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幼儿良好常规

2017-10-21黄琼琳

大东方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教育方法幼儿

黄琼琳

摘要:幼儿步入社会的第一站就是幼儿园,进入幼儿园之后要学会如何去学习、交际。所以,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幼儿科学合理的安排日程的生活和学习,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积极的引导幼儿逐步的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本文主要是阐述了幼儿常规内化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幼儿;常规培养;教育方法

幼儿每一天的行为习惯就是我们所说的常规。比如,幼儿都会在固定的时间睡觉或者进餐;应该如何去整理自己玩过的玩具;吃饭之前必须要吸收;水杯在用完之后必须放在原来的位置等。而老师在幼儿的常规训练中所发挥的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要营造出良好的常规环境,才能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迅速养成。而这些方法还需要教师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一、常规培养的作用

(1)培养良好的生活规律

幼儿从小就监理良好的常规是其身体健康成长的基础。因为家庭的不同造成了幼儿常规的不同,而幼儿园所作出的针对幼儿的科学合理的安排都是以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为基础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幼儿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中,逐步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其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建立安全感

有规律的生活环境才能让人感受到安全,幼儿同样也不例外,做什么事都喜欢按照程序去做。幼儿在好的常规指引下生活,使其身心以及自身的行为规范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和锻炼。

(3)培养自律能力

所谓的自律就是不但要能够自觉的控制自己,而且也必须具备遵守规则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通过日常的生活都是可以慢慢培养的,比如幼儿必须在听故事或者午睡的时候,学会如何控制自我的一些欲念。

二、如何利用多种方法进行幼儿常规培养

(1)积极参与常规建设中

平时生活中,幼儿在家里总是喜欢把玩具扔的到处都是,家長将玩具收拾好不久又会被乱放。而在幼儿园,教师则总是不停的强调:必须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比如碗和碟子必须放在娃娃桌上、玩具放在收纳盒里等,可是孩子们虽然当时记住了,但是不一会就会忘记。对此我们进行分析后发现:如果按照皮亚杰的发展理论的话,一般情况下幼儿所执行和遵守的第一个阶段都是其个人的运动常规,此时其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行为行事。所以,必须让幼儿在参与常规制定的过程中,切身的体会到乐趣,同时也可以使其起实际的内在需要,而不必运用外力强加给他们;在执行常规的过程中,幼儿不但费率乐于接受有些甚至愿意成为监督者,从而促进常规教育的顺利实施。对此我们制定出了相应的策略:由于幼儿的常规都是其通过自己的实际活动而主动构建完成的。经过这样的过程,幼儿赋予了常规更深层次的意义,使常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怎样构建?是幼儿教师必须要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在进行晨间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让幼儿自己去讨论怎样才能有秩序而又快乐的玩耍。此时幼儿就会自发的围成一圈进行讨论,然后再推举一名幼儿向所有的幼儿介绍自己小组所规定的常规内容,最后再进行各个小组之间的相互提问,最终形成了一套由幼儿自己制定的常规,而幼儿也不但自己会很自觉的遵守,同时也会在相互之间形成监督,从而使已经制定好的常规可以切实的落实到实处。

(2)通过爱的渗透催化师生关系

只有老师和幼儿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才能促使其更有效养成良好的常规。一般情况下由于小班的幼儿年龄都比较小,而且其自理的能力也就相对较差,比如,幼儿在大小便的时候不会脱裤子和提裤子,此时老师就要不厌其烦的帮助他们去脱裤子、提裤子;幼儿吃饭的时候因为年龄小而不会用勺子,此时老师就要一口一口去喂他们。如果遇到幼儿的情绪不稳定的话,还必须要去哄他们。而老师不但要做到这些基础的事情,同时还要详细的掌握幼儿的生理、心理以及教育规律。只有在老师的关心和体贴下,幼儿的心理、情感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并以此为基础,将关心还以与教育孩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幼儿与教师之间形成深厚的感情,并以这种感情为基础,科学的管理幼儿,培养其良好常规的形成。比如班里有一个小朋友脾气非常的古怪,刚到幼儿园的时候老师组织的活动他都不愿意参加,也不愿意跟别的小朋友互动、说话,有时甚至都不吃饭、不喝水。针对特殊案例,老师在详细的了解情况之后,给予其耐心的帮助,同时将这种情况反映给孩子的家长,并且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会特别的关心他,逐渐的,他不仅不再害怕老师,而且和老师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而对于老师提出的一些要求,也会非常积极认真的去完成,并且其性格也变得开朗活波了。

(3)融合家园,共筑常规教学

小海和所有的小朋友都是7:30分来到幼儿园,而见到老师之后的第一句话总是:“老师,我想休息!”而且在正上午活动的过程中都无精打采的,经过午睡之后稍稍有所改变。老师对于这种经常出现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家长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老师,而且其发挥的作用是老师无法取代的。因此必须个家长积极的配合,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常规,促进幼儿良好的饮食、水面等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所以,必须把家和幼儿园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常规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老师,必须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幼儿的家庭状况,原来小海每天晚上看电视都看到十点钟,而妈妈早上7:40就要上班,因此他每天都是睡得晚起得早,睡眠时间没有得到保证,所以,没菜到幼儿园之后都没有精神,影响了一天的活动。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研究出来相应的策略:老师通过让家长了解应该怎样合理的掌握看电视的时间以及充足的睡眠对幼儿身高、智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经过对话,老师和家长很快的就达成了一直,从而改变了小海每日嗜睡的状况。

良好的习惯都是在幼儿期养成的,而且良好的常规会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使其终身受益。所以对幼儿的常规培养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程懿. 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幼儿良好常规[J]. 价值工程,2016,16:179-180.

[2]周雪梅. 谈小班幼儿常规的培养[J]. 考试周刊,2016,49:194.

(作者单位:广西靖西市第一幼儿园)

猜你喜欢

教育方法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一个都不能少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