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驱动式”高校班风建设
2017-10-23◎苗翡
◎苗 翡
“项目驱动式”高校班风建设
◎苗 翡
班风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至关重要的外部环境,传统高校班风建设存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参与,导致主体意识淡薄,缺乏参与性与积极性;班风建设形式单一,以说教为主,缺乏连续性与实践性;班风建设阶段性目标不明晰,缺乏引导性;班风建设考核评价标准固化,缺乏激励性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借鉴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项目驱动教学方法通过立项的方式进行班风建设,不仅规避了存在的问题,而且为学生走出校门与社会对接搭建了锻炼的平台。
班风,顾名思义班级的风气﹑氛围,表现为一个班级多数同学在思想﹑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中具有稳定性的共同倾向。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互联网发展的快速化,高校学生思想意识多元化的特征愈发明显地呈现出来,基于此需要探索新的途径进行班风建设,使其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切实有效地发挥作用,从而实现高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服务于社会。
传统高校班风建设存在问题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参与,主体意识淡薄,缺乏参与性与积极性。传统的高校班风建设一般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由班主任或辅导教师作为主要负责人及发起人,组织学生根据国家及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班级规划,借此指导并约束学生行为,从而实现打造班风的目的。这一做法不仅忽略了学生这一班风建设主体的参与性,而且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存在,导致班级规划形同虚设,班风无法形成。
班风建设形式单一,以说教为主,缺乏连续性与实践性。传统的高校班风建设主要通过班会的形式,以说教作为主要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伴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和网络通讯的便捷,学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中更多的关注并依托于网络社交平台,同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社会实践中,这两点对于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两点又恰恰是传统班风建设所缺失的。
班风建设阶段性目标不明晰,缺乏引导性。传统的高校班风建设将重点始终放在学风建设方面,关于思想﹑就业等方面建设也有所涉猎,但只是穿插在其中,没有明确将其提炼出与学生分享,导致多数学生阶段性目标不明确,试图通过班级风气对学生进行引导的目标难以形成。
班风建设考核评价标准固化,缺乏激励性。传统的高校班风建设考核评价标准仅将通过率﹑优良率等指标作为考核标准,对专业的难易程度﹑班级的凝聚力﹑班风建设活动的组织状况等均没有纳入指标体系,难以激励学生参与其中,为班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项目驱动式班风建设模式
项目驱动作为一种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被广为应用,其核心是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项目的形式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索和互助协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可以获得成就感,逐步形成良性循环。将该方法借鉴到高校的班风建设中同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根据不同的年级设置不同的阶段性目标,即确定各自“主题”。例如大学一年级班级建设的重点:一是从心理﹑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适应大学生活;二是组织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班级同学进行融合,提升班级凝聚力。基于此,大学一年级的班风建设目标为“适应﹑融合”。大学二年级根据学业要求和培养计划可以将班风建设的指导目标设为“专业﹑实践”;大学三年级的指导目标设为“职业生涯发展”;大学四年级即为“就业”。
其次,学生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指导目标(主题),在班主任或辅导教师的引导帮助下,自发的组织班级全体同学围绕目标,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身资源,以项目的形式制定并提交符合本班级特点的立项申请书,项目申请书主要涵盖:目标﹑意义﹑时间跨度﹑内容﹑具体实施步骤﹑平台建设﹑监督管理﹑保障条件等。
再次,由相关教师组成答辩小组,通过答辩的方式,对各班级阶段性的班风建设立项申请进行审核;对审核未通过的班级进行二次答辩。与此同时设立督导组,由相关教师及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组成;依据立项书对项目进行连续性的关注,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抽查﹑记录。
最后,项目结束时,各班级需要提交结题报告并进行结题答辩,以此验收班风建设目标的完成情况。除通过率﹑优良率﹑出勤率等传统指标外,还应根据专业﹑年级特点提交涵盖班级同学的思想状态﹑社会实践情况﹑参加竞赛状况﹑获奖等多方面的指标。通过答辩的班级有进一步参评学校及省市一级优秀班集体的资格,未通过答辩的班级需找出症结,进行修正,直至项目通过结题。
以项目驱动班风建设,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有效的规避了传统班风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更好地与社会对接提供了锻炼的平台。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