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2017-10-21马莹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5期
关键词:读书笔记自学课文

马莹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习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教师要切实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欣赏和品味,放手让学生完成自身的学习任务。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在语文教学方面进行了如下的尝试与探索。

一、做好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语文自学的基础

(一)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小学生必须培养阅读的兴趣,有了兴趣才有语文阅读的动力,而有了动力才能真正的提高阅读的能力。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手段和方式。

一是做好阅读准备工作,调动兴趣。在阅读开始前,如果教师能够增加些对课文背景或相关知识的趣味性讲解,那么就能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充满期待,在怀着兴趣的情况下,阅读的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比如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入手,联系课文的内容,引发对课文学习和积极性。

二是注重采用现代化设备,增加阅读趣味性。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要充分利用投影、视频播放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制作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听资料,图文并茂,声色具备,能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够加深对课文的记忆。有了兴趣,阅读学习过程就不会那么枯燥,不会成为一种负担阅读的过程会使学生兴致盎然,成为一种享受。

三是灵活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兴趣。在学生阅读时,可以组织一些情境表演,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的故事情节,一方面培养了其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另外,注重课件制作的趣味性也是使学生深入情境,引起思想共鸣的好方式。通过有吸引课件的播放,将学生引入课文情境中,使学生情绪受到感染,能够激发起阅读的兴趣。

(二)积极引导学生培养阅读的自主性

阅读自主性的培养是提高阅读水平的关键。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学生拥有自主意识,才能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开动学生脑筋,从而培养学生自辩、自治、自学的能力,激发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具体来说,引导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包括培养自主意识和传授自主阅读方法。

一是建立学生独立阅读的自信心,增强自主意识。二是注重教授閱读的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自主学习的方法有许多种,比如,老师可以调动学生全方位学习的积极性,要求在阅读中手、眼、口并用,在独立阅读中带着问题读课文,将有疑问的用笔划下来。

(三)改善阅读水平评价标准

传统教学对阅读评价偏向以课本知识为标准,往往偏重生字词及段落记忆以及课文熟练,很少鼓励学生创新性思维。所以,对于语文阅读能力的评价方式需要改革,要鼓励创新、鼓励想象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是自主学好语文的体现。在教学中,老师应当注重课堂与课外的结合,尤其是课堂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阵地,同时,要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知识的涉猎。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长时间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同时完善阅读水平评价标准。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的方法和技巧很多,作为老师,需要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开创新思维并享受阅读的乐趣。

二、善用启发式教学,是激活学生语文自学兴趣的条件

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就会将学习由一件苦恼的事转化成快乐的事。激活学生语文自学兴趣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巧设疑问,让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让学生自讲自練。真正形成“自学——自讲——讨论——点拨——总结——自练”的参与型自学模式;让学生相互评价,取长补短。低年级多采用朗诵美文、背诵课文、表演童话故事激发兴趣,用故事会、小文学家等为学生开辟文学乐园;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多采用辩论会、文学家大比拼的形式为学生开辟乐园。

三、养成各种良好自学习惯,是自学语文的保障

(一)培养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二)培养使用字典的习

在听说读写中,教给学生三种查字典的方法,使用字典的习惯。一记,在听说读写中,凡遇到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先记下来。二查,用三种查字法的任意一种查出自己需要理解的字词。三联,联系上下文看字、词出处的语言环境。四选,根据上下文选择字义词义,作出判断。五俗,用自己的话将字义词义通俗的表达出来。

(三)边读边做记号的习惯

(四)阅读后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写读书笔记,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同时,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积累语言材料,学习写作方法,锻炼作文能力,接受思想教育。

(五)勤于动笔的习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倾诉,及时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有意思的事情和事物写下来,坚持小练笔,坚持写日记,参加社会实践,办班级黑板报,编个人作文集等都是激发学生勤于动笔的好办法。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增强了参与意识,形成了良性循环。

(六)及时复习的习惯

孔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著名论断。它就深刻地阐述了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将知识长期保存在大脑里,而新知识识记过后,很快就会遗忘,因此,需要及时复习巩固。

综上所述,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高低是判断该生能否主动的、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的重要标志。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要全方位进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学生为主”的原则,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会思、善思,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至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手段和方法有很多,我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解放教学思想,努力地深入到学生中去,一定会有更大的发现,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真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读书笔记自学课文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四招”记好读书笔记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编者按:
编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