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态度与大学生自杀相关问题研究

2017-10-21戴晓露

大东方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大学生

戴晓露

【摘要】生命态度是指人对生命所持有的态度,即对人与人生命有关的人、事、物或观念等的感觉,包括生命认知、生命感情和生命行为倾向等。影响生命态度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宗教信仰和家庭及社会地位。生命态度影响大学生的自杀态度,大学生自杀已成为近年来全世界精神卫生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一旦他们对于生的恐惧超越了对死亡的恐惧时,就可能选择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社会对此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态度;生命态度:生命教育

自杀已成为近年来全世界精神卫生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发布的报告,在过去10年当中,全球每年有大约80万人自杀,平均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自杀更是15至29岁年龄层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最令人痛心的是,据最近几年人口统计学的数据分析,大学生的自杀人数在青年人自杀总人数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在美国,大学生自杀率比非大学生自杀率高40%~50%;在英国,3个死亡的大学生中就有1个是自杀导致的;在日本,自杀高居大学生死亡第一位;而在我国,调查显示大学生自杀率约为2/10万,是同龄一般人口的2~4倍。

很多研究者认为,对待生命和死亡的态度在青少年自杀事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角色,对自杀持宽容态度的个体常常具有较高的自杀率,而对自杀的抑制态度,则能使脆弱的、易受伤害的个体免于自杀行为(Ramsay R., Bagley C 1985; Lester D, Akande A,1994; Pcltzer k, Cherian V L,1998)。本斯利(Bensley)指出,人们对无意义存在的恐惧更甚于对死亡的恐惧;翁.里克和吉瑟(wong,Reker&Gesser)也指出,人是否恐惧死亡与人们对自己生命意义的认同有关。找不到生命的意义是选择自杀的重要原因,当人们对于生的恐惧超越了对死亡的恐惧时,就可能选择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因此,本文拟探讨大学生生命态度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高校应采取的因对策略。

一、生命态度的涵义及研究现状

(1)生命态度的涵义:

生命态度是指人对生命所持有的态度,即对人与人生命有关的人、事、物或观念等的感觉,如何行动的描述,包括生命认知、生命感情和生命行为倾向。近年来生命观、生命教育等话题逐步得到社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有关生命的探讨中来。生命教育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杰.唐娜.华特士于1996年提出,并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我国。其中华中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的《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河南大学刘济良博士的《生命教育论》等都是生命教育的代表作。生命态度的影响因素包括:

①性别。关于性别对生命态度是否有影响,有关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的结果。Zika和Chamberlain(1987)的部分研究支持不同性别的生命态度并无差异。Das(1983)和Reker&Cousins(1979)的研究结果则表明性别因素影响到生命态度。何英奇(1990)对大专生的研究结果表明,女生的心灵空虚感比男生严重,即女生生命态度低于男生,她解释可能原因是女生在职业与婚姻上的抉择所面临的统整危机比男生更为迫切。何郁玲的研究表明,不同性别与生命态度有显著差异。陈秀云(2007)的研究也表明大学生个人生命意义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

②年龄。大多数的研究显示生命意义在年龄上存在差异,部分研究显示了生命意义随年龄而增加。Frankl(1986)曾指出,最容易质疑生命意义的阶段是青春期,国外的研究发现13-29岁的青少年具有较强烈的目标追寻的倾向,具较强的动机使未来的生活更有意义,但其生存的空虚感较为强烈。Meier和Edwards(1974)的研究显示,13-15岁和17-19岁两组青少年的量表得分显著地低于其他年龄组,即青少年的生命态度比较低。何郁玲(1999)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年龄会影响对生命态度的知觉。陈秀云(2007)的研究发现大学生个人生命意义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三年级学生的个人生命态度最低。糟艳丽(2007)的研究发现中学生生命意义各因素在年级上差异显著。

③宗教信仰。多数研究都发现,有无宗教信仰和生命意义有显著的相关存在,信仰愈虔诚,生命意义愈高。台湾用生命态度剖面图對青少年生命意义的研究表明,不同宗教信仰生命态度存在显著差异(邱哲宜,2004)。糟艳丽(2007)对中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进行了跨文化研究,结果表明宗教信仰对不同民族中学生生命意义与自杀态度存在着影响。

④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社会经济地位与生命意义的相关并无定论。Crumbaugh(1973年)的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高的被试生命意义的分数也高,两者存在显著相关;Namkung(1981)以韩国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发现父母收入高的被试较能感受其生命意义。但宋秋蓉(1992)的研究结果却表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背景的青少年在生命意义量表上的得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江慧钰(2001)以国中生为对象进行研究,仍发现生命意义并没有因社会经济背景不同而有差异。

(2)关于生命态度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有许多研究关注青少年的生命态度。Frankl的调查发现,40%的欧洲学生报告说曾感受到生命缺乏意义感,而美国学生更是高达81%;另一项调查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发起,研究以4个大学7,948名学生为样本,结果发现78%的学生的第一目标为寻找生命意义,只有16%是要赚大钱(Frankl,1975)。美国教育学会(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以171,509名学生为样本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有86%的学生表示其最高目标是发展有意义的人生哲学。

在大陆,根据樊富珉教授的调查,在大学本科一年级,二年级,高年级组(包括大三,大四,研一,研二年级)中,大一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态度最积极,而二三年级对生命意义的态度最消沉,更多的是处于迷茫、仿徨、略有倦怠的状态。高年级同学经过多年的大学生活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相对比较成熟,所以生命意义的态度有所回升,但他们面临自我未来的切实规划,在生命满足感方面有欠缺,有较大压力。

二、生命态度与大学生自杀态度

(1)自杀态度的涵义及类型

对于自杀的定义,是从19世纪开始的。我们可以从著名社会学家EDurkheim的《自杀论》中找到他对自杀的理解:自杀是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

20世纪以来,由于社会学、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关注,关于自杀的概念大量涌现,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界定这一概念。心理学家Baechler(1975)认为,自杀的定义应该强调自杀行为的操作功能,即自杀代表寻求和发现采取结束自己生命来解决现存问题的任何行为。精神病学家Gelder等人(1983)则认为,自杀行为指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夺去自己的生命。法学家Black(1975)认为,自杀即自我毁灭,是故意终止生命的存在。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1989)对自杀的概念作了较准确完善的表述:自杀具有下述特点:第一、有充分根据可以断定系故意采取自杀行为,其动机可由于悲观绝望、委屈抗议、畏俱罪责、迷信驱使等种种原因。第二、自杀行为有致死、致残与经救治痊愈等多种结局,均属此诊断,应注明已遂或未遂。第三、只有自杀意念而无实际行为者不建立此诊断,并无自杀意念由于误服剧毒药物,误受伤害等原因致死者不建立此诊断。单纯自伤与伪装亦不属此诊断。四、大多数白杀的人并无精神障碍,如自杀前同时有某种精神障碍,则诊断并列。此外,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自杀定义为自发完成的、故意的行动后果,并且行为者本人完全了解或期望这一行动的致死后果。强调自杀的个体是在完全预知行为后果的情况下,故意采取的行动。本研究采用的就是世界卫生组织对自杀所赋予的定义。

(2)生命态度影响大学生的自杀态度

许多研究者认为,关于生命和死亡的态度在青年学生自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自杀持有宽容态度的个体往往具有较高的自杀比例,而对自杀的抑制态度,则使脆弱的易受伤害的个体免于自杀的行为。Daniel stein等人在青少年所自杀态度的心理社会背景的研究中发现,高自杀风险和对自杀的积极态度有显著的正相关。有自杀想法的个体很少将自杀看成是羞耻的行为,他们的危险行为较多并且愿意和曾经自杀的人交朋友。另有研究指出,青春期的个体越缺乏生命态度,则死亡焦虑越高;在自杀的危险程度上,青少年越缺乏生命态度,则想死的念头越坚定。生命意义、生活状况及死亡概念等因素对自杀危险性有重大影响。基于大学生生活目标和死亡态度的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生缺乏明确的生命目标,对死亡没有正确的认识,并在专业、年级等因素上存在着差异。另有研究发现,自杀的大学生缺乏对存在的重要信念和价值的理解。有自杀意念的人和没有自杀意念的人相比,前者往往找不到“存在”的理由。总之,找不到生命的意义是产生心理问题和选择自杀的重要原因。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者开始致力于自杀态度的研究,在自杀学的研究中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丰富了自杀干预的研究。但由于这项研究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从国外的文献检索看来,关于自杀态度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术语或概念。在国内学者中,唐永卿等人认为自杀态度是指个体对自杀行为、自杀者等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性与一致性的倾向,是目前比较全面的解释。

三、预防大学生自杀的对策

构建大学生自杀预防系统必须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本身等多方面进行考虑。

(1)高校应针对不同家庭情况、年级的大学生自杀态度的特点和差异,提供相应的辅导和帮助。学校可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以此传播心理健康知识,讲授压力和不良情绪的疏导方法。同时,家长应加强与子女的交流,特别关注子女的心理和行为变化,注意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另外,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大学生要学会自我调节,掌握不良情绪的有效宣泄途径,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生命。台湾地区的有关专家认为,生命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从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中认识生命的诞生和归属。但就我们目前的教育内容来看,死亡教育是我们很少涉及到。没有正确的生死观念,学生对生命的意义很难充分地理解,就很容易产生不珍惜生命的行为。因此,我们要尽快让生命与死亡教育走进的课堂,积极探索相关的教材、师资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回龙观医院.卫生部/WHO预防自杀会议报告[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5) .

[2]张颖.大学生自杀倾向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聊城:聊城师范大学,2007.

[3] 医学会精神分会编.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56-368.

[4]宋秋蓉.青少年生命意义之研究[D].台湾:国立彰化师范大学辅导研究所硕士论文,1992.

[5]E.Etzersdorger, L. Vijayakumar, W.shOny, A. Grausgruber, G.Soneck., Attitudes towards suicide among medical student: Comparison between Madras(India)and Vienna(Austria) [J]. Soc Psychiatry Psychiatric Epidemical, 1998.33:104-110.

[6]Domino G, Takahashi Y. Attitudes towards suicide in Japanese and American medical students[J]. Life Threat Behave, 1991,21:345-359.

[7]顧秋雨,王建芬等.大学生生命态度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4(24):2992-2994

(作者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如何在影视欣赏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教学探索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