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数学情境应用
2017-10-21甘咏梅
甘咏梅
作为一名新教师,从学生过渡到教师,我的感触很深,无论学生还是教师,我们都对学习产生了:“它是你生活中的一种负担的这种想法。”觉得学习是索然无味的、枯燥的。所以我想让我的学生挣脱我的这种想法,觉得学习是有趣的、快乐的……不让学生、家长、老师头疼,让学生去自主学习……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羁绊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往往在教学中注重教学结果,而忽视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学生的情感体验。长此以往,学生便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产生了厌学的情绪,把学习看成了一种负担,极大地影响了学习效果。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呢?
一、创设游戏情境,让孩子快乐学习
学生喜欢做游戏,这也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量的实践证明,科学的采用游戏教学将大有益处。笔者经常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做游戏这一教学手段,且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小猫钓鱼》时,授课前设计“小猫钓鱼”这一视频来导入所学知识:小猫去钓鱼了,回家的时候,猫爸爸钓了几条鱼?用数字“3”表示,猫妈妈钓了几条鱼?用数字“2”表示,猫姐姐钓了几条鱼?用数字“1”表示。猫弟弟钓了几条鱼?用什么表示呢?一条鱼也没有钓到,就用数字“0”表示。既复习了上节课有关“3,2,1”的知识,又引发了学生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一举两得。如在数学的计算教学中,加,减运算时一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它必须反复练,而反复练又显得单调枯燥,于是可在练习中采用“数小棒”、“涂一涂”、“夺红旗”、“摘苹果”、“分一分”等方法进行。这些游戏是学生最乐于做的,通过这些游戏不仅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而且更使学生产生竞争感,培养学生力争上游的精神。如教學“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100以内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时,当学生探究了计算方法后,我设计了“堆积木”,“摆小棒”,“动手操作计数器”各个小组做好准备。随着“开始”一声口令,各小组展开丰富的讨论与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懂得了合作与竞争,各小组展开丰富的讨论与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懂得了合作与竞争。各小组认真计算填写一道式子,进行小组反馈小结。搭积木的游戏,学生非常感兴趣,活动效果好。这个游戏给学生提供了熟练计算的机会,也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创设生活情境,让孩子走进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数学教学要善于把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观察、体验、思考,从而理解数学的价值,掌握数学知识。创设贴切学生生活的情境,使学生在参与学习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好地理解数学。
例如教学《跳绳》一课中教材安排了“体育课中的教学”模拟现实课堂中的跳绳。其中教师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知道跳绳有什么好处吗?跳绳是一种运动的方式,玩法是一个或多个人同时跳一条绳,让绳子在他们的脚下和头顶经过。至少要一个人转动绳子并跳绳,或三个人以上一起跳绳,由其中两个人转动绳子,这种跳绳方式难得多。在跳绳的游戏中,参与则会一直跳下去直到疲累或出错为止。有人会独自跳绳来做运动,也有人会一边跳绳一边做出不同的花式跳绳,而已知的花式跳绳至少有100种以上。这时候,老师请几位小朋友上来跳一跳。听到这里,学生的兴趣马上就点燃了,跳绳的花样也挺多的,我为他们能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自豪。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联系了生活实际,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创造空间。
三、创设故事情境,给孩子想象的空间
童话故事是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最爱,把数学问题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描绘出来,能够给数学问题赋予情节,甚至是赋予生命,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需要。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特征,笔者常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一个个小故事,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活动情境,促进孩子思维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地信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教学中,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使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这有利于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促进学生从动作思维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渡也是十分有利的。
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我们再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机会,适时适当地创设情境就一定会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始终在积极快乐的气氛中感受数学的奇妙,进而掌握好知识。创设合理、科学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