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2017-10-21王爱秋张淑艳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5期
关键词:创设作业情境

王爱秋?张淑艳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感受到,培養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是一项多么重要的教学活动。自主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能力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一种自主的学习过程,学生在数学课中自己是探究知识的建构者。下面是我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所作的探讨。

一、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心理学认为只有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者的大脑才能处于适度的兴奋状态,而这种状态的出现,是掌握知识的最佳时机。可见,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能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等多种感官,确保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因此,我在上课时,努力实现教学的民主化,做到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引导他们富有个性地发展,给学生营造一种敢想、敢说、敢做的氛围,给学生提供一种允许他们说错、想错、写错的空间;并且大多时间我都站在学生中间,而不是站在高高的讲台上;另外,特别是讲故事,设置情景时,我们的面部表情一定要丰富,有哭,有笑,有喜,有悲,有调皮,有严肃,而不能像传统教师那样一味板着脸,冷酷无情似的;再就是我们的肢体语言也要丰富起来,动作一定要到位,这样才生动,逼真,引人入胜;有时需要唱歌我们就要唱,有时需要跳舞我们就要跳。这样就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学生会感到老师非常亲切,会很放松。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有效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发挥的“润滑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作为中学政治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宜的、能够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使教与学处在情与境的有机融合的状态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中,老师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一个故事、一段录像、一首歌、一个问题、一个小品等都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必要时也可以配备一些道具,以此渲染课堂气氛,唤起情感共鸣。

三、巧妙设疑——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疑”是激发思维的动力。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个精彩的提问,往往能在一开始便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探究的欲望。因此,老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也可以从教材出发,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巧妙地提出问题,或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产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进而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精心设计活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实效

新课程改革要求重视学生“发现”知识的过程,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而不是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把现成的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基于政治学科的特点,政治课探究教学可使学生的兴趣与真实的事例密切地相连,使抽象、枯燥的理论学习“任务”与生活化的“问题”相结合,这必然使学生在获得理论知识,发展了自己的能力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凸显了政治课的生动、鲜活、有趣、实用和教学的个性化特征。因此,政治教学中老师应精心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采用“调查”“探索”“讨论”“辨别”“创造”“表现”等多种方式去探究、体验、领悟與表达,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收获和提高,使他们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五、组织交流与合作——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这一活动贯穿在整个探究活动中,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团队精神。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

经过这样的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极大的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相互合作,共同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自主地探索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多地体验到互相帮助、互相启迪,共同分享的快乐,进而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式学习,能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生动和有趣。

六、设计开放作业——强化自主探究的实践性

作业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验,是巩固和强化自主探究学习的必要环节。传统的作业形式注重的是知识的考察,它忽视了学生能力、创造力的考察与培养。如何突破传统的形式,设计出开放的作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实践中有所收获呢?首先要尊重学生选择作业的要求,其次要开放作业的形式与内容。我在教学中,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作业,有时是让学生写一篇心得体会或小论文;有时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查找资料;有时是设计调查提纲或进行一次社会小调查;有时是让学生去采访老师或同学。这样的作业形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巩固了知识,而且,能在实践中获得教材中找不到的知识,锻炼了能力, 提高了能力。

综上所述,探究教学不同于启发式教学的本质在于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教学过程主要靠学生去完成,教师只给予必要的指导。美国华盛顿一所大学有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可见,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创设作业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快来写作业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