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油画中的表现与互联网的关系研究

2017-10-22赵君超李娜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油画风景传统文化

赵君超+李娜

摘 要: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都,文化是一个民族延续的根本,传统文化的复兴也必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必须保护好本民族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而对于文化艺术,油画来源于欧洲绘画中的蛋彩画,后来成为西方绘画史中的主要绘画方法。而今,戏曲人物、传统服饰等也都出现在画作中,经过变形、重组,再现了画作的时代美和材料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也成为了互联网企业的使命。

关键词:传统文化;戏曲人物;风景;油画;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6-0143-02

一、传统文化的复兴

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的历史,五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我们的瑰宝,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中国的文化特色为代表的系统,对待文化我们需要有一种精神信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崇洋媚外”的思想也逐渐影响人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但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应在充分吸收先进文化基础上调整中国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在油画中的表现

油画属于西洋绘画的一个画种,进入中国后,必然与我国的民族文化相影响,传统的中国画也遭到前所未有的没落,但当代中国的一些油画家注重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油画技法相结合,进而去探索更多中国特色的艺术因素。

(一)戏曲人物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粹、精髓,一直被艺术家们所青睐,意象和表现的手法经常被画家作为第一选择。画家赵君超将戏曲人物作为他的绘画题材之一,他的画一般大而厚重,顶天立地的构图、气势磅礴的笔触、干涩的擦拭与流淌的肌理效果、点线面的运用在他的画作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在《霸王别姬》中画家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男人的“方”“霸”“动”与女人的“圆”“柔”“静”区别处理,画家将画笔投入于戏曲之中,每一个动作,仿佛一幕幕的故事出现在眼前。如图1所示。

图1 赵君超《霸王别姬》布面油画 100cm×100cm( 2000年)

在《贵妃醉酒》中画家用笔较随性,色彩较浓烈,与动作的定格有着鲜明的对比。赵君超的色彩运用也很大胆,色彩夸张却又不失平衡,使其在文化意义上与戏剧文化本身相融合。在油画布上,如何将具象的戏曲人物形象表现出当代的中国艺术特征,夸张、变形不失为一种方式。在他的笔下,毫无忌惮的抛开本已城市化的戏剧人物形象,运用夸张、变形、强化等手法使意象语言符号构成画面无垠的想象空间,使中国戏剧人物的抽象更为极致的抽象①。如图2所示。

图2 赵君超《贵妃醉酒》布面油画 140cm×160cm (1999年)

(二)油画风景

无论是油画风景还是中国山水画都受到特定的社会环境影响,而油画作为一门世界性的油画大类,在大环境下找准油画风景民族化的方向,继承与创新的度,使风景油画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画家吴冠中的《北国风光》是1979 年为完成首都机场装饰工程任务所创作的装饰壁画画稿,其画面近景为几株苍松,中景的长城将苍松和远景的雪山联系在一起,使画面更加生动,其所运用的环抱式构图巧妙的突出了主景,拉开了层次关系,衬托了北国风光磅礴的气势。

任传文的油画《池塘新绿》可以看出他将记忆里孩童时代残破的山村描绘成了宁静而纯净的山水世界,犹如一个梦境。再看他的《江南好风光》,线条运用非常流畅,中国画似的晕染手法描绘出树木的形状和远处的山脉,褐色屋顶的深邃、蓝色天空的幽静、绿色树木的清脆,以此色调组合衬托了宁静、温馨却又有些伤感的气息。如图3所示。

(三)民族服饰

油画创作的过程中,吸取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以此为主题,产生了不少既具有民族特色又能向全世界媲美的画作。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以写生的手法描绘了藏民的日常生活,该作品共七幅画。民族服饰在防寒的同时,也体现着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在油画创作中存在并适用于世界万物,也体现在少数民族服饰中。作为艺术和文化共同承载的民族服饰,所体现的并不单单是指某一方面的美学,而是艺术形式和文化历史共同包含的整体和谐美,我们不应将精力全都运用在解析图样文案的含义上,相反,我们更应该注重图案纹样所带来的整体的文化气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也随之改变,对服饰的要求与审美也在改变。服饰自身的形式美,在画面中得以丰富和完善,又能顺应服饰发展的潮流。如图4、图5所示。

三、美术馆与互联网的关系研究

油画从西方传入中国,受中国地域、文化、科技的影响,已逐步连接到互联网。调查显示,大约76%的学生没有参观过美术展览馆,有些学生甚至于对于绘画没有过接触。美术馆是一个提升大众审美观、陶冶情操的重要场地,随着部分美术馆开始实施免费开放政策的到来,更加有利于美术知识的传播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但美术馆大多建立在大城市和经济技术较发达的城市,一些中小城市还是存在着美术馆少或者对美术理解不到位的现象存在。在1998年,河南博物院网站出现在了互联网上,但仅仅是一个公告栏。随着互联网开放、平等、共享的优势的扩展,美术馆与互联网的融合也更加深入,不仅突破了时空的界限,而且提高了传播信息的精准度,弥补了现实中美术馆的一些不足之处。互联网的发展使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虚拟阶段。比如中国美术馆在内的一些美术馆都已经开发了网络虚拟展厅,一些民间美术馆也不甘示弱,实景拍摄和导览系统相融合,使线下展览与互联网同步。如同身临其境,画面中的笔触手法在屏幕下进行局部放大,依然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到画者每一笔的力度技法。(如图6所示)

美术馆与互联网的融合,也是一场古典与现代的碰撞。“图像扫描+移动应用”这一技术由雅昌集团开发,让观众在游览美术馆的时候通过扫描图像获取两分钟的对画作解析的语音,结合语音技术会让观众更加了解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这样的融合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也让更多观众更深入的了解了中国艺术家,读懂了名家的艺术品位。

四、结语

本次研究说明了在文化复兴的大环境下,油画作为西方传入的画种,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国粹京剧人物、本土风景和民族服饰,使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产生了本民族特有的风格。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通过互联网这一媒介,将油画作品、艺术品以及展览数据化整合,呈现给观众的不仅是平时就能感受到的,而是一场视觉盛宴,一个庞大的艺术系统体系,两者相辅相成,互联网在未来还能够带来什么,我们拭目以待。

注释:

①马书林.心灵的释放——读赵君超的油画作品[J].美苑,2004.

参考文献:

[1]赵君超.心灵的释放[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1.

[2]马书林.心灵的释放——读赵君超的油画作品[J].美苑,2004.

[3]时晓蕾.民族服饰在油画中的美学价值[J].中國改革报,2015.

[4]吴瑶.油画创作中的民族服饰应用研究[J].艺术研究,2016.

[5]郭清.大数据时代下的数字美术馆[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6.

[6]肖帆.21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题材油画研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4.

[8]张曼.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古典油画技法的完美结合[J].现代装饰:理论,2013(05).endprint

猜你喜欢

油画风景传统文化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油画去哪了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
油画《惊涛拍岸》
楚雨的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