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是『东方卓别林』舞台上幽默,生活中『不滑稽』

2017-10-23彭立昭

北广人物 2017年40期
关键词:滑稽戏卓别林阿Q

□ 记者 彭立昭

他是『东方卓别林』舞台上幽默,生活中『不滑稽』

□ 记者 彭立昭

追忆严顺开

“永远的阿Q!一路走好!”

2017年10月16日,著名艺术家严顺开仙逝,享年80岁。他,有着招牌似的笑脸——有人说,他天生一副喜剧演员的模样,他在银幕上演活了“阿Q”这个鲁迅先生笔下的典型人物——无论是调戏小尼姑、与王胡争咬虱子,还是“困觉”吴妈、PK假洋鬼子,阿Q的小气、自私和愚昧被表现得活灵活现,我们也忘不了影片结束时阿Q那悲哀的眼神,那委屈的咧嘴,那跪着的身姿……他,又从《阿Q正传》中走出来,在好几届CCTV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品中都有他的身影——《虎妞阿Q逛北京厂甸》、《张三其人》、《爱父如爱子》和《马路边的100块钱》,还有给孙子讲《粮票》的故事等,用他独有的南派喜剧风格打动着全国的观众。他还曾不遗余力地推广滑稽戏,被誉为“东方卓别林”……

演活“阿Q”,获“卓别林金手杖奖”

“我小时候最大的乐趣是看电影……”记得记者第一次采访严老,与严老聊天竟是从电影艺术开始的。他淡定而平静的脸上始终挂着和善的笑。为人谦和平易、待人宽厚周到,这是他留给记者最深刻的印象。

严老第一次参加拍摄电影,就是名角,鲁迅先生笔下一个最丰满的人物形象——“阿Q”,那时他已是心境趋于平和40多岁的人了。四十不惑,功底深厚、技艺精湛。没想到,在拍摄阿Q去庵里偷萝卜那场戏时,他受伤了,摔裂了两根肋骨,还好,绑着继续拍。

最让我震惊的是,严老是滑稽演员,可每次排戏都爱哭。他说,“演阿Q最后那场戏时,我感觉实在是受不了,打开门差点就跳出去了,幸亏外面楼下有很多的人在看我演出呢,我马上停下了脚步,不行啊,我的眼泪就出来了,哭出来了,眼泪哗哗地往下掉……没办法,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演完阿Q之后,严顺开一举成名——获瑞士国际喜剧节最佳男演员奖,第六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而且,他是中国唯一获得“卓别林金手杖奖”的演员。他走到街上,人们都管他叫“阿Q”。演员一旦一个角色成功,就会带来负面的问题,为何?因为阿Q太深入人心了,故没人敢找他演戏了。直到三年之后,观众才看到他的新电影作品《阿混新传》。演完“阿混”这个角色后,严老被称为“上海市的市宝”。但严老却称自己很长一段时间都很“闷”——因为他出门在外常听外地人称上海男人是“小男人”。

严老说,上海男人也有各式各样的,怎么就只能用一个“小”字来概括呢。他幽默地说,现在上海发展得比较快,像“阿混”他们的长辈们,有些就是从农村来打工进的大城市,现在来上海的人一多,就把上海男人给挤掉了。往哪挤,有一部分是往上挤的,挤到当经理当老板了。现在跟过去的说法却还差不多,但上海男人顾家的还是不少。说着说着,就开始表扬起自己来。“像我们家,我整天在外面忙忙碌碌的,但整个家,说实话都是交给我老伴打理。她帮我带儿子,她帮我带孙子,但是她又有她自己的工作,她是医院的大夫,儿科大夫,很忙很累。她就比我干的事情要多得多!你说你连这些东西你都不体谅,什么叫爱情呀,爱情就是知道她(另一半)的一切,才是爱情!说实话,这一点咱们得将心比心,是应该考虑的。跟北京不一样,北京过去王爷多,当官的多。一些小人物,也是很可爱的,到了城市里面夫妻之间也是相互关心、体贴的。别人说我这一辈子很不错呀,但一个成功者的后面一定有一个牺牲者。人家为你牺牲了,对不对,你帮她买个菜什么的,帮她买点好吃的又怎么了,学会体谅她,你今天帮她倒一次马桶又怎么了,说实话中国的女强人也很多的,但绝大多数地区都是男的主外,所以大家要多体谅(她们),所以现在我还是喜欢过去上海的小男人,还是小男人可爱……所以有人说,严顺开你怎么老是这样,没什么变化。咱们说句实话,演员越是生活真实越好,他演出来的东西生活气息才最好。”严老的话里不知有多少个“好”了,很有生活哲理。难怪他常说,滑稽戏演员,在台上演滑稽,台下不能演滑稽。

“老了不可怕,就怕找不到老年乐趣”

生活中,到70多岁了,严顺开老师还喜欢骑自行车。严老幽默地解释说那不叫“骑”而叫“滑”,只要一出门就要骑上1个小时左右才过瘾。严老说,人要运动,脑子也要运动嘛!所以当人家问,你最近忙着干什么啊?严老说三个字:过日子。他说自己以前确实把快乐都放到舞台上去了,生活中的自己倒乐得少些。你想快乐就快乐了?没那么容易,你得把烦心事变成快乐事,换个角度。因为是演员,为了说明对艺术的虔诚,好像演员就应该死在舞台上,所以退休后,他喜欢上了各种社会公益活动,还更喜欢去导演一些自己喜欢的戏了,比如将张爱玲的小说改编成了滑稽戏《太太万岁》和《“独”养女儿》。参加一些演出,这样无疑给他的健康与长寿加了分。生活中他还爱收藏“古钱币”,养花种草。去社区参加体育锻炼时,偶尔也会给老伴带个花盆什么的回来,很有生活的情调。严老还介绍,他平时在滑稽戏里边的有些构思,就是来自于“玩耍”的某一瞬间。其故事中的有些场景和台词,就是在玩军事游戏或扑克牌中闪现出来的。所以他觉得玩游戏可能也是练脑的一种方法。

那次采访结束时,记者请他签名,他却很严肃地问,“怎么签好?”说着,他忽然发现了“新大陆”,因为在《阿混新传》里演他姐夫的来自上海滑稽剧团王桂林老师已经给我们的读者写上了一句话“新年快乐”,“这样就好,就这个,也是我的心声”,然后便拿起笔签上了他的名字——幽默的个性跃然纸上。而当我问起今年是否上春晚时,严老说“有打算,但要高质量,要对得起观众”。说着说着,严老竟说出了一番惊人之语——要学会“摆谱”,要像超女一样的“炒作”。他说:“我总结了两条,我严顺开一辈子就这样平平庸庸的(拍戏演戏),拍阿混也好,阿Q也好,拍出的戏有观众叫好就好,不好也好……我敢说这句话,严顺开在春节晚会的几个小品,拿出来不管当时来看包括现在来看,过了十年以后再看我觉得还能成活,有的小品,今年看明年看,这啥东西。小品虽小,应该是打动每一个观众心灵的,不能一笑了之……所以要学会摆谱。不要说有本事的(人)摆谱,没本事的也要摆谱。这是我总结的一个教训。另外一个教训,就是炒作,要炒作,拼命地炒……要炒作,像超女一样地炒作……”

真是一位舞台上幽默,生活中“不滑稽”的老艺术家。如今,艺术家已去,其品格、精神,却永远铭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猜你喜欢

滑稽戏卓别林阿Q
滑稽戏、戏单、漫画——以滑稽戏《活菩萨》及大公滑稽剧团为例
阿Q和老A
笑的艺术
——谈与时俱进的滑稽戏
常州“抒情滑稽戏”的江南诗性文化特色及其发展
论描写辛亥革命之于《阿Q正传》的意义
阿Q“国民劣根性”的误植与误读
我的歌
模仿大赛
卓别林的模仿术
“理解”和“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