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关怀 助力发展

2017-10-22金晶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生理关怀关心

金晶

摘 要:“关怀”两词常在教育工作中被提及,教育和关怀之间深层次的关联是什么?关心是一种心理需求,诺丁斯关怀理论认为关怀是一种基本需要,更是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平等互惠,人类的发展以心理发展为最高目标,而教育又是人类发展的必要途径,教育的成效又要以良好的教育环境、师生关系为基础。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知识目标,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关心—关心自己,关心身边亲近的人,关心环境等。

关键词:关心需要关怀理论;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B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6-0243-01

一、诺丁斯关怀理论及启示

1.关怀他人和被他人关怀都是人的基本需要,每个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得到人们的理解、接纳、尊重和认同。

2.关怀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关系,双方在关怀关系中是平等互惠的,主张建立维持和增强关怀关系。关心者站在被关心者的角度上了解其需要,被关心者接受到后,会了解关心者的感受并观察事情发生的背景。被关心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实现互补,特别是两个人如果身处不同领域各自有专长,就能够实现彼此的促进。付出关心的人和接受关心的人互相感受,观察,了解。在社会关系中,被关心者为了建立关心的关系,必须对关心者做出回应。只是说开始是一种消极的接受,被关心者在回应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反馈与接受后,就能增强和稳固这种关系。

3.主张道德教育首先培养道德感情。关心是一种德性行为,表现在知、情、意、行,即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方面。认知行为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行为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人在行动之前,会有一个知觉过程即心理会产生一个选择和评价的过程。面对不同的对象,身处不同的环境,或有有其他不可控因素的存在,影响关心行为的产生与否,以及产生不同的关心方式。由此表明关心的建立是来源于人心理的感受。关心更多表现为道德情感。但进行关心行为时,仅仅有道德情感是不够的,道德意志也是必不可少的成分,因为付出关心行为之前要学会判断和辨别出不同的人对关心有什么样的需求,如果你付出的关心与被关心者的需求不符,就会产生矛盾。需要被关心者和关心者认知到对方的意愿。

矛盾可能存在以下情况:第一种关心者的英雄主义情结,认为别人需要某种关心,但其实这种关心别人并不一定能接受,如果被关心者理解关心者的好意,可能会接受这种关心,但如果被关心者拒绝这种关心,付出关心的人就要分析被关心者的需要,重新调整关心方式,使之能接受。第二种是关心者准确知道被关心者的需要,并付出相符的关心,但被关心者却由于某种外界原因不能够接受这种关心,这就需要关心者继续依靠自己的意志力继续付出关心。比如在助学金申请评定的前期工作中,老师如果在公共场合(班会或其他场合)去询问学生的家庭状况和隐私,以便了解情况,为学生申请助学金,但学生出于保护隐私或觉得伤到自尊心,就不会与老师交流,这就需要老师另外会花时间和精力去单独寻找机会,想办法让学生能够接受。以上情况表明关心者付出关心时需要具备道德意志,没有道德意志就不能产生道德行为。关心是一种实践,并不是凭空想象,在一定的社会时期,一定的生活条件基础上,人们在关心与被关心的过程中实践形成,需要通过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几个环节才能实现,它最终落实到道德行为上,想要关心就去多实践。实践关心才是关心最终的目的。

4.批判过分强调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学生内心的感受、需要和学生能力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

5.提出增加教师人数以保证关怀的质量和数量,重视学生的问题,与学生平等交流,关心学生才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应当相互配合。

6.道德应当特别强调的四种成分或教育要素:(1)榜样,教师以身作则和学生建立关怀关系,在这种关系中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学生展示如何去关怀;(2)对话,通过对话来建立和维持关怀关系。对话的目的是寻求理解、同情或欣赏;(3)实践,关怀理论需要的实践是基于关怀的实践;(4)认可,是对他人道德行为的肯定和鼓励,认可只有在深入了解某人并能够看出他内心的意图及他的理想人格时才能达到效果。

二、人类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心理发展

人类的发展包括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发展,他们互相影响、相互作用,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以生理发展为基础的,没有身体的健康,就无从谈心理的发展,身体是人所有活动的载体,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它。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需要,他把个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他认为,当人的低层次需求被满足之后,会逐渐上升为更高层次的需要。低层次需求被满足越好,就会更强烈追求高层次的需求。五个层次中的第一层对应的是人的生理需求,也就是身体健康的发展,后面四层包括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方面都是属于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即是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亚伯拉罕·马斯洛所提出的這个理论说明了人类心理的发展要高于身体的发展。如果需要有更多有说服力的证据,我们可以反向思考,如果生理发展是人类的最高目标,人类是不是又要回到追求长生药的道路上去,就会演变成生物学领域的单向发展,人类发展的规律是生老病死,从出生开始,有成熟期和衰竭期,人的一生大致分为儿童、少年、青年、壮年、中年和老年,青壮年期,身体机能开始逐渐成长成熟,中年期则是保持期,可能因为饮食、运动和科技的发展有细微的差别,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不可避免的步入老年期,身体各项机能就会开始慢慢的下降,衰竭,直到死亡。如果把生理发展作为最高追求,在中青年之后没有衰竭,只有停滞或发展,就会陷入一种怪圈,比如人类的繁殖、生存空间等等就会存在一个个巨大的问号。当然,我们需要追求生理的发展,期望身体机能更强,以此为基础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但心理的发展是不会随着生理的衰竭而死亡的,人类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学习,到如今成为世界的主宰,还是因为思想智慧、技能等心理发展的成就,这就进一步说明了生理发展是基础,人类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心理发展。

三、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之本

习近平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必须把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人的发展为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发展。生理发展即各种组织系统和机能的增长,心理发展是指人精神方面的发展,包括知、情、意、思维、性格等方面的发展。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生理的发展。

总的来说,也就是遗传因素、生活环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教育四个方面影响人的发展。遗传和环境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客观条件,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类发展的动力,而教育却不同,他在人的成长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所以无论在什么时代,教育必定紧紧围绕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所以教育的目的必须明确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和为谁培养人这些问题。培养他们具备这个时代需要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能为社会做出什么样的价值的规定。教育目的也一定会有其时代性,因为每个时代有他的时代任务和历史制约,受教育者也是为当下的社会服务,虽然目的在变,但教育之本是人的发展,这一点是不会变的。

活到老学到老,人终身不断在学习发展,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程度可能每个人都会不同,但人类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心理发展,而人的发展又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点是确定的。

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是教育成败的基础,关心是人的需要又是师生相互建立情感关系的途径。教育不仅仅注重知识目标,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关心,关心自己,关心身边亲近的人,关心环境等。

参考文献:

[1](美)内尔·诺丁斯(Nel,Noddings).学会关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

[2]张旭.诺丁斯关心教育理论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理关怀关心
享用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镇痛成果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你的关心会不会成为别人的负担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关心
1/8德国人有“生理缺陷”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