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学语文语用基础上“诗性”教学的特征

2017-10-21申悦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5期
关键词:诗性语言文字文本

申悦

“诗性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在一个轻松自在的课堂环境里交流思想,涤荡情感,使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获得自我生命的超越,摆脱被物质化的命运,构建一个纯净美好自由惬意的精神家园,在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间从容穿梭。因此了解诗性教学的特征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中学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诗性教学的内涵与目的

语文“诗性”教学,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包容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冰冷的主动与被动、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关系,而是心灵交融、充满爱与温情的关系。对学生而言,在诗性教学中,他们对知识的态度发生改变,不是简单地占有和获取,而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以自己的感受为基础去体会文本中生命力的跳动。诗性教学的目的就是将学生培养成非异化的生命,让学生从容、潇洒地去理解生命之内涵,从而彰显灵性,舒展思想,在自由中温暖生命,在“诗意”的世界中陶冶自我。

二、中学语文语用基础上“诗性”教学的特征

(一)注重语用与人文的联系

众所周知,语言是为表达服务的,这也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争辩的源头,为了调和人文性和工具性二者之间的矛盾,甚至出现了“双主题”的论点,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同等重要。在“诗性”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之间的关系理解为精神与物质的关系,灵魂和肉体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甚至阐释二者谁更重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运用与人文主题是密不可分的,教师不仅不能将二者分开,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促进二者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语用与思维的联系

在语文新课标中,强调阅读文本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投入自己的情感活动,由此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文本语言文字所承载的精神和意义。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发挥对学生阅读的指导作用和启发作用,不要给学生的阅读理解规定条条框框,不要预设固定的阅读模式和理解模式,避免模式化,应当让学生学会积极的沟通和合作,形成思维的碰撞,以此来解决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究其根本,语言文字运用强调学生利用自己的思维来品味和感受语言文字,以自己的阅读视野和理解为基础,积极拓展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从而提升学生文本阅读理解的质量。

(三)注重语用与精神的联系

1.理解文本的精神内涵

在我们评判一篇文章的时候,如果说这篇文章写得真好,则是对文章语言和内容的一种评价,如果说这篇文章写得真感人,则是对文章主旨、意义和精神的评价。一篇文章,其内容和意义是最先打动读者的两个方面。需要明確的是,对于一篇文章来说,首先是作者拥有一种意义,以意义为核心进行材料的选择和语言文字的组织与运用。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直接切入到语言文字的运用上,而是首先在文本阅读中让学生理解文章要“写什么”,理解文章内容表达出的意义和精神实质。

2.注重诗性动机的激发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应当尊重和珍视学生对语言文字独特的感受与理解,教师应当积极发挥引导和启发作用,但不能够将自己或某些参考书上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学生,要避免学生学习的模式化。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对文本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感知和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其学习动机,形成语言文字运用的内驱力。

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寻找文本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以此来激发动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極寻找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因素,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与自己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进而产生与作者相通的心里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够产生激发作用,才能够让学生更加注重文本,更加注重和享受语言文字的运用。

3.重视生动的生命历程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仅仅依靠简单的训练是不可能实现的,应更加注重语言所承载的意义,要让学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生动的生命历程。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告诉学生,语言与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致的,语言承载着生命的意义,语言的运用是对生命的表达,是对精神的释放。

(四)注重语用与品质的联系

1.语言文字运用与语言品质

语言品质的学习是语文教学中的首要问题,对中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多阅读经典文章,提升学生语言品质意识,让学生在众多经典的语言文字中对语言品质产生触动。

2.语言文字运用与思维品质

语言文字搭载在中华五千年优秀典籍中,思维品质指的就是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形成的健康正确的思维方式,以此来彰显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东方智慧。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也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自己正确的思维品质,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来看待生活问题,来认识生活本质,来感知生活和生命的魅力和意义。

3.语言文字运用与精神品质

人和动物最为本质的区别在于生命延续的意义不同,动物是为了生存而延续生命,人则是为了生活而延续生命。为了生活本身就是对生活中高尚的、道德的、真善美的精神品质的追求。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中培养自己的精神品质,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需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文字,习得语文言语素养,注重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听说读写的教学。关注语文独特的“诗性”特质,就是要将学生生命体验融入充满诗意的世界之中,品味、体验汉语的表现张力、意蕴空间、情意世界和诗意美感,获得情操的陶冶、人格品性的提升,在明确诗性教学特征的基础之上,不断探求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言语运用的教与学,以有效帮助学生领悟语文中的诗意的。

猜你喜欢

诗性语言文字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卷首语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诗性启蒙,最基础的艺术教育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