过小,应喷洒些水。坚持全进全出,饲养密度8只/m2左右。饲喂饲料微生态制剂,有利于鸭肠道菌群平衡,提高消化率。每周至少翻垫料2~3次,后期鸭大时适当减少翻动次数,每次翻垫料要达到15cm以上的厚度。时常检查中层垫料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发酵床使用正常。
S8824.4
B
1007-1733(2017)10-0014-02
2017–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