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语文中段学生的有效阅读

2017-10-21瞿成菊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9期

瞿成菊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它既是学生实现自身精神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各种能力得到发展的基础。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中发现,中年级孩子阅读方面普遍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阅读兴趣被其他兴趣所替代

生活在现代的孩子并不一定自然而然地爱上书籍。现代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电子产品比书籍更容易吸引孩子,让孩子难以与书结缘,难以爱上读书。

二、阅读方法缺少正确指导

现在孩子的家庭条件普遍比以前好,家长也有意识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但是多数家长注重孩子的分数,而忽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和培养,让孩子没能广泛阅读。

三、阅读后缺少语言积累

中年级许多孩子在阅读到精彩的地方时不做批注,在阅读完整本书后没有及时做读书笔记,所以无论是在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的时候,都显得有些词不达意。

四、阅读习惯养成不够

中年级的孩子几乎没有养成按计划来阅读的习惯。有的即使制定了学习计划,有时缺少督促和激励,阅读也没有持续性,特别是在看完整的一本书的时候较难做到。

实际教学中,在小学语文中段有效阅读方面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书籍成为孩子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激起孩子读书的热情和积极性。

一般在开学第一周,可以精心准备孩子们普遍喜欢的课外书,用三分钟的时间读一段课外书的精彩描写。学生在这一周的课前三分钟的读书交流中,慢慢地觉得读书比回家瞎玩、看电视或者玩游戏有趣得多了。接下来,在第二周可以开始鼓励学生毛遂自荐,请愿意主动交流的学生上台为大家交流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中的片段描写。为了让学生的阅读兴趣持续保持,可以采取这些措施:创造条件让学生有书读。每个月到学校图书室借课外书,让学生随时有书读;同学之间漂书。在本班之间开展漂书活动,学生把自己的课外书带到学校与同学分享;每周每位学生交一份课外阅读卡。

充分利用班级的“成长记录”栏,用贴星星的方式及时鼓励喜爱读书的孩子。一个月末,买书籍奖励班上的阅读之星;利用每个星期五的午自习与学生一起阅读,营造良好读书氛围。

第二,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让良好的阅读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着重加强精读和默读等阅读方法的指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第二学段词语和句子的学习目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借助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比如,在教学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的《爬山虎的脚》这篇精读课文时,开课前,可以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爬山虎。教学时就以学生的观察所得来开课,学生在交流预习情况时,就用上了课文中的许多词句,接着顺势利导,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学生在品读阶段,理解“均匀、重叠、空隙”和“叶尖一顺儿朝下,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就不那么困难了。学生是现实生活的“在场者”,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教师更多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语境或者教学生多做生活的有心人。

进入中年级,有的学生在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时,还没有完全学会默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規定第二学段默读目标是:“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实际教学中,可以先让还不会默读的学生小声轻读,但是要慢慢加速,做到不出声。比如,在教学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的略读课文《幸福是什么》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同时手里拿着笔勾画出与问题相关的信息(文中主要情节的关键词句)。通过此种方法的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默读速度就快得多了。

第三,加强阅读积累,让丰富的积累为语言的实践插上翅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课程性质作了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比如,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都是童话故事。在教学这单元的童话故事时,可以让学生把整个单元的四篇童话合起来学习,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卡。

课外阅读中,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童话故事、历史故事、少年文学、科普读物等;还可以阅读课文中涉及到的作者的系列作品。一般每两周写一次完整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包括如下内容:记下文章的出处、题目和作者;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将文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摘录下来,还可以摘录好词佳句,以备自己写作文的时候用;将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尤其鼓励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感受。

第四,培养阅读习惯,让良好的阅读习惯伴随孩子的一生。

从现在培养,天长日久,读书就会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成为孩子的一种需要。

(一)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要求孩子在阅读书籍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如,遇到不懂的字词可以通过查字词典或者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可以和同学交流,最后可以请教老师或者家长。

(二)倡导开展亲子阅读

倡导家长每天用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家长还要根据阅读计划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客观评价。

总之,通过较长时间仔细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联系教学实际,切实让学生展开阅读实践活动,有效避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靠广泛地阅读“读”出来的。小学语文中段的教师一定要腾出时间让学生痛痛快快地读,切实提高阅读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