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017-10-21崔道江

科技风 2017年19期
关键词:安全问题计算机网络应对策略

摘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已覆盖了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安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如果计算机网络出现安全问题,计算机网络系统将无法正常运行,计算机网络用户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因此,本文详细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期提升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应对策略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必要条件。但是,计算机网络具有虚拟性和开放性特征,在为用户提供便利、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的同时,也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遭遇非法入侵、信息泄露等问题。因此,应针对日益严峻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保证计算机网络用户的利益。

1 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

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是确保网络数据的完整性、应用性以及安全性,包括信息安全和控制安全两部分。当前,人们对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安全意识还不够高,应用过程中会遭受病毒入侵、黑客攻击等威胁。具体而言,计算机网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安全问题:

1.1 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漏洞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平台,在操作系统构建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多系统漏洞问题,如服务安全性较低、初始化与配置不科学等。这些漏洞问题极易造成网络运行故障,引发网络运行安全事故,进而大大降低操作系统的可靠程度。同时,计算机网络发的应用过程中,由于操作系统的漏洞问题,导致系统被非法访问,部分不法分子会编写一些带有病毒的代码,植入到用户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如果病毒成功入侵,不法分子则可以任意破坏操作系统,甚至使其陷入瘫痪状态。而操作系统的破坏,进一步致使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用户信息被盗取,使得用户利益受到损害。

1.2 木马、病毒等程序安全问题

当前,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如邮件发送、数据存储、网络舆论等。但是,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导致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极易出现木马及病毒威胁等程序安全问题。一方面,电脑黑客会通过编辑各种木马程序和代码,侵入计算机网络中。一旦入侵后,木马即可随意干扰用户的网络系统,篡改、窃取用户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重要信息。另一方面,如果计算机网络遭受病毒入侵,整个网络的运行以及网络系统设备均会受到干扰。

1.3 用户身份鉴别安全隐患以及身份被伪造问题

用户访问计算机网络时需进行身份验证,但当前对于用户身份的鉴别仍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如验证口令缺乏针对性且破解难度较低,所设置验证算法的科学性较差等。这样的验证方式易被不法分子钻空,威胁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此外,互联网环境下,一些网络黑客只要稍加了解文件传输格式,即可伪造成用户身份进入网络系统,进而窃取用户相关信息。而且,计算机网络系统很难辨别伪造身份的真假,入侵后窃取信息的痕迹也是用户本人的信息,导致身份伪造者极易逃脱法律责任,从而损害了真实用户的利益。

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护措施

针对上述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防护措施,提升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有效消除安全隱患,维护网络用户的利益。

2.1 树立正确的安全防范意识,消除安全漏洞

为了消除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网络研发和编写人员应树立正确的安全防护意识,采取操作系统试运行方式,全面分析、掌握系统的安全性,最大限度消除其中存在的安全漏洞。一旦在试运行过程中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采取应对策略,预防潜在风险的发生。同时,要求用户定期对计算机网络系统漏洞进行查找、修补,预防非法访问的发生,降低系统破坏程度。可通过agent方式装置与主要服务器主机连接,找出系统存在的漏洞问题,进而提醒用户及时修补。

2.2 安装杀毒软件,防止病毒入侵

病毒入侵是计算机网络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之一,而导致病毒入侵的原因主要是用户未安装杀毒软件。因此,用户应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安装杀毒软件,充分发挥杀毒软件的作用,对需要下载软件、文件进行病毒查杀,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同时,可设置自动杀毒功能,由杀毒软件自行杀毒。一旦杀毒软件发出存在病毒的警示,用户需立即进行病毒查杀,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运行。此外,用户不要轻易打开不知名邮件,对系统补丁进行实时性更新,做好系统安全防护工作。

2.3 充分利用防火墙技术,实时监控网络环境

设置防火墙是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网络系统自身的防攻击、防窃取功能。因此,应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设置防火墙,依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将扰乱系统的外来信息进行隔绝。同时,借助防火墙技术,记录用户操作信息,建立高效的通信监控体系,进而监控计算机网络的内外部环境,帮助用户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问题。此外,通过设置防火墙,审查申请登录系统的用户信息,确保用户输入一致的帐号、密码后,才可进行合理操作,由此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

2.4 对网络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处理,预防数据被窃取、篡改

在用户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数据储存、信息交流时,对数据和信息的传输进行加密处理,防止网络被破解和攻击,避免黑客侵入行为的发生,确保数据信息处于严格的保护和管理状态。结合计算机网络的实际应用情况,针对存在的安全问题,选取公共密钥技术、私用密钥技术,加强对计算机网络中机密信息数据的安全保护力度,预防非法操作人员对系统数据进行破坏和盗取,从而提高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參考文献:

[1]李宁.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4).

[2]孙刘欣.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J].信息通信,2015(1).

[3]刘恩军.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分析与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29).

[4]龙沧.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6(10).

作者简介:崔道江(1978),男,四川铜梁县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软件。

猜你喜欢

安全问题计算机网络应对策略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与防范措施
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
高校计算机安全防范措施研究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煤矿瓦斯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