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新诗的诵读教学方式探索

2017-10-21汪思翔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5期
关键词:新诗情感语文

汪思翔

一、研究现状与研究趋势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习经验”,上海高级中学课本一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语文》第四单元“诗歌及其欣赏”主题的单元编写意图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借助不同的朗诵形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认识人类感情的丰富性”。新诗教学中的常规文本分析教学方式,会使得学生在感知、新诗鉴赏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方面的培养达不到预期教学目标。可见在新诗教学内容和教法上都亟待“重构”,明确“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以及“怎么教”(学生“怎么学”)。

在上海最新的高考改革中,社会实践的“多学时、多场所”活动要求表明校外实践经历也在逐步成为社会的重点关注对象。结合上海网络教学方面的硬件支持,校内课堂与社会实践和网络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有宽广的发展余地和实现前景。

《中学语文教学》刊物、教育专家郑桂华老师、余映潮老师与全国各地的语文教育专家都有研究提出支持“珍惜新诗教学机会,重视新诗课堂朗读,营造诗意课堂氛围”的观点。

二、实际意义与理论意义

在现实教学实践中,朗诵美感、内容中情感内涵的真实获得、价值认知认同过程还较为缺乏。除了课堂学习之外,语文教学在社会实践中的结合运用,多形式、感受式学生活动,可实际提高语文实际运用能力,辅助“两纲”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达成。

可将诵读作为主线贯穿各个学习环节,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直观感受及演绎文学情感的表达,进一步尝试原创作,体验属于语文的独特触动和学习成就,全面提升学生语文表达、赏析、创作等多方面能力,增强语文的乐趣。

三、理论依据

感知觉规律在教育规律中的应用可体现在:多种形式的直观教学手段,特别是视、听、说结合的直观活动教学手段,不但使课堂教学气氛更为活跃,而且促使学生的注意力稳定和集中,思维更加积极和敏锐,记忆的保持更为持久和深刻,想象更为丰富和活跃。可在新诗教学中充分运用心理学理论,增强新诗教学效果,加强正相关刺激。使语文学习过程顾盼生辉、文采飞扬。

通过对《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现实意义的分析,不难发现素质教育的实质是要摈弃“应试教育”,使教育回归到提高国民素质的正确轨道,培养符合我国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新人。本研究即以诵读充分调动提升学生的相关素质能力,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对于全面教育的要求。

四、新诗教学素材的选取

1.调查当下学生需求

调查一定数量的上海本地高一、高二学生后,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对现代诗歌不了解。学生对新诗的代表作者、代表作品等几乎不了解,即使是有所了解的学生,也只能大概讲出一至两句。对已学习过的新诗,形式和内容的遗忘率较高。

(2)对新诗是感兴趣的。学生对诗歌本身的音韵和特殊表现形式较为期待,甚至有接近一半的同学表达了期待创作的愿望,这无疑是新诗教学的动力。已学学生对新诗的期待和兴趣低于未学学生,说明目前的重文本分析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新诗的兴趣。

(3)支持新诗的诵读学习方式。这是对本研究的一个重大支持。还未参与学习的学生对诵读的期待值较高,已经学习过的学生也普遍反馈诵读比教师讲解要来得更有吸引力。这也反映出现存现在的语文教学缺乏对朗读的关注、必要的实践。

2.适合新诗教学的素材甄选

鉴于新诗的意象复杂性,建议学习素材仍以课本为主,补充的素材也以课本内容的作者其他作品为主,如《雪花的快乐》《我不知道風——》《我爱这土地》《致橡树》《大堰河——我的保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

五、新诗诵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1.在课堂教学前提出诵读预学要求,构建诵读意识

在正式進入新诗章节教学之前,结合网络信息充沛、了解信息渠道多样化的社会大环境,可先提出学生查阅诵读相关知识、自行诵读及理解的预学要求。为教学做好准备,为学生的新诗诵读学习做好强调提示。

2.在常规课堂教学中穿插名家或教师的示范诵读,构建诵读情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讲解课本内外新诗之余,可选名家诵读录音录像或教师示范诵读,带领学生从语音语调及节奏变化中体味诗歌内涵意境。同时指导学生认真做好各种标记,辅助提高朗诵技巧。以“解说、示范、对比、点评”等多方法,帮助学生激发新诗情感,由教师评价学生个体诵读技能的掌握,包括新诗情感体悟与诵读记号标注等。

3.在拓展课堂的教学中提供诵读契机,构建诵读氛围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师引导分析,学生不仅初步掌握新诗诵读的方法,也培养了感知新诗情感的能力。可在拓展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新诗接诵读契机,结合诵读会、诵读比赛、诵读情景剧等多样活动形式,反复示范并指导学生如何理解新诗情感并积极投入感情朗读,从而在诵读过程中读出诗外之意,体验诗歌的音韵美。

4.在社会实践中运用诵读技能表达新诗情感,构建诵读实践

突破常规教学场景,将新诗诵读融入校外实践活动。选取合适的爱国主义新诗篇目,结合爱国主义社会实践活动(如清明烈士陵园祭扫等),运用新诗诵读技能表达新诗中的爱国情感,感受诵读在实践中的运用,由学习小组交叉评价诵读技能的运用,包括感情的准确表达与合作等。

5.在校内外网络中鼓励尝试及互动,构建诵读平台

创设网络交流平台,建立新诗诵读主题博客,在网络平台中倡议“诵读大比拼”等诵读互动评比活动,鼓励学生将课堂内、外自创的新诗作品展示分享。例如自配节奏和重音标记的诗集、诵读主题博客、新诗诵读会等,为学生的诵读提供自产、自评、自导的真正全方位能力锻炼平台,把鉴赏能力从名家作品延伸至自我作品,增强语文学习兴趣,由校内学生自由评价新诗诵读技能使用与对新诗的体悟等。

猜你喜欢

新诗情感语文
张应弛
《2021年中国新诗日历》征稿
情感
中国新诗(1917—1949)接受史研究
台上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中国新诗向何处去?”(问题讨论特别启事)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