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课堂三部曲

2017-10-21梁婉莹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5期
关键词:预设教材教学方法

梁婉莹

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打造高效课堂,已成为每个教学工作者努力追求的主旋律。要打造属于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充满活力,教师应做到以下三点:课前预设、有效生成、课后反思,即高效课堂三部曲。

一、课前预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古人云:凡事预立,不预则废。一节成功的数学课离不开课前充分的准备。如何做到有效备课?关键在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练习。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载体,教师在备课时要明确编者的意图,明确所授内容在本册、本章节的地位与作用,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深刻理解所授内容的三维目标、重点及难点。并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目标。同时,教师要灵活处理教材,敢于质疑、变通和创新教材,让教材更好地成为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的工具。教师只有读懂、读透教材,在教学中才能驾轻就熟。

有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盛装知识的容器,把学习当成灌输。教师应努力使课堂成为唤醒学生活力的舞台。因此,在备课时,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了解学生喜欢的授课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情感因素、个性差异等。分析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预设学生对学习的困难,思考如何突破难点,采用什么教学方式使学生易于接受。总之,备学生就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做到因材施教。

教与学是双向活动,教师如何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财富,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有效地学习,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备教法是有效备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对教学过程中使用何种教学方法实现预定目标的预测和设计。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接受能力等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有遵循教学方法的科学规范,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在有效备课过程中,除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还应备练习。“备练习”往往不被教师重视,在习题的设计和使用上,很多教师都是原封不动地选用教材及配套作业上的习题,或者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教学而不做任何调整或修改。这样盲目地选用习题,使练习题难以发挥最大的教学价值,最终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在备练习时,应考虑设计的练习是否与教学内容相符,是否能为教学目标服务。练习的数量、形式、难度、编排顺序是否适合学生的特点。练习的设计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有层次,有拓展。教师只有精心地备好练习,才能让练习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将课前预设有效地生成,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障

课堂就像一个舞台,“课前预设”是一个剧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角”。能否把“剧本”的内容在“舞台”上成功地演绎出来,还需要看“导演”的本领。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即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能力以及应变能力,才能达成预设,促其生成。语言表达能力也就是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表达,是教学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就如讲一个故事,如果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去讲述,故事就会显得娓娓动听,让听众觉得是一种享受。而用平淡的语言去讲述,可能无法唤起听众的兴趣,两者收到效果就截然不同。数学课本来就具有抽象性,如果课堂教学只是机械地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学生学起来就会觉得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学生必须具备很强的意志力才能做到认真听讲。相反,如果教师能使用形象直观、丰富多彩的语言进行教学,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将会增加课堂教学的魅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到课堂上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组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教师通过管理课堂秩序,集中学生注意力,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学生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一种行为方式。它是课堂教学的“支点”,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组织教学,管理好课堂秩序,保证学生学习精力的有效投入,才能让预设得到升华,让教学活动充满生气和活力。然而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师按照预设好的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他们是有思想、有感情的鲜活的个体,他们在课堂上随时会有所发现、有所联想,也可能产生困惑、偏解等。课堂是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课堂上难免会发生一些教师意料之外的情况致使教师的计划受到冲击,要保障教学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教学效果不受影响,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也就是教育机智。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能避免刻板及公式化,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和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应对方法,让课堂教学质量更高。

三、课后反思,是高效課堂的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超越自我的阶梯,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动力。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抽出时间回顾、梳理及剖析自己的教学亮点及不足之处,如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创设的教学情境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得当,课堂节奏控制是否游刃有余,课堂气氛是否活跃,预定的目标是否圆满完成,教学效果是否明显等。通过记录、分析总结,使自己的教学优点得以升华,缺点和不足得到修正。“思之則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教师只有敢于剖析自己,勇于突破自己,才能让自己向更高的台阶迈进,才能让教学活动不留遗憾。

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学工作者追求的主旋律,实践表明只有充分弹好“课前预设、有效生成、课后反思”,这三部曲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预设教材教学方法
教材精读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浅析预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