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当遵循的几条原则

2017-10-21付强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创造性地课本上绳子

付强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经常不假思索地按照课本上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这往往会造成教师教课无趣、学生不喜欢听课的后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材所选择的学习素材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应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要学习内容的数学理解。”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能够使学生学习数学更加的有兴趣,同时也能使自己向专家型教师迈向前进的一步。

那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当遵循哪些原则呢?

一、贴近生活原则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不可少的就是增加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内容。教材上所呈现的内容毕竟有限,多数学生能够通过预习可以轻松的学到,这样会减少学生听课的兴趣。而教材的有限内容也不易于学生扩展知识面。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生活内容既熟悉又陌生,在教材里加入平时学生周围生活的内容,能够促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爱护家园,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例如,笔者在进行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里第一单元第一课《快乐的家园》时,给学生补充了学生周围生活中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1-10各数的符号表示方法。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课本上的情景,知道了一座山、一筐萝卜、一条船、两只小鸟……然后笔者问学生“我们的家园里都有哪些数字呀?”然后再给学生们展示图片,让学生寻找存在于我们家园里的数字。

当图片展示出来,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们都积极地回答问题“一片蓝天,一条河,一片草地……”有的同学还兴高采烈地说“我家就在远处那片楼房里”、“我来过这”、“我知道这是彩虹桥”……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教学内容从学生熟悉的周围环境、生活入手更能够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正像陶行知先生所說“生活即教育”,同样创造性地使用数学教材必须与现实生活相紧密联系。

二、与学生共同创造原则

教材使用的时候不单单是教师使用,是和学生一起使用的。近些年来强调的生成性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情境一起构建生成的教学活动的过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可以根据教学情境、教师、学生一起构建完成的。

笔者在教授学生北师大一年级上册《数学》中《下课啦》一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会比较高矮、长短。当我提问到“比较一根绳子的长短的时候?”,同学们有的回答“拉直后用尺子量”,有的说“一段对其拉直就知道哪一根绳子长了”还有的则回答“两根绳子同时绕柱子,绕的线圈多的就长”,然后我让学生分别上讲台来给大家演示,演示完后还有个学生回答“可以中间对其测量绳子的长短。”这时我并没有直接判断他对错,而是让学生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如何中间对其测量绳子的长短。

只见他拿着两根绳子把两根绳子的中间(其实是绳子的中点)对其,一根长绳子的两端都比短绳子的两端长,给大家展示了一下,然后我问学生们“这样能不能比较出来哪根绳子长哪根绳子段?”“能!”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我随即表扬了这位学生独特的想法,同学们也一起跟着掌声鼓励。我把他的方法用画图的方式在黑板上面给学生们展示,并鼓励学生们多想方法解决问题。

这种课堂上不可预测的现象有时候在我们教学工作中经常出现,教师大可不必惊慌,反而更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答案,教师们遇到这种问题可以有效的采取引导的方法,这正是把课堂的主动性交给学生的良好体现。学生最终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三、以教材为基础原则

在创造性地使用数学教材的同时,并不是说脱离了教材,而以教材为基础进行创造性地使用。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深入的钻研,理解、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教材给予教师发挥的空间非常大,每章节均以“情景+问题串”的形式出现,给教师和学生创造了一定的情景,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灵活的创造使用。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本上80页(图1-1)“练一练”有一道“登山”题,先让学生填好得数,然后观察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最后学生明白了“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得数不变的”道理,这就为我们以后学习加法交换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问题看起来虽小,但是如果我们深入的挖掘,就会得出更深层次的答案。

四、以新课标为标准原则

新课标给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同时也给予了标准,教师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时,应该经常与新课标制定的标准对照一下,是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灵活地运用教材,必须要根据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使用,既要尊重教材,也应该不限于教材,最终要与新课标所定的标准为最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才能让教材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吸取更多、更深入浅出、更精华的知识。

总之,教师使用教材可以依据现实生活与学生共同参与,根据课本的内容,主动地去对教材、新课标进行深入的理解,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能够扎实的掌握知识,感受数学的内涵,体会数学之美。

猜你喜欢

创造性地课本上绳子
寻宝藏
借课本
绳子
创造性地使用小学英语新教材的艺术
取绳子
用树叶说故事
Children and media
算盘是个“小气鬼”
芝麻开门
课本上的涂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