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县永和村乡村老年人交往空间所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2017-10-21宋汇卢佳明
宋汇 卢佳明
摘 要:中国目前所面对的是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关怀老年人生活与交往环境质量的关注和研究,将对社会稳定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文章根据目前我国现有养老现状特点,分析当前老年人休闲状态,就永和村现状思考乡村老年人交往空间所面临问题,提出一系列相应措施。
关键词:乡村养老;闲暇活动;交往空间
文章编号:1004-7026(2017)18-0032-01 中国图书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志码:A
1 概述
1.1 我国目前养老形态
我国农村地区,家庭养老指由家庭成员为老年人提供衣食住行、及其精神需求等养老方式。人民大学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显示:希望与子女合住占45.8%,单独居住占19.3%,具较强依赖性。受 “养儿防老”,“百善孝为先”等传统观点影响。需要子女提供精神、经济上的慰藉。
除家庭养老外,土地养老是特有養老保障,通过对土地耕种或出租以获得收入。上世纪90年代初养老是由民政部推行由国家、集体、个人共承担积累式养老保险。
1.2 农村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经济人口发展使养老出现弊端,概括为以下几点:
家庭养老力量薄弱,核心来源子女,我国计划生育前,家庭养老是子女赡养父母,负担小、机动性强、协商照顾。对于上世纪的80、90后来说,出现一个孩子赡养两个父母,加之二胎政策,加重了经济压力。
空巢老人的加重,14年中国老年调查中,空巢老人占47.53%,独居占9.63%,夫妻占39.90%。与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夫妻比例上升9.02%,独居户上升0.21%,二、三代户各下降7.15%、6.32%,空巢化的程度加剧。空巢老人心理功能紊乱,幸福感降低,情感障碍等。(数据来源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
養老意识差,从古至今匀出现“子不养老”状况,当今社会中较为普遍。
2 农村老年人的休闲状态
2000年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显示:闲暇活动是看电视、散步、听戏,在逛公园与在旅游两类需要经济支持活动中,参与程度低于城市老人。差异存在影响因素:农村保障水平低、娱乐设施少或无;文化程度低,观念陈旧。
3 郫县永和村的基本概况
调查和了解政府政策后发现,具有代表性有:
1.永和村是以传统产业:花卉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来源单一。
2.未来规划中将积极打造文化产业,建立特色农业旅游规划区,与郫县沙西线相协调,交通便利,政府将逐一打造三条产业链协调发展。
3.惠民方面将散户集中规划点,落实水、电、网、天然气等全通布局,改善居住条件,有效利用土地资源。
4 郫县永和村老年人交往空间设计初探
分析发现永和村急需打造养老空间,生理机能日趋减退。适应社会、家庭角色变迁, 如退休、丧偶等, 需子女的尊重与关心。对家庭生活依赖感; 外出有人陪伴。老年人情绪波动较大, 自我调节、控制能力差。
首先考虑创造交往空间,在设计时考虑老年人心理。
1.注重邻里关系的建立和维持。散户邻里关系比城市居住易沟通,增加结伴交流的机会:散步、慢跑、晒太阳、下棋等。而对于种花、喂鸟等聚集以个人兴趣为主。积极引导老年人,增加乐趣性。
2.注重老人知识文化水平的建立。文化、思想进步的缓慢,对新事物了解甚少。加之封闭生活,产生自卑感和孤独感。
3.建立老年人“封闭”空间,心理是需要被照顾的,老人仅是需要私密或者半私密空间,设计中做好边界处理,满足其更愿意在某处观望的的行为活动。
结束语
中国目前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因此关怀老年人以及对生活与交往环境质量的关注和研究,对社会稳定和发展起关键作用。分析花园镇永和村的养老现状,不仅经济落后,空巢老人等问题,所以当前建立一个老年人交往的精神空间必要性,并且满足其精神需求,使之易于接受,度过满意美满的养老生活。
参考文献:
[1]佘秀英,巫建平.城区与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2).
[2]李二波,彭现美.农村老年人口心理健康状况与需求分析[J].现代农业,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