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农田节水灌溉工程面面观
2017-10-23刘洪凯
刘洪凯
[摘 要]文章阐述了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分类与性质,进一步列举了我国农田节水灌溉的方法,同时指出了影响农田灌溉的不利因素,最后提同了解決对策。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 节水灌溉 影响因素,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0-0212-01
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而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综合技术恰恰是提高农业经济的命脉,值得人们非常重视。
一、我国农田水利的基本特点
(一)(1)地位作用重要,需要高度重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精辟地表述出农田水利在发展农业生产和改状况农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农田水利的重要地位作用,需要不断提高认识,加强领导。(2)群众性强,需要广大农民参与。(3)公益必较强,需要政府扶持。农田水利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也有防洪、除涝等除害减灾功能,又承担着大田作物灌溉,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4)具有垄断性,需要政府加强宏观管理。(5)农业农田的水源是公共资源具有公共属性。
(二)农田水利的分类
(1)农户自用的微型工程,如水窖、水池、浅井等。
(2)几十户、成百上千个农户共用、规模相对较大、具有农村公共工程性质的泵站、水库、引水渠等。
(三)农田水利的基本性质
农田水利是农民抗御自然灾害、改状况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环境条件的基础设施,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物质保障条件。除农户自用的微型工程外,农田水利与农村道路、农村供电等同属农村公共工程,是农业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公益性。
二、农田节水灌溉的多种技术的方法
(一)渠道防渗。渠道输水是目前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传统的土渠输水渠系水利用系数一般为0.4-0.5,差的仅0.3左右,大部分的水都会渗漏和蒸发损失掉,渠道渗漏农田灌溉用水损失的主要方面。采用渠道防渗技术不仅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5。
(二)管道输水法。管道输水是利用管道将水直接送到田间灌溉,以减少在明渠输送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目前我国北方井灌区的管理输水推广应用也较快。相比,具有输不迅速、节水、省地、增产等优点
(三)膜上灌法、膜下灌法,用地膜覆盖田间的垄沟底部,引入的灌溉水从地膜上面流过,并通过膜上小孔渗入作物要部附近的土壤中进行灌溉,这种方法称作为膜上灌,采用膜上灌,深层渗漏和蒸发损失少,节水显著。在干旱地区可将滴灌管放在膜下,或利用毛管通过膜上小孔进行灌溉,这称作膜下灌,这种灌溉方式既具有滴灌的优点,又具有地膜覆盖的优点,节水增产效果更好。
(四)喷灌法
喷灌的主要优点是节水效果显著,作物增产幅度大,不仅可以减少田间渠系建设及管理维护和平整土地等的工作量,还能够减少农民用于灌水的费用和投劳,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
(五)微喷法。微喷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型喷溉形式,这是利用塑料管道输水、通过微喷头喷洒进行局部灌溉的。它经一般喷灌更省水,可增产30%以上。
(六)还有滴灌法。
(七)改进地面灌溉技术
畦灌、沟灌是最主要的地面灌溉方式,利用新技术改进传统的畦灌、沟灌对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和效益具有显著和效果。
(八)非工程节水措施法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研究应用非工程节水措施,研究推广应用的非工程措施包括:选育耐旱作物品种,调整灌溉制度,土壤保墒技术,化学节水措施、管理节水措施等。
(九)农田排水法
农田排水是通过排除农业土地上的过量水分和盐分,调控地下水位,达到改善土壤水分条件,防止涝渍灾害和土壤协碱化,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造中低产田的一种有效措施。
三、影响农业农田灌溉的一丝不利的因素
(一)灌溉工程老化,渠道水利用系数低,水量浪费大,区成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先天投入不足,多年的运行,后续投入建设缓慢,致使工程老化,年久失修,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6,水量浪费巨大,曾一度使灌区发展举步维艰。
(二)水价长期偏低,水费收缴困难,目前,灌区农业用水斗口水价为0.10元/方,测算的终端成本水价为0.24元/方,而实际水价只能维护在0.05地/方,离成本水价相差甚远。
(三)现行体制和政策制约着灌区农业灌溉的发展。灌区缺乏经营管理自主权。目前的灌区收入主要依靠水费,在固定的价格条件下,水费的多少决定了灌区的效益。但是农业灌溉用不却得不到有效保障,有限的水源在多级领导下,不能充分用于农业灌溉,造成了水源的极度浪费。
(四)农民水费意识薄弱。农民缴费的积极性不高,作为天然河流拒绝让农民浇地又影响到农民的生存和社会的稳定,灌区管理单位在政府的指导下,不得不让农民先浇地后收费,浇地以后收费没人管,农民也是一拖再拖,水费回收率低。
四、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对策
加强我国农田灌区现代化管理
(一)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包括体制改革,水权水价体系的建设与健全,经营机制等。
(二)加强信息化与自动化建设,包括各种水雨情及工情等各种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以及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等,三是自动化建设,应用现代自动控制理论,技术和设备对灌溉系统运行进行自动或半自动控制。
(三)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首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只是手段,直接的目标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根本目标是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好基础,因此,国家和各级财政理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
(四)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研究。国家应加大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示范与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不仅要研究有效、适用的技术,还需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农田水利研究与管理人才。
结束语
我们河北天津地区是一个很典型的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天津城市的资源更为严重,相比之下比全国各地更加重视农业的节水措施,我们开发渤海的海水利用,天然的雨水利用大有潜力可挖
参考文献
[1] 于志勇,郭民对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措施的探讨,民营科技,2008年和6期.
[2] 由广新,关于水库灌区建设及工程管理的探讨,科技向导,2011年第34期.
[3] 何辉强,我国节水灌溉问题分析,民营科技,2013第4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