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营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及防范策略

2017-10-22张景堂

中国经贸 2017年19期
关键词:人才流失防范

【摘 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 随着我国大多数国营企业的人才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国营企业也在“人才培训基地”的尴尬境地中越陷越深,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多的引起了国营企业的关注。本文详细阐述了我国国营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 分析了其中的主要原因, 并从企业文化、管理机制、管理技巧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策略。

【关键词】国营企业;人才流失;防范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高素质人力资源队伍越来越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共和国长子的国营企业,人才流失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直接和间接成本,不仅导致了企业人才断层,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制约了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企业的发展。因此,对国营企业人才流失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防范对策,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

一、国营企业人才留存情况现状

当前国企面临的人才流失问题较为严峻,人才问题已成为影响国企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核心人才流失严重

国企核心人才主要由管理骨干和技术骨干组成,他们构成了国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存之本、利润之源,因此这些人才的流失对国营企业的影响是致命而深远的,直接造成了许多专业、技术以及工种的人才培养体系断层。据北京市对工业系统150户大中型企业调查,国营企业1982年以后分到的本科以上人才流失率高达64%,其中硕士、博士流失率分别为36%、59%,主要流向三资企业;据统计,近几年国企技术工人流失及转行的超过35%。

2.“人满为患”与“人才奇缺”并存

计划经济下不计成本吸纳人力的惯性,加之市场竞争中开工不足,使得国企“人满为患”。为减轻包袱,企业根据国家政策采取“下岗”措施,去掉“冗员”的同时也切掉了一些骨干。这对企业来说是一大损失。另外,在吸收大中专、硕博应届生的人才竞争方面,国营企业不如三资企业或私营企业占据优势。因此,一方面国企低质量的人员数量过大;另一方面骨干被盲目裁员、高质量新人才被挡在大门之外,造成国营企业“望才兴叹”。

二、人才流失的原因

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上来说,员工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欲望和追求,超出企业所能提供的范畴;客观上,企业发展跟不上市场发展,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具体来说:

1.主观上

来自社会的压力使人才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和更高的成就欲望,对进步和美好愿景的期盼也越来越迫切。如果员工发现在本企业长期无法实现其职业目标,他们就可能流动到更适合的企业去提升自身价值,实现其人力资本的增值。

2.客观上

企业要求人才创造价值,而人才要求企业提供发展平台,实现双赢。因此,企业方面不利于人才发展的各种客观问题,是造成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

(1)人才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国营企业虽已大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在用人上仍存在靠感情选人、视关系用人、论资排辈等现象,竞争上岗流于形式。这使得一些年轻骨干对个人发展前景感到渺茫。而一些优秀三资企业唯才是举的用人机制对他们有很强的吸引。

(2)企业激励机制缺乏科学性。目前很多国营企业内部没有形成健全的激励机制,很难真正实现按职责大小及实际贡献率确定岗位薪金,严重挫伤员工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而三资企业往往用优厚的物质条件和利益分配模式吸引着人才,其中不乏国营企业的优秀人才。

(3)对员工培训重视不够。根据马斯洛理论,越是优秀的人才越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开展员工培训可实现员工与企业双面提升。企业应树立以企业员工培训的有效性为核心的正确培训观念, 借助系统化思想从计划、内容、方法的三方位立体开展员工培训,更新培训战略、内容和方式。轻视员工培训问题,往往导致员工流失,转而选择在这一方面做得较好的外资企业。

(4)缺乏良好的工作氛围、工作环境。当今的人才渴求企业价值取向和自身观点相统一,期望企业建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形成员工间关心融洽、利于发挥聪明才智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氛围有益员工身心健康,保持高效率的工作,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正日益成为企业吸纳留用人员的重要手段。且相对薪酬等方式,工作氛围营建的投入产出比高,并具有公平共享、感受直接和维系情感的特点。

(5)企业发展战略与远景方面的问题。国营企业目前一般的状况比较差,经常出现诸如冗余人员多,待岗职工占到了总员工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而且还剔除不出去;退休老职工多,承担着较重的退养成本,社会负担大;吃大锅饭现象和平均主义依然比较严重;经济效益不容乐观,且逐步恶化;改革难以推动或者成果不明显,前景堪忧。

三、国营企业人才流失防范策略探讨

1.文化留人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共有价值观,企业文化留人即是在共有的价值观下,获得员工的认可,激发员工的归属感,提升员工忠诚度,从而提升企业凝聚力。作为企业,应通过制度建设、机制建设和流程打造以及企业领导人行为、舆论引导、奖惩制度等方面逐步培育,打造独具特色、符合企业实际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应具有唯一性、独特性、激励性和成长性,应鼓励适度竞争、尊贤而重士、凝聚人心、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凝聚人心、打造企业品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待遇留人

通过人才的薪酬待遇, 合理运用薪酬、津贴、期权等吸纳和稳定人才。针对不同的职务, 企业应采用配套的工资形式, 以最佳的方式激励员工。武汉凌云集团的分配制度值得其他企业借鉴。该集团对高层管理人员, 采取持股多元化年薪制,对项目管理人员采取项目工薪制,對一般管理人员采取岗位职务浮动工资制,对技术人员采取等级聘用年薪制,并根据其工作实绩酌情约予设计费提成或科技开发奖励。实践证明, 这一分配制度起到了稳定和激励人才的作用。国企还可在住房、社保、福利等方面,采用自助菜单式的福利政策,满足员工多元化的需求, 使效用最大化。endprint

3.激励留人

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一要根据需要层次理论分析员工需要,依据员工不同的需求、价值观、奋斗目标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灵活运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结合企业资源设计具体激励形式,在经济性原则的情况下最大程度提高激励性;二要根据期望理论精心设置目标,目标要符合SMART原则,特别要体现企业对员工的期望;三要根据公平理论,按照员工实际贡献给予报酬,注重公平公正,谨防奖励错位。同时,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消除员工的心理失衡和不良情绪,营造轻松活跃的工作氛围。四要注重激励时效性。激励分为及时激励、超前激励和滞后激励三种形式,超前激励会使员工漠视激励,弱化激励效果,滞后激励属于迟到的奖励,非但收不到预期的奖励效果,反而可能造成员工不满,因此适时激励、及时激励才能充分发挥激励的价值。根据斯金纳的发现成果,当行为的结果有利于个体时这种行为可能重复出现的频率就会增加,员工的高绩效行为受到及时激励,便会产生更高绩效冲动,从而推动组织高效运转。这就要求企业要设计好激励机制,及时满足员工的需求,强化员工的高绩效。

4.制度留人

(1)企业都希望得到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但忠诚是相互的,只是单方面的要求而忽略了双向的互动,最终将会失去员工的信任。所以,要建立透明、公开、公平的制度,严格落实,加强监督,公平对待每位员工,认真对待每个承诺。首先优化选人用人制度,改变用人权力高度集中的弊端,建立以岗位竞聘为主要方式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制定科学公平客观的人才选拔标准,规范选拔程序、方法和决策机制,促进选人用人公开化、民主化。

(2)建立健康的人才交流制度,综合采用挂职、派驻、横向轮岗、外向交流等形式,明确交流原则、交流时间、交流目的和具体实施细则,并建立长效机制,解决纵向发展通道受阻带来的积极性受挫的影响。

(3)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选择适用于国营企业的绩效管理工具,灵活运用目标考核管理法、平衡计分卡等,采取团队考核和个人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完善职位分析制度、目标责任制度、考核结果运用制度等配套制度建设,促进绩效考核PDCA循环的建立。

(4)建立有效的培训制度。培训不仅可以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减少工作事故,降低企业成本,更能充分挖掘企业人力资源的潜能,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增强员工归属感。因此企业应建立培训需求收集和分析机制,制定合理的培训规划,把培训与绩效考核、交流轮岗、招聘配置联系起来,真正实现培训的价值。

5.前景留人

现代社会,员工看中的前景不仅仅是个人发展前景,同样也有企业发展前景。作为科技巨头的腾讯正是这样的典范,13年股价涨453倍,一跃而成为亚洲最大市值公司,并且市值还在继续上涨,这样的企业前景任谁都难以无视。因此,对企业而言,应该有目标清晰的战略规划,客观的描述企业的优势、劣势以及机遇和威胁,描绘企业发展前景和蓝图,引导个人目标向组织目标靠拢,让员工有盼头、有信心。对员工而言,应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建立双通道、多通道的职位发展体系,解决员工发展瓶颈问题,同时建立职业规划辅导制度,帮助员工做好规划,使个人规划与企业规划相辅相成,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二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焦玉蕾、权锡鉴:国营企业人才危机及对策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6,(11)(下旬刊).

[3]张红光:构建核心人才继任机制防范核心人才危机[J].辽宁经济,2006,(4).

[4]鲁建彪:西部民族地区人才流失原因及其对策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3).

[5]廖泉文、宋培林:论经营型人力资本的特征及其价值形成[J].东南学术,2002,(5).

[6]阎世平:从人力资本所有者到人才——以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价值实现为例[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學版),2004,(1).

作者简介:

张景堂(1983—),男,籍贯:山东省嘉祥县,学历:本科,毕业于湘潭大学,职称: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才流失防范
民营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
物业服务企业用工荒及人才流失问题的相关探讨
如何有效防止人才流失
SQL注入防护
浅析防范电能表串户的重要性及方法
也谈国际贸易合同欺诈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