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手学生?让我和他们一起成长

2017-10-21党爱华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5期
关键词:酸性教科书日记

党爱华

我常常问自己,我的教育为了什么,为了学生的考分,为了学校的考评,为了家长的夙愿,为了教育行政的要求……我觉得都是又觉得都不是。那么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想,新课程功能强调从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上人,这要求我们教师不能仅仅做“经师”,更要做“人师”,一个再好的“经师”也只能让学生取得暂时的高分,一个再差的“人师”也至少会带给学生更加久远的思考。在教育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让学生学写化学日记——培养学生做、看、思、用、写的能力

化学日记是我在有化学课的当天要求学生必做的化学作业,记他们学习化学的所看、所做、所思、所想、我每次翻阅学生的化学日记,都會有惊喜的发现,如在一名学生的日记中这样写到,今天做了几个实验蛮有趣的,我们实验检测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的酸碱性,比如我们的唾液的PH值为6,为酸性,还有我们喝的饮料PH值为4,也为酸性,但比唾液酸性强,之所以说多喝饮料对人体不好可能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人的唾液和胃酸都是酸性,饮料也是酸性,酸性太大对人体有影响。看学生的日记,我想说的太多,如写日记我给学生提供了“做”的机会,学生也给了我惊喜,他们会把演示实验改成分组实验,把课本实验化为生活实验,把化学用品实验拓展成生活用品的实验等等,所有改变都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充足的“做”的机会,所有改变都在于给学生创设一个“探究”的空间。

写化学日记,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的空间,学生给了我一份收获。单一、枯燥、乏味的数字和习题会抹杀学生们学习化学的激情,会迅速降低学生们实验后的那种幸福感,会缩减学生们实验后思考的空间,写一篇化学日记,编一段化学口诀,都会促进学生们对课文内容的全面回顾和更深入的思考,有所思必有所获,让学生的思考改变我们原来的思维定势,让学生的思考引发我们对旧知识的新思考,让我们师生在思考中共同进步。

二、上好化学实验探究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的一个窗口。利用趣味实验,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知识的动力,人总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能够引起足够的注意。如果在一节化学课上,在适当的教学环节设计一个有趣的或游戏化的实验,可以让学生体会化学实验的趣味性,从而调节課堂的快乐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学习上由被动变主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改为喷泉实验;在测量溶液酸碱度时,可以让学生测定自己的口水;第一节化学课,给学生做了多个实验,如“手帕包火”“冰上点火”“魔棒点灯”等;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平常的教学中经常进行“化学知识讲座”可以讲“酸雨的形成”“温室效应的原因和危害”等;学生成立了“化学学习小组”可以学学“日常化学知识”“身边物质知多少”等;利用实验游戏化调节课堂的快乐学习气氛。化学实验探究课,既要实验,更要探究。让学生亲历实验只是体验活动,培养的仅仅是动手操作能力,但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必须要依靠实验前的铺垫和实验后的总结。也就是说,“自主”不代表“放任”,课堂中的自主探究应该基于学生有明确的任务性,即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自主探究,决不是“放羊”,在有序的环境中才能发挥出探究实验的最大价值。

三、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强化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教学中善于捕捉质疑火花,以“疑”入境,以“问”为境。思源于疑,有疑才有问,有问才能解决,想解决才能创新和发展。教学建立在质疑背景之下,促进学生多方面,多层次思考问题,达到举一反三之效果。以《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为例,可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1)在电影、电视里,你常常看到一些云雾缭绕的美景,它们是怎样拍摄出来的呢?(2)进入久未开启的果窖、菜窖前,为什么先做灯火实验?(3)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为什么会出现浑浊等等。又如,《分子和原子》一节开门见山地问1+1=?然后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1+1≠2究竟是怎么回事?学生纷纷猜测,他们对此困惑不解,希望知道其中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进行新课的学习,课堂的学习气氛就比较浓,注意力也很集中,课堂效果自然而然会很好。

四、让化学教科书“动”起来——解决化学中的难点

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工具与手段。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师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我根据学生的需要,创造性地开发使用教科书,将教科书上的素材、范例、制作成教具、学具或设计生动有效的问题情境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化学教科书真正“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用语是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原子团、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许多学生感觉化学用语枯燥乏味,学生书写起来常常丢三落四、张冠李戴,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我制作了化学用语教学挂历,这样的教学是教师从泛泛讲解、不断板书、举例中解放出来,将精力转移到学生的活动中来,及时为学生创设恰当有效的问题情境,将课堂上的宝贵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想去说,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言权,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酸、碱、盐的溶解性、化学性质、反应规律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反复记忆,大量练习才能理解掌握,这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玩中学,在学中玩,是消灭这一难点的有效方法,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制作酸、碱、盐化学扑克,让学生玩中学到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以后的路还很长,我会努力不断的探索,给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从而也使自己由“教书匠”变为“人师”。

猜你喜欢

酸性教科书日记
大寒
打麦
藏起来的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论证NO3-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
藏起来的教科书
烃的含氧衍生物知识测试题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