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7-10-21彭燕玉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5期
关键词:土壤科学实验

彭燕玉

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没有问题学生将无法开展探究活动,可见一个问题的提出至关重要,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下面就谈谈自己平时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巧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敢问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会看到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举手提问的现象越来越少,有些同学们心里有一些问题,没有提出来勇气,究其原因是平时没有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怕说错让同学嘲笑不敢问。

学生的提问需要老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作为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能积极提出问题的学生。陈某是三年级的学生,平时胆小很少举手发言和提问,有一次在我的鼓励下第一次举起小手提问题,我就对他竖个大拇指,做一个OK的手势,表扬他的积极,称赞他的勇气,激发他再次提问的热情。从那次后每次上科学课都能看见他积极举手发言的小手。而班里的同学见到此状,也纷纷的举起小手来了,虽然有些同学提出的问题有时不得要领,这就需要老师适当地进行引导,不让他们有提不好问题而感到难堪的感觉。我同样表扬鼓励了每一个积极举手提问题的同学,后来,学生敢于提的问题就越来越多了,在教学《了解土壤》一课,课前让学生说说对于土壤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就提出了许多问题“土壤里有些什么?”“土壤有哪几种?”“土壤的含水量?”“土壤有哪几种颜色?”“不同的土壤有什么不一样?”“用什么土壤烧砖?”“哪种土壤植物长得好?”等,有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生敢于举手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了。

二、巧布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欲望,在平时科学教学中可以把学习内容的转化為问题情境,巧妙地布障设疑, 有意造成新旧知识间的冲突或实验现象的不同,使学生心里有一种悬而未决又急着想解决愿望,在自然状态下产生问题,亲历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

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简单电路》这课, 他先提供给学生相同的实验材料,放手让学生动手研究连接简单电路,试着让小灯泡亮起了,并简单地画下连接图。起初学生们以为这很简单,信心百倍的动手试了起来,可只有两个小组的小灯泡亮起来了,其它小组的小灯泡不亮。不能亮的小组同学就举手,我们组亮不起来,应该是电池没电了?还是灯泡坏了?或者是没连接好……一串的问题从他们的嘴里蹦出来,只见老师把他们的材料互换了一下,结果还是一样。学生的疑团未解,非常想知道其中的原因。此时,再让同学们把自己所画的连接图进行对比,为什么材料一样,不同的连接方法效果就不一样?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同学们脑海里充满了疑惑,非常的想弄个究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探究欲望,孩子的思维被调动了起来,真是波澜起伏,意犹未尽,课堂上充满了积极探究的氛围。该教师巧妙的布疑设障,为孩子创造了丰富的问题情景,在实验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问题能力及探究能力得到培养。

三、巧创实验环节 ,让学生乐问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学生是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能否提出问题,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诱思质疑之境,只有在良好的问题情景中,学生才有可能在思维中提问,在提问中思维。小学科学课中有较多实验,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巧设实验环节,激发学生乐于提出问题。

如教学《摆》时,当学生知道如何制作一个简易的摆后,老师提供给学生材料:细绳长短不一的,夹子大小不同,让学生制作一个简易的摆,并数一数自己小组里制作的摆20秒内能摆多少次,数据汇总后引导学生观察,学生发现每个小组相同时间20秒内摆的次数不同,学生便产生了疑问“我们做的摆有什么不同?”“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是否与摆长有关?”“与摆长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与夹子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与摆角的大小有关吗?”一连串的问题在学生的脑海里沸腾,正因为有了老师用心准备,巧设实验环节,让学生在实验时产生不同现象,让学生有问题可问。像这样让学生在实验情境中,自然的引发问题,学生既学得积极主动并乐于提出问题,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探究问题的欲望。

四、巧用生活现象,让学生善问

科学来源于生活,学科学必须要学学生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将问题创设在学生熟悉现实情境中, 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提问题的欲望, 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教学《纸》这课,根据三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在初步感知纸的不同时,出示一些常见纸做的小物品:台历、平安果、圣诞节的卡片……由此來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见过哪些纸做的物品,平时生活中用到了哪些纸,找找自己书包里的纸制品,视频播放生活中常见的纸制作的物品,纸扇、纸灯笼、面巾纸、国画用的宣纸、做袋子用的牛皮纸……再现丰富的生活纸制品场景,然后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些你想提什么问题?”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提了很多问题:“纸有多少种?”“它们都是用什么纸做的?”“为什么要用不同的纸来做这些物品?”“不同的纸有哪些不同?”“不同的纸结实度如何?”等,这样通过巧用学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发现身边的问题,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受生活中的科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提问题的热情。

总之,一位好的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提问的勇气,并多渠道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提问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问题可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正是我们新课标所提倡导的。

猜你喜欢

土壤科学实验
土壤
改造土壤小能手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土壤的平行宇宙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最酷的太空实验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