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邵志庆:复兴贵州花灯戏

2017-10-23尹邦明

当代贵州 2017年37期
关键词:枫林花灯贵州省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尹邦明

邵志庆:复兴贵州花灯戏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尹邦明

忙完2017年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开幕式,贵州省花灯剧院院长邵志庆又一头扎进《月照枫林渡》的排练。

作为第十九届上海国际艺术节“贵州文化周”的重头戏,贵州花灯剧《月照枫林渡》将于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登陆上海。

尽管2003年首演至今,《月照枫林渡》拿下了包括文华奖、梅花奖等在内的所有大奖,但作为这部戏的女主角,邵志庆一点也不懈怠,她信誓旦旦 ,“要在上海打一场漂亮仗”。

邵志庆曾凭《月照枫林渡》一举夺得贵州花灯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殊荣,贵州花灯剧也成了贵州文化的一张名片。

“戏如人生”,一部戏成就了邵志庆,但她也因这部戏挽救了濒临匿迹的剧种——贵州花灯戏。

贵州花灯戏有六百多年历史,在和本土山歌、民歌结合的过程中渐渐成熟,成为贵州当地街知巷闻的民间艺术。

上世纪90年代初,受流行歌舞的冲击,贵州省花灯剧院开始出演电声音乐,花灯团变成了文工团,花灯戏的排演就此搁浅,观众大量流失。2000年,剧院排了一部《月儿弯弯》,想借此重振花灯剧雄风,却以“演出不到十场”告终。

“剧院从1993年排完一部花灯戏之后,整整歇了7年没有演过戏。”邵志庆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花灯剧面临着严峻考验。”

花灯剧该何去何从?我们要成为贵州文化的传承人还是罪人?多少个夜晚,邵志庆辗转反侧。

“重新捡起来!”痛定思痛后,2002年,贵州省花灯剧院下决心打造一部经典之作。东山再起,他们开始创作《月照枫林渡》。

剧本以传统笔法,讲述了一个充满爱恨情仇的故事。邵志庆主动担起了这部剧的女主角,饰演剧中的主人翁“刘荷荷”。

“刘荷荷出自名门闺秀,很有教养,演这个人物要有生活阅历。”排戏那天起,邵志庆受剧情感染,哭了不下一千次,排一次哭一次,再嘈杂的环境都能迅速进入角色。

同时,她还结合人物,大大拓宽了大嗓的唱法,加强了戏剧张力,“传统戏用小嗓问题不大,但当代戏不能只用小嗓”。

有功底自然游刃有余,但最让她担心的事情来了:没经费!经过7年的耽搁,贵州省花灯剧院的灯光音响都已老化,被流行音乐冲击后的剧院早就入不敷出。

为了排演此剧,剧院东拼西凑了80万才撑下来。“我们当时一穷二白,连导演的酬劳都没给,甚至没有工作餐,3块钱一餐都要演员自己出。大家也不知道累,从早排到晚,26天就把戏立起来了。”邵志庆说。

十年磨一剑。2003年,《月照枫林渡》横空问世,让7年没戏看的观众过足了戏瘾,前几场演出场场座无虚席。

《月照枫林渡》为贵州省花灯剧院打了漂亮的翻身仗,也让贵州花灯剧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去年,《月照枫林渡》入选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填补了贵州花灯史上没有戏曲电影的空白。

2006年,邵志庆担任贵州省花灯剧院院长。她先后创作了大型剧目《盐道》《双相亲》等一系列优秀作品,创新型的小剧目《舅娘》《拾玉镯》也相继面世。

2017年,邵志庆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花灯剧彰显了贵州的人文精神与独特魅力,作为一名党员,传承贵州的民族文化义不容辞,今后还要发扬光大。”邵志庆说。

邵志庆在大型花灯戏《盐道》中饰田景花剧照。(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 / 李坤)

猜你喜欢

枫林花灯贵州省
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做好“加减乘除”法持续开展文明提升巩固行动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红枫林
红枫林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找不同
枫林建社30周年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赏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