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选择与运用策略
2017-10-21李连伟
摘 要: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作文写作及升格,老师应在写前和写后的范文选择与运用上做足功夫。那么,范文的選择与运用应注意一些策略。
关键词: 定好作文类型,做好写前写后;发掘作文亮点,提升作文自信;展示问题作文,把准问题症结;借鉴高考标杆,明晰作文升格。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5-0101-01
写好作文,是学生所想,是老师所愿。
那么,作为老师,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作文写作及升格,除了对相关作文类型的写作要求进行详说外,还应在写前和写后的范文选择与运用上做足功夫。
当然,范文不仅是指好的文章,亦可是问题作文,抑或是为作文写作提供的多则材料。概而言之,能引起学生写作时或写作后思考与警醒,在比较中借鉴的文章皆为范文。所以,范文选择与运用的总原则是: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那么,范文的选择与运用还应注意那些策略呢?
一、定好作文类型,做好写前写后。
作文训练类型,从大而言,可有记叙文,议论文,书信,小说,散文,剧本等;从小而言,可指每一大类中的立意、结构、语言、标题、结尾等。我们知道,每进行一次作文训练,就要达成一个训练目标。为此,老师的相关准备一定要充分。而所谓的“充分”,即针对本次作文训练的要点,选定好写前和写后的范文,达到写前范文具有启发性,写后范文具有可学性和规范性的要求,这样,当学生在每一次的作文体验中能写有所思,写有所得时,就能让学生对作文写作捋顺思路,增强自信。比如,笔者在指导学生写作《路》的议论文时,就为学生在写前准备了“名人名句”“课文素材”“哲理小语”“优秀名段”等相关素材。我们知道,学生习作,大都处于仿写阶段,再加上课业的繁重,在素材的积累上必定有限。所以,进行作文前,若没有相关素材的提供,那么学生作文时可能是冥思苦索,搜肠刮肚,然后是仰天长叹,一地鸡毛。为此,针对每一次的作文训练,老师事前的相关准备就显得非常必要。而练习后的作文讲评,复印出大家名篇或学生优作,既可让学生学习模仿,亦可让学生的思想认识有较大提升。
二、发掘作文亮点,提升作文自信。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不相同。”相对于学生来说,知识的储备,思维的捷度,生活的历炼,写作的习惯等等,总会是差异较大。为此,写出的习作难免参差不齐。那么,作为老师,既要中肯地评价分数,又不能针对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一棒子打死。善于发掘出学生习作中的亮色,并以油印或PPT等形式来加以展示,让学生在同学面前觅得一份成就感,便能增强学生学作的自信。我们知道,“认识自己”是件很困难的事,但若能不断地在初建操练中促成学生自信,那么达到“认识自己”的可行性就会越大。所以,每次的作文训练后,老师在批阅作文时都要以一双慧眼,多多发掘学生习作的亮色,以期学生作文自信的不断强化。在学生习作“整容热”现象时,一学生写道:“失去明珠的匣子只是一个漂亮的容器,没有内在沉淀的美人也只会成为花瓶。外表的精致从来无法掩盖内在的空虚,而内在的充实却可以弥补外表的平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与其冒失地选择整容来‘雕饰自己,不好谨慎一些,用学识和气度来美化自己,做一株清水芙蓉,又何尝不可?爱美甚,求美亦须慎。”这段文字写得流畅有理,成为此次练笔中学生写出的最美文段。于是,我把其摘录,用PPT投影出来,学生看后,反响强烈,向小作者纷纷投射出羡慕的眼光,这位小作者从中体会到了写作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此后的习作都认真以待,写出了不少优秀的作文。
三、展示问题作文,把准问题症结。
我们知道,凡事问题暴露得越多、越及时,改进时就会越准、越实在、越有针对性。所以,学生的习作不怕写差。只有诊断到位,学生便能领悟到写作的要求与方法,从而具备了取得长足进步的可能。比如一篇议论文,材料的引述太长,可提醒他引述材料讲究精炼简洁,甚至更高要求是如何化用材料;材料不充实,可提醒学生多做储备,适当收集方方面面的材料,并对材料加以提炼与整合,以期在写作时能灵活恰当使用;论证方法单一,可指点其认证方法如何多样;说理不到位,可告知说理时如何紧扣关键词语进行说理,等等。当然,这要求老师在作文批阅时的仔细认真,并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作文,将其问题处圈点,然后油印出来下发到每一位学生手中,专门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问题诊断。
四、借鉴高考标杆,明晰作文升格。
每年高考后,都会有高考作文评分的标杆作文。这些标杆作文,是专家们精心审阅后给出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范文。那么,作为老师,一定要认真对待这些作文,每次高考一结束,应更广泛地收集到相关的高考标杆作文,然后多花精力,下足功夫,认真领会专家们是如何评定和评分的。一旦老师的心里有底,便可在开学之初和学生一道进行针对高考标杆作文的学习与演练。老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若学生能从高考标杆作文中领会到高考作文的评价标准,就会在实际的作文练习中有效地避其不足,扬其长处。并且,除了领会外,还可以和学生一道来进行相关作文的升格行动。而那些评分在42-45分之间的作文,在升格行动中,可以让学生明晰感受到自己作文的短板,升格后可以达到的层次。
当然,做好一件事,都会伴随着艰难,但若有收获与成长的快感,谁又能说这样的事不是乐大于痛呢?其实,说永远赶不上做。理可明,事需做。只要老师能将精力更专注于作文教学,做足写前与写后的范文选择与运用,定能给学生写作指一个方向,为学生写作添一抹亮色。
作者简介:李连伟(1974-),男(汉族),湖南郴州,湖南省郴州市第二中学,一级教师。
參考文献
[1] 语文教材中范文编选策略初探[J]. 张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2] 当代课程的文化建构使命[J]. 姜德刚,郝德永. 高等教育研究.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