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化学专业学生建立创新实践平台的探索

2017-10-21孙春燕陈朝贵陈玲珍

大东方 2017年12期
关键词:文理学院印染绍兴

孙春燕 陈朝贵 陈玲珍

摘要: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中国高等教育在基础理论的教育方面并不落后和薄弱,但在对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却有一定差距。绍兴文理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服务。本文以本校应化专业的本科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创建第二课堂、组建科研小组、设立企业合作导师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地方高校化学专业建立创新实践平台的探索。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新能力,实践平台,应用型人才

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中国高等教育在在对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却有很大差距。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如何建立创新实践平台,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地方高校化学专业建立创新实践平台的探索。

(一) 创建第二课堂课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时期在构建素质养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四位一体”的基本教育模式,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全面发展思想指导下,文理学院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纳入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绍兴文理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普通高校,其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培养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第二课堂的开展上,应结合地方行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让学生在实践中。学知识,练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同时也为未来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绍兴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多年来一直都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不仅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而且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根据学校构建素质养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精神,第二课堂活动包含了社会责任担当、实践实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培养。如: 针对社会责任担当开展“绿色化学”、“雾霾解析”、“光污染”、“身边的化学”、“印染废水的处理”等系列活动。例如在第二课堂“印染废水的处理” 活动中,同学们走访滨海工业园区的印染企业,实体考察,掌握了印染废水的处理的第一手资料。绍兴经济的支柱产业是纺织印染产业,为绍兴的经济腾飞做出来巨大贡献。绍兴印染总产量约占全国的1/3左右。但是纺织印染产业同时也是污染大户。作为高能耗、高污染的印染行业,纺织印染化学需氧量及氨氮排污量均占绍兴的90%以上。有167家企业被列入浙江省“两高”名单,成为环保局重点监督对象。印染废水的排放处理一直是印染行业的一块心病,攻坚印染环保难题已成为绍兴纺织行业发展的一道难关。在调研过程中,学生还进一步深入了解印染行业面对行业低迷、减排任务加大、上游染化料成本上升等重重压力下,行业发展的艰辛。

这些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的开展,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们认识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而且结合地方行业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 组建科研小组——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研究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化学化工学院从大一新生入学开始,就鼓励新生参观学校的实验室和教师的科研室,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学生依照科研兴趣,自发组建科研小组。各科研小组在组长带领下,申报课题,并撰写开题报告,在教师引导下在本专业范围内,就感兴趣的一些问题,进行粗浅的研究。大二大三的学生在熟悉了实验操作技能,有了一定的研究能力后,由校内承担省级和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老师担任科研小组的指导老师,进一步承担院级和校级的学生科研课题。学生在指导教师带领下,进入教师科研室,熟悉科研工作程序和实验操作,然后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收集资料,开展课题研究,撰写课题报告,独立完成自选的校级和院级科研课题,甚至参与指导教师的省级和国家级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科研课题的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善于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而十分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而科学研究工作中,不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领域的研究,都是解决一些未知领域的问题,而不再是对前人已有的知识的简单重复,因此批判性的思维尤为重要。学生要培养质疑,根据假设推理,通过实验验证,这一系列的研究能力。

目前,科研小组共完成校级科研项目19项和27项校级科研项目立项。参与学生286人次,占化学化工学院学生总人数的46.6%。今年以来学生围绕科研创新发表(包括录用)的研究论文已经达到20篇。通过组建科研小组,极大地培养了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三) 设立企业合作导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绍兴文理学院作为一所省属地方普通高校,其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培养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与当地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尤为重要。近年来化学化工学院与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劲光化工有限公司,以及绍兴印染行业的龙头企业“红绿蓝印染”、“浙江富润”、“飞亚印染”等十余家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学生实践基地,聘请合作企业的工程师担任学生的校外实践导师,进行了校外学生“导师制”模式的探索。校外“导师”由企业有丰富经验的专职工程师担任,引导学生专业兴趣,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学生在企业中参与生产一线的实践工作,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很多同学还进一步参与到产学研合作课题中来,在企业中参与企业的研发等创新实践活动。这种方式利用学院与企业的密切关系,进一步扩展校外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也为企业培养了后备人才。这种企业合作导师制,极大的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通过这种机制与企业互惠互利,逐渐建立一套校外基地高效和长期稳定运作的管理体系。

本文系绍兴市高等教育内涵建设项目:地方高校化学专业实验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郑淑贞 盛群力 在合作学习中促进互动的有效策略 [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2

2.潘飞南 论大学生自主学习中的注意策略 [J]江西社会科学 2003

3.錢国英 白非 徐立清 注重创新型人才能力的培养 [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李春燕 论高校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 [J]教育教学 2009

5.徐海燕 学术创新的内涵与思维工具的选择 [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5

6.姚利民 王燕妮 课程教学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之对策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猜你喜欢

文理学院印染绍兴
打造“一企一精品”,柯桥区印染 品牌全媒体推广活动启动
清白泉
工信部批复组建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
绍兴大闯关
印染书香
我的家乡绍兴
Utilizing Learning Styles in EFL Teaching
TheEffectsofSemanticsinEnglishLearning
A case study of the language policies in Hubei province, China, with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place of English
指甲油X水DIY大理石纹印染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