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产城一体
2017-10-23吴文仙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吴文仙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产城一体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吴文仙
六枝特区把“特色集镇”的理念贯穿小城镇发展全过程,以规划引领、产业支撑、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发展思路,率先打造“产城一体”特色集镇。
六枝特区在全力“转”、奋力“赶”中,实现了发展速度和质量同步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已迈入全省经济强县行列。
作为中国凉都的“东大门”,六枝特区按照省委对六盘水市提出建设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先行市的总体要求,把“特色集镇”的理念贯穿小城镇发展全过程,以规划引领、产业支撑、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发展思路,率先打造“产城一体”特色集镇。
盆景山城 画廊六枝
初秋时节,记者走进六枝特区,目之所及,一派丰收繁荣景象。汽车沿着六六高速公路行驶,一座高楼林立的美丽新城十分夺目,现代精品城市雏形初显。
六枝特区按照 “50万人口,100年不落后”的要求将“盆景山城·画廊六枝”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精品城市。遵循“强化中心、点轴带动、梯次推进、网络结构”的方针,以水为脉、以山为景、以路为网,紧扣“特色小镇·魅力乡村”主题和连片发展、整区推进的思路,全力打造“中心城区——岩脚镇、郎岱镇和落别乡——中、北、南部城镇集群”“一心三翼三集群”小城镇建设升级版。
重点打造中心城区,以中心城区带动乡镇齐步发展,让强劲乡镇带动沿线乡镇共同进步,是六枝特区“整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特点之一。
“城区的发展太快了,街头小巷一拉通,城区纵横交错,几天不出门还真有点不辨东西南北。特别是山体公园的开放,很顺民心得民意。”在山体公园游玩的市民王应江高兴地说。
2016年,六枝特区以承办第五届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为抓手,打造了郎岱、岩脚、落别等体现特色风貌、山水风光、民族风情的绿色小镇。
在六枝特区党委书记杨昌显看来,六枝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之路是“因循守旧”与“革故鼎新”的辩证统一。既要守住乡愁、守住记忆、守住文化,给城镇化留住“根”,又要创新思维、创新模式、创新路径,为城镇化趟出“道”。
“因循守旧”就是依托独特的夜郎文化、三线文化、民族民间文化,打造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山地历史文化城镇,做到修旧如旧,以旧推新。
而“革故鼎新”就是围绕整区推进的目标,按照“全域六枝、产城互动、景城一体、城乡统筹”要求,创新推进新城区开发、老城区改造、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
在岩脚古镇,卖了一辈子肉饼的吴三爷每天都要踩在厚重的石板上,来回在古街上走几圈。“记忆中的黛瓦、粉壁、马头墙又回来了。”
在落别乡牛角村水塘寨,曾经渴望走出去看看世界的伍兴祥发觉家门口才是属于自己的新生活。守着山清水秀的山泉湿地公园,田园变风景、村寨变景区、农舍变旅馆,围绕着“旅游+”,水塘寨人吃上了“旅游饭”。
“一煤独大”变多元发展
产业兴则城市兴。对于六枝而言,“破题”产城一体,首要之举就是要做大、做强、做优产业文章。
作为资源型城市,过去六枝的发展因煤而兴,因煤而变。有人曾这样比喻六枝经济的发展——“煤炭‘打喷嚏’,六枝就‘感冒’。”
但要在更高水平上提升产业质量,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让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协同发展,单纯依靠资源优势发展经济的局面不是长久之计。
如何破解资源环境制约,做到既提速又转型?六枝特区立足煤、做足煤,但不唯煤。
投资47亿元、大干588天实现并网发电的华润电力六枝火电厂,给临近的岩脚镇带来新的机遇。这座曾经商贾云集的古镇,如今依托附近的华润经济循环园区,因地制宜、以产业促进城镇发展,以城镇带动产业建设,通过建设居住、生产、休闲、工作为一体的宜居环境,加快产业城镇、文化城镇、科技城镇的建设步伐。
华润电力六枝电厂与岩脚镇的“互动”,正是六枝近年来坚持产城一体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而全省示范小城镇之一的木岗镇,依托全省100个产业园区之一的六盘水木岗产业园区落户在木岗的优势,大力引进和发展新型工业,目前已有全球最大智能锁具生产商——深圳金指纹集团等19家电子技术、新型建材企业入驻投产。
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六枝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推进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快发展低碳清洁型产业,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到2020年,努力实现煤层气抽采量达到2.5亿立方米。加快以大数据产业为重点的信息产业发展,推进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信息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
通过多元发展,六枝实现由“一煤独大”到多足鼎立、百花竞放的多元发展格局。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在六枝大地稳步推进。
绿色做底 美美与共
雨过天晴,牂牁江畔3000余亩九层山茶叶种植基地满山叠翠,云雾缥缈。好山好水出好茶,九层山茶因为生长在海拔高、纬度低、日照少、气候湿润的生态环境而具有良好的品质。
“九层山茶”只是六枝重点培育的19个茶叶品牌之一。近年来,六枝特区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资源、气候和生态、土质等优势,坚持绿色发展战略,做活茶产业,撬动“茶经济”。着力打造郎岱-九层山、大用-落别-木岗、新场-牛场-新华三大生态茶产业带,带动全区茶产业全面发展。
全区通过“三变”等模式,发展生态茶园21.7万亩,无公害认证14万亩。与此同时,茶叶也已成为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除了茶叶,六枝特区还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三变”改革为抓手,以园区建设为平台,着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发展、融合发展。目前,全区累计实施农业特色产业“3155工程”131.8万亩。
绿色做底,处处显生机。聚焦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抓改革创新,六枝特区全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绿色家园,使生态建设成为新的增长点。
依托“青山绿水、民族风情、历史文化”三大优势,六枝的小城镇建设“各美其美”——
地处北盘江上游、六枝特区南部郎岱镇的郎岱大坝是贵州为数不多的万亩大坝之一。立足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农业资源优势,郎岱建有全省最大的6000亩猕猴桃、3000亩茶叶、3000亩魔芋等特色产业基地。
岩脚,围绕建设商贸集散综合型小镇、历史文化古镇,着力打造“山地小镇,观景观风观文化”的柳岸水乡·古镇岩脚。
落别,围绕建设产城景融合的示范带、镇村联动的示范点、改革创新的示范区,着力打造“生态小镇,宜居宜业宜健康”的黄果树源·黔秀落别。
各美其美的乡镇,构成了美美与共的生态六枝。
六枝特区以中心城区带动乡镇齐步发展,让强劲乡镇带动沿线乡镇共同进步。图为六枝特区中心城区。(六枝特区党委宣传部供图)
(责任编辑 / 顾海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