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漫画为载体的日本文化传播方式分析
2017-10-21暴青青岑静雯黄梦青石依宁于水
暴青青 岑静雯 黄梦青 石依宁 于水
摘 要:本文通过对日本“三大民工漫”在大学生群体影响力状况的了解,然后总结中日动漫所带来的不同影响,进一步分析中日动漫文化传播方式的特点与区别。之后着手分析日本动漫风靡于大学生的原因,并从为何对大学生产生如此影响与对日本产生怎样的积极作用两个方面分析日本文化传播的成功之处。对比中国动漫的不足,最终发掘出对中国现有动漫产业及对外文化输出具有借鉴意义的建议。
关键词: 漫画;日本;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5-0160-02
目前日本动漫产业的成就在全世界是首屈一指的,我国的动漫产业也到了高速发展的阶段,甚至动漫的制作量已跃为世界榜首,但在国际上的动漫影响力还是与日本相距甚远,甚至在我国国内,我国动漫的受欢迎程度远也比不上日本动漫,并且日本动漫对中国青少年价值观渗透的现象,也引人深思日本动漫中为何能产生如此深刻影响。为了能够使我国动漫有进一步的发展,我们必须对日本动漫兴盛的原因进行探究,并从中得到启示,以使我国动漫产业愈发强大,提高跨文化输出能力。
一、日本动漫传播本国文化的方式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
日本动漫,是日本动画(Anime)和日本漫画(Manga)的合称,日本动漫凭着剧情的创新和趣味性在全球占有着重要地位,是动漫文化的领军人。针对日本动漫的高人气现象,我们以大学生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
“民工漫”,网络用语,又称“MG漫”、”民工番“。该词原本是中性词,无贬义,意为“连毫无闲暇时间的民工一族都耳熟能详的动漫”。广义上指代热门长篇、在世界范围内有很高知名度的日本动漫作品。主要有《死神》、《海贼王》、《火影忍者》。
首先来分析一下在各大排行榜上都稳居第一的热血动漫《海贼王》。《ONE PIECE》(航海王)简称“OP”,是日本漫画家尾田荣一郎作画的少年漫画作品。在《周刊少年Jump》1997年34号开始连载。描写了拥有橡皮身体戴草帽的青年路飞,以成为“海贼王”为目标和同伴在大海展开冒险的故事。仅仅是这几句简单的话就能介绍完的动漫,却以日本本土累计发行了3亿2086万6000本,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认证为“世界上发行量最高的单一作者创作的系列漫画”,并且经久不衰,其动漫形象不仅深入人心,随之还有cosplay的形象,动漫周边衍生产品,显然已经不再是单单一部热血的少年漫,更是一个产业链,是众多人的生计所在。正是因为它有着这样的背景才使得它成为文化传播的强有力载体。其中到底包含了怎样的日本文化与价值观呢?最显而易见,也最容易被人所忽视的就是日语了。日本声优的出色,是众所周知的,他们通过改变自己的声调,声色来演绎一个又一个的动漫角色,《海贼王》也是如此,通过声优们栩栩如生的对话和强有力的语气,使受众仿佛置身其中,赋予了日语一种魔力,吸引着受众去模仿,学习日语。在这方面也有许多学着做出了研究,例如颜潇的《浅谈日本动漫文化对日语学习的影响》学术报告,其中也指出充斥着日本意识与文化的日本动漫对日语学习者的影响毋庸置疑,它增加了学习者对日本文化的体验,提高了学习日语的兴趣,产生了一些“正效应”。
当然除了日语,《海贼王》中也渗透了其他的日本元素,例如:樱花和富士山这种象征日本的符号频繁出现;索隆自幼修行的地方人们都穿着木屐;日本剑道场中穿着和服的武士等等。这些都能被聪明的日本所利用来进行文化传播。,故事中几位追寻着自 己梦想的年轻人,以船长路飞为首,虽然每个人个性鲜明, 但都可以看到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含蓄温情、崇尚自然、温文尔雅的一面。价值观的影响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如果说《海贼王》中充斥着日本文化与价值观的话,那么《死神》《火影忍者》这两部以日本为舞台的热血动漫就是由日本文化所组成的了。
《BLEACH》(原意“漂白”,片假名:ブリーチ)是久保带人创作,2001年开始连载于集英社旗下《周刊少年JUMP》上的漫畫。亦改编有同名动画及轻小说。至日文单行本第71卷发售时,累计发行量突破8600万册。在《死神》中,除去日式的建筑,日本高中生的学校生活和日本普通家庭的生活,最突出的就数人物的服装了。那些死神的番队的队长们总是穿着和服外面披着白色的羽织,而和服和羽织都是日本的传统服饰,和服我们已经相当熟悉,令人眼前一亮是平时不怎么了解的羽织。羽织前身的部分是完全无法闭合的构造,前面用纽系结也是其特征。这个纽有的与羽织的布料缝合在一起,但通常使用称作“乳”的小环状布条或者金属,专用的成组的纽(羽织纽)穿着使用。穿着的方法有古老的直接系结法,但现在多用S字形的金属介入其中固定。这个纽可以根据时间、场所、场合以及流行而替换。由于其中羽织的华丽和精美,吸引了许多《死神》各国的追随们竞相模仿,日本的服饰文化就这样名扬海外。说了服装的话题,又不得不说与这身帅气的和服相搭配的“斩魄刀”了,斩魄刀是动漫作品《死神》中死神所使用的佩刀。其形状和能力,是以死神自身的灵魂为原型筑成的。死神通过知晓赋予自己的斩魄刀的名字,通过与之进行心灵的对话而得到力量。与死神一同降生,和死神一同消亡,这就是斩魄刀。刀的本身就是以日本的传统武器日本刀为原型的,如我们所认知的,日本是菊与刀的民族,日本刀代表的就是他们的武士精神,切腹自尽更是这种精神的升华。更上的是,刀里还寄宿者灵,这些灵的原型大多都是日本的古代神话或传说中的人,那些为了解印刀所想出的咒语也多数为日本的传说的词句。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日本人的热血漫画。《火影忍者》则是构架在日本忍者文化上的奇幻热血动漫。是日本漫画家岸本齐史的代表作,作品于1999年开始在《周刊少年JUMP》上连载,于2014年11月10日发售的JUMP第50号完结;忍者是日本特有的一种特殊职业,简单的解释就是在古代日本一种受过特殊机构施以特殊“忍术训练”而产生出来的特战杀手、特战间谍。其所呈现的是属于“派系组织性的单位”形态。类似于“间谍”。如蔡锦江忍者等。正式名称确定于江户时代,忍者们接受忍术的训练,主要从事间谍活动。像日本武士的武士道一样,忍者也遵循一套自己引以为荣的专门规范。忍者通常都穿深蓝或深紫色的衣服。因为接近夜空颜色的深蓝色和深紫色着装能让忍者比较不容易被别人发现。动漫中那些忍者华丽的结印手势,具有忍者特色的服装和武器还有发动招数时的咒语,都是现如今青少年甚至成年人的模仿对象,其中为了模仿其中的角色,为之一掷千金的人也是不在少數。这便是文化产业发展成功的典型例子。
二、日本动漫风靡于大学生群体的原因
1、背景原因
上个世纪80年代,是日本动漫传入中国的年代。在短短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日本动漫对中国动漫市场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伴随着这一时期出生的80后,日本动漫几乎充斥着他们的整个童年生活。日本动漫对他们来说有着深刻的时代记忆和特殊的感情。
2、客观原因
1)受众涵盖面广
相比于中国动漫的低龄化,日本动漫涵盖面广,几乎满足了各个年龄段的人的需求。它的受众不只是幼儿和青少年,而是包含老年人在内的大众。它致力于迎合各个群体的需求,打造老少皆宜、适合全民观赏的动漫产品。
2)题材风格多样
日本动漫取材也十分广泛,从神话传说到历史传记、日常生活,浪漫爱情、哲理励志、格斗武侠,可以说是应有尽有。除了本国的历史与现实题材外,日本动漫还大量借鉴国外的民间故事、历史题材与特色人物。多样的类型风格使得日本动漫从内容、形式、风格到人物等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色,从而免于单一性和枯燥感,增添了内容感,也拓展了作品的创作空间和消费人群。
3)故事情节丰富巧妙
因为风格类型的多样,情节自然丰富多彩,一波三折。大学生们会在不知不觉中融入进故事中,感同身受。这一方面锻炼了思维能力,一方面又享受到了感官上的刺激,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钟情于日本动漫。
4)思想内容积极丰富
日本动漫的大多数作品赞颂的都是友情、亲情与爱情,歌颂生命的美好与人性的真善美,教导人们要乐观向上,积极生活。不仅如此,日本动漫还有很多环保、反战类型的动漫作品,呼吁世界和平,绿色环保。日本动漫传达的积极思想有利于给广大青少年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人物形象生动饱满
日本动漫中的人物角色并不是中国脸谱表现的那样,特定的脸有特定的人物性格,一成不变。作品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服务于主旨,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人物的变化也有理有据,从而使得人物形象生动饱满,让人印象深刻。
三、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的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文化传播能力大大增强,特别是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文化传播力发展很快,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传媒大国。但是,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的文化传播却面临现实的困境。
1、传播内容选择缺乏针对性
中国的文化传播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在内容选择上有一个特点:主观倾向性很强,总是强调“我想让你知道什么”、“你应该知道什么”、“你应该学会什么”,没有充分认识到受众的愿望、意图和心理认同、接受是文化传播的目标。这种思维惯性,使中国国际传媒往往更多关注“主流文化”、“高层政治文化”、“民族文化”,而且带有普遍化倾向,却忽视了受众人数众多,成分复杂,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相异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不研究受众的特点、传播内容重复,特别是忽视外国受众的需求、兴趣和价值观,忽视传播内容的多维性、合理性,导致了中国的文化传播信息量少,可欣赏度低,吸引力差,主观色彩和说教味浓厚,内容缺失针对性,不仅外国受众,而且中国受众也会半信半疑,造成很差的传播效果。
2、文化产业不完善,输出形式和能力有限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但这种积淀在转化为文化传播力量的过程中需要对自我的认同和对市场的把握。首先,只有对自身文化有着坚定的信念和自信,才能有资格谈文化走出去。其次,输出形式陈旧,未充分了解到动漫等艺术作品具有强大的文化感染力,缺乏对这一行业的重视与扶持。
四、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的出路
1、作品定位革新
日本的动漫作品种类繁杂,流派众多,与中国单一的儿童题材一统天下不同,能适应和投合不同的爱好者的需要,从低龄段的儿童到高龄的老人都可以找到适合他们的动漫作品。而在中国的动漫观念里,动漫都属于低龄儿童读物。中国动漫要找到发展的出路,必须认真考虑动漫受众全民性的特征。
2、塑造经典形象
经典的动漫形象会成为一种符号标志,在受众的思想和动画片之间拉起一条无形的连线,看到某一个动画造型,受众会直接联系相应的动画作品,从而衍生巨大的后续有益效果。
3、坚持民族特色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国文化在对外传播和交流的过程中,对他国受众产生吸引力的是独有的带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因素,而不是各国共有的。任何一人都是在解读未知的东西时才能产生更为强烈求知欲,并在此过程中产生愉悦的审美心理体验。国产动画片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 李文麗.从受众心理探析日本动漫的流行——以《火影忍者》为例[J].声屏世界,2015,05.
[2] 唐孙彧,马晓晨,魏范昊,庄爱敏,黄晶,刘万路.日本动漫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4.
[3] 谢素华,黄鹂,杜江,万梦莹.试论动漫作品与青少年思想价值观形成的相关性[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12.
[4] 李丹,李艳庆.动漫文化视角下高校学生价值观教育实践路径——以日本动漫《海贼王》为例[J].学理论,2014,18.
[5] 徐璞. 浅谈中日动漫的对比——为何现在的青少年更爱日本动漫[J].北方文学,2011,11.
[6] 罗瑞芬,薛婷. 日本动漫对中国大学生影响力的调查分析——以武汉部分地区调查问卷为例[J]. 华中人文论丛,2013,01.
[7] 明安香. 关于国家形象传播的思考[J].对外大传播,2007,09.
[8] 徐稳. 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J].山东大学学报,2013,4.
[9] 王远远.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中日动畫片比较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