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课中积极情感渗透的教学策略探究

2017-10-21梁思棋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5期
关键词:读图情景美术

梁思棋

情感产生教育,而积极、健康的情感培养则需要教育的力量。学生的的情感质量优劣将直接关系到他如何使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关系到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而,重视情感与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我们当今素质教育的一个必要过程。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可以归结分为积极的情感和消极的情感。它们都是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同时,反过来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为此,在教育活动中,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理念,探究情感渗透课堂的教学策略,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采用谈话法,从情感角度出发帮助学生读图,适时渗透积极情感;第二,推进探究学习,以情优教,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第三,通过合作学习,分辨和解读作品在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培养学生自信的情感态度。在提出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上要更好的跟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进行相应的融合,探究如何在课堂中渗透情感教育。下面以人教版四年级美术《给您提个醒》案例谈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情感渗透。

一、采用谈话法,从情境角度出发帮助学生读图,适时渗透积极情感

(一)情境中读图,采用问题情境教学及时渗透情感

教师出示情境图片,让学生看 “情景照片”校园里的水龙头没有关紧,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可以在墙壁贴上提醒的语言。通过图片导入以此调动学生的善良之心和同情心的产生,个人情感受客观环境、事物影响,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融入到课堂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开始,就产生了学习的欲望。情境图片导入后,可以再接着出示生活中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材料的提示卡,引导学生读图并提问:提示卡上图案是什么造型,表达了什么内容?你能从图中读出什么含义吗?引导学生整体的观察图片,并让他们找出图案跟平时表现的画面有何不同,且细致的谈话和读图让学生以联系、比较的方式观看整体中的各个局部和细节,发现物体之间的异同关系;通过视觉观看,感受特定对象的造型、色彩、材质、肌理等形式特征,为进一步的认识和解读提示卡做好铺垫,学生的个人情感也在师生对话中得到升华。

(二)联系生活情景,渗透情感教育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以情景为手段,以情感为纽带,以发展为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故事情景、生活情景、解决实际问题等情景,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中体验和促进情感的发展。在这么多情景中,联系生活情景渗透情感教育尤为重要,只有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美化生活,学生才会感受到美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推进探究学习,以情优教,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一)观察作品,探究学习中生成积极的情感

在课程实践教学中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首先设置为什么要有提示卡的问题情境,再有教师提供探究提示卡制作的策略,最后交流欣赏提示卡中进行探究。理解小小的提示卡也有很大的用处,它既能起到提示、规范、警示作用还有宣传作用,它令人倍感温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选择不同的提示卡,让学生直觉地感受提示卡图像的形似、构成、张力等特征,以阅读、搜索、思考和讨论的方式,认识与解读图像的意图以及表达的情感观念和态度。并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分析探究提示卡由哪几个部分组成?让学生从设计的角度对提示卡进行描述与分析,根据提示卡组成部分,大胆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创意,初步养成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大胆想象和追求创意的习惯。教师再具体总结。让学生更好的体验生活与艺术的关系,促进他们对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以便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以情优教,设置问题情境

在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时,及时把情感教育渗透到美术课堂中,教师在情感把握力度上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以情优教的情感教育,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方法和技能,而且要充满“人情”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情绪起伏,这就要求教师要以自己的情感带动学生的情绪,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景,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和情感体验,从而学习得到优化。

三、通过合作学习,分辨和解读作品在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培养学生自信的情感态度

(一)欣赏作品,读图了解图片背后的文化现象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探究不同材质的提示牌所隐含的意义。让学生了解最早的指路牌其实是印第安图腾柱的一种形式,目前根据地方不同,根据它不同的作用选择不同材质的提示牌,表达提示牌所隱含的背后艺术价值和其特殊含义。强化提示牌的图像特征识读,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出发,让学生对图像背后的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见解。在交流讨论中,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开展互学、互查、互评活动。让学生通过审美使压抑获得解放。从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方面,让学生理解提示卡的设计渊源和创作理念的同时,引导他们在进行设计活动中,多取材于生活中可感、可知的事物。

(二)小组合作,学会评价作品,培养自信的情感态度

美术课上,在评价学生作品的时候,很多学生只会用“好看”或者“不好看”来谈自己对作品的看法。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理解作品内涵。我们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怎样才能使平面的卡纸站立起来变成平稳的基座呢?你有什么好方法?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试一试让手中的卡纸站立起来,比比看哪一组的方法最多最有创意。第二,欣赏制作完整的提示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几点去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读图来评价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多方面的来看待一件作品。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完成作品并学会评价,让学生提高自信心,积淀自信的情感态度。

以上三點,我们不难看出,在美术课堂上,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有效的在教学环节中渗透各种情感,让学生学会同情、理解、宽容、自信、感恩---等情感,提升学生情感质量,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人格,形成基本的美术核心价值观,以此更好的落实美术课堂上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生成。知识教育使人更加睿智,情感教育使人更加完整,让学生在美术的情感教育中扬善贬恶,拥有健康良好积极向上的情感。

猜你喜欢

读图情景美术
美术篇
楼梯间 要小心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
把美留在心里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轻松模仿,开口即秀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