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校园暴力问题的原因探究
2017-10-21邱金超
摘要:近年农村中小学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且情节愈加严重,其原因主要有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失当、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社会不良现象的负面影响以及政府教育资源存量不足及其配置不合理等。为了最大程度抑制校园暴力,建议从政府决策、社会关注、学校管理、家庭教育等方面采取应对策略。
關键词:农村中小学生;校园暴力;原因;应对策略
近年来,媒体经常关注报道农村地区中小学学生由于校园暴力的原因,产生一些跳楼、卧轨、服毒等恶性事件。所以,农村中小学校园暴力行为已经成为影响家庭和谐、校园安全、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大量数据表明,那些有着屡教不改、肆无忌惮、不计后果特点的青少年造引发的校园暴力事件,不仅对当事人身心造成极大损害,也给其家庭在人力、物力和精神方面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
中小学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校园暴力在一方面可以说是“先天不足”与“后天失调”的混合产物,是由于学生接受社会传播媒体负面影响、学校教师管理方式的不当、家庭结构或功能缺失等各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针对中小学校园暴力现象,发现有如下原因:
(1)政府原因。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过程中的相当重要的主体,其在事关广大人民的公共利益的诸多事务中居于主导性地位。所以,政府相关职能履行的完善与否将会直接关系或影响到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频率及暴力程度。①法制建设不完善。我国针对于保护中小学校园安全的法律法规内容过于概括,没有具体且明确的措施,操作性不强。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对于在防治校园暴力的过程中,相关人员的责任分配不够明确,不够细化,从而导致暴力主体在实施暴力行为后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得不到及时应有的惩罚,受害者也得不到及时救助。尤其对于严重程度相对较低的,尚未构成刑事犯罪的校园暴力行为在预防的过程中出现动力不足的问题,表面上似乎教育部门、公安、共青团、街道等社会各方面都在对中小学校园暴力行为发生进行管理,但由于主管领导不明,实际上各部门的防治工作尚未形成合力,造成了行政资源的浪费。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政府教育资源的控制对于校园暴力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事实证明,政府对于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是校园暴力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今的社会中,存在着不合理的畸形择校的现象。尤其在中小学生在选择学校时比较突出,在区域的“名牌”学校中汇集了一些优秀的生源和教师资源,拥有较多的教育资源。
另一方面,教育资源贫乏的的“差”学校则聚集了相当大的一部分素质较差的学生。人们在生活中所称的“差生”作为一个学校中的弱势群体,在学习过程中得不到学校老师或者政府的恰当引导,从而引发了其自卑感和厌学情绪。
(2)家庭原因。中小学生在形成与发展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中,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交流和协助。中小学生的教育仅仅单方面地依靠学校教育,是很难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健康发展的。我们如果要降低中小学校园暴力的发生率与伤害程度,就必须在意识上正确认识家庭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①家庭教育方式不合理。一般而言,参与校园暴力或者成为暴力主体的学生,其形成校园暴力的家庭因素大致有:首先,家庭功能中的教育功能不足,父母过度重视经济条件而忙于工作,较少参与、配合学校举办的教育活动,使之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愈加疏离。其次,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履行教育功能时的管教方式不当,使得学生在青春期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的过程中,偏离正常轨道,最后导致暴力行为多发最后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②家庭暴力行为传染。如果说家庭内部存在暴力倾向,父母染有恶习或有违法犯罪行为,其子女也将会耳濡目染形成种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结构急剧变动的特殊时代,传统的道德、理想在不断地被各种文化所解构,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正在走向多元化的道路。在这个社会前提下,中小学生所形成世界观中的暴力倾向在另一个角度可以说是现实世界的投影。所以说,道德不能依靠生硬的灌输,而是靠家长的身体力行传授给孩子的。
(3)学校原因。学校为每一个未踏入社会谋生的青少年提供与将来即将会接触生活的同龄群体相互了解接触的机会。学校也是一个特殊的场所,放置了许多种类的人,教他们各自需要的技能。让这些种类的人相互接触融合,以爱憎喜恶来锻炼一个人最基本的社会能力。①学校发展观念畸形。对各种案例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形成校园暴力的学校因素往往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中小学生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仅仅重视文化课的教育,应试教育过于浓重。其次,加上一些教师对学生的个别化教育不够重视,并没有做到因材施教。然后,学校教授的教学内容缺乏对中小学生的吸引力,学校只是片面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致使某些学习不好的学生产生挫折感既而去寻找发泄的目标。最后,教师、学生、家庭三者之间的沟通不畅并且学校对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暴力倾向没有进行有效的疏导等等远因都是学校方面的原因。②教师素质不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方式不当也是产生中小学校园暴力的重要原因。有的个别教师缺乏师德和起码的敬业精神,缺乏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再加上对学生冷漠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感情。如个别教师脾气暴躁,教学和教育方法极其简单,对于那些有缺点或有出现错误的学生不是耐心地进行教导,而是对他们施以体罚或心理惩罚。③学校机制的缺失。学校缺乏与“问题”学生沟通的机制,且学校单纯的应试教育也使得一些孩子走上了实施校园暴力的道路。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着被关注、被接纳的渴望,有着强烈的社会交往倾向,但是过度重视应试教育却使一部分学生被淘汰。于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排解机制,使得他们没有得到有效疏导,就用暴力来报复老师和同学,以这种引人注目的“特殊方式”来获取老师的关注与同学的“承认”。
作者简介:邱金超,1994年2月,男,汉族,河北邢台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