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 动与静》教学设计

2017-10-21李德明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5期
关键词:参照物花花小明

李德明

课程标准:

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课标解读:

1.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人们可以用多种方式来描述物体 的运动

2.知道机械运动,能举例说明运动的相对性

3.记住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必须要有参照物

4.运用机械运动的相对性解释生活中的具体事例

教材分析:

这是学生认识机械运动的开始,也是力学的基础知识。机械运动的引出科学地描述了人们对运动的认识,体现了科学的严密性和完整性。学生对运动并不陌生,但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并不容易,这方面学生有体验,如:乘坐火车就经常出现判断上的失误。教材从生活实际(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理性认识),体现了课程标准要求的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知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理性认识自然现象,科学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本节内容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确定教学重点:用物理语言描述物体运动与静止及其相对性

学情分析:

通对于运动与静止学生比较熟悉,但是对于物理上所说的机械运动却非常陌生。根据原有的知识顺利总结出本节的重点:动与静。再让学生也能够利用总结出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解决生活中简单的运动与静止问题。确定教学难点为:机械运动和参照物概念的建立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概念

2.举例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3.体验我们的身边处处存在机械运动

教法与教具:启发式、自学、小组合作

多媒体、人偶玩具、书

激励措施:分小组比赛方式锻炼学生的积极性、勇敢、团结,每回答一次加一分,下课时看看哪一组是第一名,鼓掌激励、表扬。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活思维,引入课题。

学生活动:带着欢快的音乐,观看四幅运动的图片,引入本章的学习

(活动策略:从听觉和视觉上给学生以精神冲击,启发学生发现4个图片的共同特点,作为本章的章引入和节引入,给学生提供一个台阶,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

问题1:观看斑马是运动还是静止,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引出机械运动、参照物的定义

(问题策略:从上面最简单的例子开始,先易后难,从而突破本节难点)

活动二:老师和学生实验。

老师和学生一前一后同步绕全班同学运动一周,研究对象是同学

(活动策略:学生参与,使学生亲身体会,感到物理就在身边)

问题2:同學运动了吗?——讨论。

学生回答,引出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般选择地球为参照物。

总结概括,提炼判断方法

(問题策略:小组内学生的思维结果会不同,产生思维碰撞,从而产生疑、争论,突出本节重点。)

活动三:学生练习。

观光电梯、同步卫星、空中加油

1.研究电梯厢里的乘客

2.研究同步卫星

3.研究受油机

(活动策略:视频和图片是最直接、简单的展示形式,联系生活,分析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活动四:联系生活。

器材:玩偶、物理书的封皮(比作带有云彩的荧幕)

问题3:拍摄电影时如何让观众看到人物“上升”的情景

(活动策略:物理来源于生活,并解决生活问题,在此基础上创新,服务于生活和社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获得成就感。)

活动五:回顾。

板书:

2.1动与静

1、 机械运动

参照物

2、 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没有特殊说明时,一般选择地面为参照物

活动六:当堂测试。

1.小明在窗前做作业,抬头看见小狗花花正蹲在树下;不一会儿小明再向窗外望去,发现花花已躺在院墙边(图2-9)。小明笑了笑说:“花花又动过了!”小明两次看讲的都是(静止)不动的花花,可却说花花又动过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小明是以 为参照物发现小狗花花运动了。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图2-10描绘了诗中描写的意境。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一高山为参照物,舟中人是 的;以小舟为参照物,舟中人是 的。

3.小明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中,以路旁的楼房为参照物,他是 的;以车身为参照物,他是

4.、如图2—11所示,空中加油机A正在对战机B进行空中加油。为了确保飞行安全,在加油是加油机A和战机B的飞行应“同步”。此时,加油机A相对于 是运动的,相对于 是静止的。

猜你喜欢

参照物花花小明
幸福不需要参照物
花花小包
花花历险记
花花历险记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做不到
做不到
参照物和我们的宇宙
“机械运动”典例解析
爱是爱的参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