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有效备课

2017-10-21丁亚波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新课程教材设计

丁亚波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花在抠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新课程改革环境下,语文教师的备课不能旧守传统的备课模式,也不再是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我们永远是用昨天的知识,面对今天的学生,培养明天的人才。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历史赋予教师的任务呢?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这两个字:备课。如何做到有效备课,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仔细研读教材,多角度解读并超越教材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站在新课程标准的高度上去解读教材、把握教材,对教材作出深层次的思考,并要及时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做到对教材的超越。

记得我的教坛启蒙老师经常在教材辅导中告诫我们:备课前,先不要看教参,静下心来,认真地读三遍课文,像教学生读书一样,划词语、划句子、作批注,整体感悟,读出自己的感受,以至于熟能成诵,这是个最基本的道理。正如教育名家于永正老师说:“文本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备课少了朗读,就少了语言品味,少了独特体验,少了情感熏陶,又怎么去感染学生呢?

二、用心走近学生,备课体现以生为本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说:“我不会教书,是学生教会我教书。”从魏书生这些平常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参与备课是多么的重要。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充分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同,备课时设计适当的问题提问适当的学生,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和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有的学生连生字都还没能掌握,我就上课时只让他回答一些最简单的问题,以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在备课时,我们与学生应“平等对话”,不应“唯我独尊”,应根据学生的合理意见,改进教学方法,使之更切合学生的需要。

三、适时引入资料,激发多层次思考

利用课外资料对文本进行适当的拓展,能让课堂因丰富的资料而呈现立体化。面对资料,我们总在想一定要把这些东西挤进去,至于用得效果怎样,不管。备课的老师则在心底盘算,我这段资料究竟放在何处才能实现最大价值?

备课不一定非要用,它是在需要时,随机做一些必要的补充,从而推动孩子的认识向深处挺进。因为“备”,显得信手拈来,课也因随处生景而豐满与灵气,富有弹性。

四、创设情境预设,促使精彩生成

备课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预先设计,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设计的再创造。语文课堂教学注重生成性已成为教师的共识。新课程强调动态生成并不否认预设。这种预设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明确努力实现三维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大体过程,并虚拟地进入头脑中的“课堂”。

有位老教师教鲁迅的小说《药》,巧用三个标点符号设计流程: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大大的“药”字,在右下方填上一个小小的句号,说“这是一个关于药的故事”,同学们陷入沉思,纷纷沉浸入对故事的回忆中;当大家带着沉重的心情又重温了一遍故事情节以后,老师又在“药”的后面加了一个问号,让学生去提出疑问。学生纷纷献疑:“华老栓怎么这样愚昧?”“革命者的鲜血成了愚昧者给儿子治病的药,这里有没有内在的联系?”一个个问题正是打开作品内文的钥匙,同学们的认真思考和热烈讨论,就把课文教学一步步引向作品的深处。课堂进行到尾声,老师又在“药”后面写上一个感叹号,学生顿时热情高涨,纷纷举手慷慨激昂:“这是辛亥革命的悲剧!”“我们要思考悲剧何以会发生!”“拯救黑暗的中国需要一副真正的良药!”“拯救民族首先要拯救国民的灵魂!”这堂课,老师的设计何等的自然精巧,而产生的教学效果又是何等的强烈!语文老师呀,绝不能做一个文字的搬运工,而要坚决做一个文字的建筑师,只有这样,你才能把学生真正带进文字的王国,去接受美丽的熏陶。

五、积极探索反思,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课后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所产生的有效性进行反馈性的小结。著名教育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即“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

通过反思,一方面可以聚沙成塔,积细流成江河,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另一方面可以把教学对象在认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变成信息,暂时贮存,便于今后教学时借鉴使用,做到有的放矢。我们应该把课堂当成自己的舞台,把业务的成长作为自己人生成长的足迹,并以教学设计的形式记载下来。

六、加强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效率

集体备课=集体智慧 + 个人风格。集体备课的过程其实就是交换思想的过程,也是思想碰撞形成共识的过程。每个教师在集体备课时,都有机会出示自己搜集到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典型案例、课堂设计、课件和教辅资料等,并都可以表明自己对这些资源的理解,再加上各自的经验念,备课组成员可以共同分享资源与个人研究成果。通过针对课标、教材、学情的分析和广泛的交流讨论,互通有无,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然后形成一个较为科学完备的教案。不仅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而且,在不断积累和丰富教学资源的过程中丰富了各自的教学思想。

语文课堂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摇篮,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舞台,是锻炼学生生存本领的阵地。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效率,更好地教书育人,就必须深入研究课堂教学艺术。如何做好这个神圣空间的守望者、引领者,当好这人生课堂的首席,我觉得教师必须充分有效地做好每一节课前的教学准备,扎扎实实备好每节课,通过实践的探索创新,达到理想的教学艺术“彼岸”。

猜你喜欢

新课程教材设计
教材精读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BUBA台灯设计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有种设计叫而专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