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语文活动课的一些思考
2017-10-21权静
权静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汉语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母语,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建立以语文必修课为主,语文活动课为辅的教学体系。
一、实施语文活动课的前提
1.主题要鲜明:最好以教材的单元主题为依据,既便于开展活动,又不至于课堂随心所欲、天马行空,成为无源之水。
2.内容要有趣味性:如果学生对活动没有情感和欲望,就没有参与热情。有了兴趣,还要认真观察及时指导,使学生由暂时兴趣变为持久的兴趣,由一时兴奋变为理智参与的兴趣。
我在组织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感受大自然》活动课时,设计了“背一背”“赛一赛”“说一说”“写一写”四个环节。“说一说”环节,我将不同的树枝、树叶、花等实物带进课堂,让学生先看、闻、摸、想,然后再说。学生兴味盎然,说出了对实物比较真切的感受和认识。“写一写”环节,学生因为有了前面的语言积累、亲身观察和体验,自然水到渠成。
3.内容要有内在价值:要引导学生具有持久的、目的明确的、理智参与的兴趣,活动内容必须具有内在价值。
我在组织《小小辩论会》活动课中,就非常注重内容的内在价值。辩论会组织不好,对于小学生而言,很容易演变为吵架会。因此,我先拟定了主题“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避免学生背离主题;其次,我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诚信的名言、生活中讲诚信与不讲诚信的事例,这样又避免了学生无话可说;再次,我对辩论的语速、语调、表达、倾听等方面做了具体要求。如此一来,辩论开展的紧张而有序。
4.内容要突出“新”字:一项活动如果不能把学生的思想引向一个新境界,无论学生多么愉快,也没有多大价值。
我在组织《我与动物交朋友》活动课中,通过猜谜、模仿动物叫声、动作趣味竞猜、动物知识我知道(学生课前搜集动物给人类“衣”“食”“医疗保健”“科学研究”“交通运输”等方面做的贡献)等环节,将学生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学生重新认识动物,和动物交朋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内容要有连续性:要达到目的,必须使活动内容有发展的可能性。我在组织《“学会珍惜”公益广告设计大赛》活动课时,课堂中公益广告画没有设计好、或者设计质量不高的学生,我要求他们课后继续设计,并予以辅导跟进。随后,班上办了个公益广告画宣传栏。这样活动有始有终,才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实施语文活动课的关键
这个关键就在于一个“动”字,应将“动”字贯穿于语文活动课的全过程,从而推进学生个体主动、和谐、全面地发展。
1.选好活动内容是前提,使学生“可以动”起来
一次,我讓学生调查校园里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写一篇小调查。大部分学生对“随地吐痰”“随口脏话”“划三八线”等不文明现象作出了如实的描述。这节课让学生明白,调查报告并非多么神秘,同时也发现、自省了身上的不足。再如六年级的学生,临近小学毕业,很多同学都互写留言。面对这种现象,很多老师都会采取制止手段,觉得影响复习。我把它当做契机,上《毕业赠言》活动课,让学生收集和撰写励志话语。结果,这节课学生热情空前高涨,交流异常活跃。
2.指导活动过程是关键,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整个过程都要让学生参与,使学生感到这是自己的“活动”,从而真正动起来。
首先,教师可就活动的设计和内容征求学生的意见。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内容搜集,学具制作,活动场景的布置等准备工作均可让学生参与,教师的任务则是做好适时地指导。接着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一展身手了。如活动课《手抄报大赛》,我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结果让我异常惊喜,很多学生的作品布局合理、图画精美、主题深刻,实在令人赞叹不已。总结也要让学生参与,可以先让小组讨论总结,再全班交流,最后由老师归纳升华。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让学生“全员动”起来,一定要避免“优生表演”的场面,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人人都能“动”的机会。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惊喜地发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浓了,知识面广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合作、交流意识增强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实践,给语文课插上活动的翅膀,让孩子们在广阔的语文天地里自由、快乐地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