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提高督察质量和工作效率

2017-10-24但家文

中国环境监察 2017年6期
关键词:督察组问责证据

文|但家文

努力提高督察质量和工作效率

文|但家文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进驻前,督察组已初步掌握了被督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和问题线索,明确了进驻督察的方向和重点。进驻督察期间,督察组应牢牢把握督察报告和追责问题这两大核心目标,牢牢把握好资料查阅、部门走访、下沉督察、问题核实、履职督察、证据固定等关键环节,努力提高督察质量和效率。

一、针对被动迎检和戒备心理,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近年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认识在不断深化,环境保护的工作力度在不断加大,工作成效也在逐步显现。但毋庸讳言,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各地的环境问题和矛盾冲突依然尖锐突出,因此地方对中央环保督察或多或少都存有一些戒备心理,尤其担心本单位、责任人被问责追责,被动迎检甚至消极应付的情况不容忽视。因此,督察组在调阅资料、走访部门、谈话交流和下沉督察时,应特别注意与被督察对象进行深入沟通,加强宣传引导工作,力求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能与中央环保督察目标一致、步调一致、行动一致,努力排除各种阻力和干扰,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并以此形成地方环保督察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党政同责” “一岗双责”,推动地方环保工作,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二、针对督察报告和追责问题,做好资料查阅工作。首先,查阅资料要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指向,即全面掌握面上情况和统计数据,及时发现重点区域、流域的典型案例,为形成督察报告、确定问责(整改)问题提供准确的依据和清晰的线索。其次,采用两种方式提高查阅资料效率,对与督察工作关联度不大或价值不高的资料,我们应采用“泛读”方式,快速浏览,一带而过,不要在这些资料上无谓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那些与督察工作关联度较高或有价值的资料,我们则要采取“精读”方式,逐一仔细阅读,总结亮点,发现问题,寻找线索,获取证据。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形成资料查阅成果汇总表,对每一份有价值的资料,完整记录其中对督察工作有用的信息和数据,注明每条信息和数据的来源,拟用于督察报告还是问责(整改)问题,并作为相关书证保留下来。

三、针对职责分工和履职重点,做好部门走访工作。对照省级党政职能部门分别承担的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围绕督察报告涉及的主要问题和拟追责(整改)问题,走访询问“一岗双责”落实情况。主要包括相关部门承担的环保法律法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环保规划、饮用水水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环保工作的履职情况,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取得的工作成效及下一步工作建议;针对进驻前已掌握的突出环境问题,调阅原始档案资料,询问相关工作开展和主要措施落实情况,必要时要求作出书面说明,或制作询问笔录;对有关问题线索进行查证时,应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全省、全系统的情况和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的情况。走访中要加强沟通交流,全力争取有关部门包括环保部门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四、针对前期准备和省级督察,做好下沉督察规划。一阶段省级督察结束后,中央督察组全体同志应集中进行情况汇总和综合分析,一方面再次确认督察报告的主要观点和框架结构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完善;另一方面按照把握总量、统筹区域、平衡条块的原则,聚焦形成初步的拟追责问题线索表,主要包括拟追责的省(市)级部门、市州(县区)政府和具体典型个案,一定要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切忌面面俱到,并据此分配下沉督察组人员、时间和任务,形成清晰可行的下沉督察路线图。各下沉督察小组要紧紧围绕督察报告涉及的主要问题和拟追责的重点问题,采取灵活多样的督察方式,掌握基本情况,分析前因后果,明确问责依据,确认责任主体及履职情况,做好勘验笔录和询问笔录,收集书证、物证,形成违法违规事实和政府、部门履职不到位的闭合证据链,提出督察问责建议。

五、针对政府特点和突出问题,做好督政方案设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辖区内的环境质量和环保工作负总责,对各级政府履职情况的督察,既是中央环保督察的重点,也是中央环保督察的难点,具体可从两方面设计好督政方案。一方面,正向了解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主要看政府研究部署、配套办法、责任分工、监督检查、保障措施、财政投入、考核问责、实施效果等履职情况;另一方面,逆向核查政府对环保工作是否真重视、真正抓,可重点关注近年来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规划情况、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环评情况、功能区划和生态红线划定情况、城市空间和产业园区布局情况、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情况、招商引资政策和重大项目推进情况,调阅发改、工信、环保、住建、农业、林业、招商、国土、水利等部门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请示和政府的回复处理情况,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和辖区环境质量改善情况。

六、针对督察规范和工作要求,做好审核把关工作。中央环保督察标准高、要求严,督察报告和追责问题必须做到精准客观、无懈可击。下沉督察结束后,为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各督察小组在汇总情况时,首先应根据督察规范和工作要求,制作追责问题和整改问题的标准模板,主要包括标题格式、内容构架、逻辑关系、篇幅长短、文字要求等,力求做到主题突出、逻辑清晰、事实清楚、文字简练、描述客观,完整准确地反映问题的违法事实、追责依据和问责主体,在此基础上形成统一、规范、简练的追责和整改问题汇总表;其次,为保证追责问题的证据审核工作高效无误,最好在审核每个追责问题时,针对其每一条违法违规事实和相关政府及职能部门的履职情况,逐条逐项审核证据是否完整充分,关键证据是否有缺失或瑕疵,确保书证、物证、勘验笔录和询问笔录等符合规范要求,所有追责问题的证据链精准闭合,全部卷宗档案符合国家归档要求。

(作者单位:环保部西南环保督查中心)

猜你喜欢

督察组问责证据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滥问责”的6幅画像
问题筛子“链”着问责筛子
对“数字脱贫”要问责
手上的证据
家庭暴力证据搜集指南
手上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