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上古村落—大塘渔村

2017-10-23图文郭冀华

照相机 2017年8期
关键词:大塘渔村河滩

图文|郭冀华

水上古村落—大塘渔村

图文|郭冀华

没有冰凉的青石板路,没有古老精美的石牌坊,没有错落有致的古民居,更没有巍峨雄伟的古城楼。然而,佛山三水大塘到处都是纵横交错的水道、水清沙幼的河滩,河滩上小渔船星罗棋布。傍晚,停泊江面的渔船上燃起袅袅炊烟,伴随着烟雨,展现出一派独特的岭南水乡景象。

古老的水上渔村停满小渔船。而渔村里的居民无论吃、喝、捕鱼以及住宿都在那小小的渔船上。每天清晨,都会看到一些年过花甲的老婆婆使用一艘由两块大塑料泡沫板拼凑成的“小舢板”送小孩上学。在大塘的古老渔村,这种塑料泡沫板拼凑成的“小舢板”是当地渔民往来渔船与河滩的特殊交通工具。这些所谓的“小舢板”一般呈四方形,为使其坚固耐用,渔民还使用木料把塑料泡沫包裹起来,从表面上看就像是一大块木板浮在水面上。这种在河滩和渔船之间不断穿梭来往的“小舢板”在古老的渔村里自然而然地形成一道别具一格的风景线。

北江河里盛产着鲜美的黄沙蚬,在古老的水上社区,到处可见勤劳的渔民在河滩上架起炉灶炒蚬,他们把黄沙蚬炒熟后,先在河水里架起渔网,然后用竹笸箩在渔网上来回搅动,等到黄沙蚬的壳与肉分离后,只要把竹笸箩一沉一拉,那么蚬肉就会全部掉到鱼网上去。这些黄沙蚬肥美鲜甜,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美食。北江河里还盛产着各种各样的鱼虾,渔民们在河滩上搭上竹架晒鱼干。这些鱼干的做法是先添加生油和姜煮个半熟,然后再挂在竹架上晒干,有些渔民还能把鱼骨全数清理,在吃的时候感觉分外甘甜。

大塘水上社区的渔民主要是靠捕捞鱼虾为生,他们依靠小型渔船外出捕鱼,部分甚至远渡到肇庆、东莞、中山和江门等地作业。这些长年漂泊在外的水上渔家,每到清明和春节,都会返回大塘水乡。清明节是拜祭先人的节日,而春节则是最为重要的合家团圆的日子。在这些节日里,回来度假和休整的渔船会有过千艘。回乡的船只一下子使得整个渔村热闹非常,从渔村中的油金桥桥顶往下观看,密密麻麻排列在一起的渔船更是无比壮观。

渔村的老人们年轻时经历过无数的风风雨雨,与水结下深情,到晚年有条件上岸了,依然不舍得离开,他们以船为家,是珠江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每到上学时,孩童会由长辈接送

停满渔船的水上社区

夏日的浅滩上,是孩子们戏水玩乐的好地方

生活在水上的孩童,在还未学会走路前,就已经学会了游泳

在渔船停泊的浅滩上,就是河蚬的产地,只要用特制的网兜捕捞,就能有好收成

捕捞河蚬后,渔民会在滩涂上把河蚬炒熟。渔民养的鸡也会在一旁偷食。这些食河蚬长大的鸡可以卖出高价钱,是渔民不可忽略的收入来源

河蚬炒熟后,渔民用竹箩把熟透的河蚬装好,然后放在河水中不断旋转搅拌,这样可以使河蚬的壳和肉分离

处理好的河蚬,老太太准备挑到市场上出售

河蚬的肉与壳分离后,只要把竹箩在河面中快速下沉,河蚬的肉就会上浮,这时只要快速拉开竹箩,河蚬肉再下沉时就能落在事先准备好的网兜上,河蚬的肉和壳就能完美分离开

渔民把捕获的鱼晒干,可以使鱼获保存更长时间

逢年过节,渔民都会杀鸡,丰富伙食

生活在水中的渔民都信奉海神爷,每次远行捕鱼前都必须诚信祭奠,祈求平安

大塘渔民的衣食住行都在小渔船上,就是晾晒衣服,也在河面上进行

这个婆婆今年70多岁了,从姑娘时到现在一直没有离开过船,家人叫她上岸不要干了,她不愿意,惟有让她住在船上,每天煮饭给家人吃

小修小补的渔船会直接在河面上架高来进行,不再上岸处理

修船时,渔民们会齐心合力,把渔船推上岸,先晒干,然后再作修补

猜你喜欢

大塘渔村河滩
一个人的苍茫[组诗]
天鹅和仙鹤的争论
小渔村的变迁
意大利五渔村
夏日小渔村
后脱贫时期民族村寨规划发展探索
锦绣“云城”春未央
河滩上
大塘镇:比出新路径 煮好“旅游饭”
香港宏施慈善基金一行到大塘镇慰问五保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