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综艺节目过度娱乐化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2017-10-21赵晓蕾

新媒体研究 2017年18期

赵晓蕾

摘 要 为清朗网络文化环境,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创作播出管理的通知》,以加强网络综艺节目过度娱乐化现象的管理。基于这种情况,对网络综艺节目过度娱乐化问题及其成因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问题的解决对策,希望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 网络综艺节目;过度娱乐化;娱乐至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8-0098-02

近年来,由于网络综艺节目呈现出内容丰富、明星加盟多、制作质量比肩电视综艺节目、投资回报大等特点,逐渐吸引了广大观众的注意。但与此同时,网络综艺节目也呈现出过度娱乐化的倾向,一些节目开始公开挑战观众承受力,传达不良审美思想,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因此,还应加强网络综艺节目过度娱乐化问题及其成因分析,以便需求对策规范网络综艺节目的发展。

1 网络综艺节目过度娱乐化问题的出现

近年来,无论是电视综艺节目还是网络综艺节目都呈现出层出不穷的发展趋势,如《极限挑战》《一年级》等,其中较多节目都获得了较高收视率和好评。但与此同时,也不断有综艺节目被广电总局停播的消息传出,原因无外乎节目风格、内容尺度过大,节目制作信奉“娱乐至死”的错误理念[1]。相较于电视综艺节目,网络综艺节目的过度娱乐化问题更加显著。因为广电总局对网络综艺节目的审查力度相对要小一些,许多电视无法播出的消遣式娱乐综艺节目都改为在网络上播出。而网络综艺节目的“野蛮生长”,潜藏着行业过度娱乐化的隐忧。因为追求“娱乐至死”,毫无疑问将导致网络综艺节目的过度娱乐化问题愈演愈烈,进而不利于青少年受众价值观的健康树立。首先,一些网络综艺节目出现了价值观迷失,宣扬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例如,王思聪参与投资的《Hello!女神》等养成类节目,就鼓吹金钱至上,宣扬了追求物质享受的不正之风。其次,包含《姐姐好饿》在内的一些网络综艺节目以“污”为卖点,无节操的进行娱乐,以获得“廉价的笑声”,堂而皇之谈论暴力、性等话题,将给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最后,包含《奇葩说》在内的一些网络综艺节目中都存在支持互撕、选手互撕等刻意制造的节目冲突,其中不乏语言暴力,使人性的阴暗面得到了刻意暴露,时常直接引发网友的地域攻击和人身攻击,进而引发不良的网络舆论。

2 网络综艺节目过度娱乐化问题的成因

2.1 为追求更多利润

网络综艺节目出现过度娱乐化问题,与节目制作人为追求更多利润有关。就目前来看,网络综艺节目以点击量为评价指标,普遍追求通过提高点击量吸引更多的广告商,从而达到获取更多利润的目标。在资本奴役下,一些网络综艺节目刻意制造娱乐话题以获得更多的点击量。例如,《举杯喝喝喝》这档由优酷、天猫等网络平台出台的综艺节目,日前就爆出了“宁静讨厌许晴”的话题,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激烈讨论。但观看完整节目可以发现,宁静是在谎话环节说出“讨厌许晴”的话,所以节目爆出的话题其实是虚假的,只是一种投机行为,却引发了宁静和许晴粉丝的大战。出现这种情况,无疑是节目制作方出于利润考量采取旁门左道行为而导致的。

2.2 为迎合低级趣味

网络综艺节目出现过度娱乐化倾向,与“娱乐至死”市场需求的产生有关。近年来,不少网络用户沉迷于猎奇、享乐和窥私等低级趣味,逐渐丧失了文化坚守责任和道德底线[2]。为迎合这些受众,一些网络综艺节目制作方开始利用美色、名望和金钱等人性弱点制造敏感、露骨的话题,从而吸引更多受众观看节目。例如,在孟非主持的婚恋类网综《美女与极品》中,男女嘉宾将在见面当天组成CP并共度三天两夜,同时节目中较多环节带有明显性暗示。而这类节目进行“无底线”的运作,无外乎是为了吸引一些存在恶趣味的观众,以达到提高节目收视率的目的。

2.3 缺乏有力的监管

网络综艺节目之所以会出现过度娱乐化的问题,与缺乏有力的监管有直接的关系,比如湖南卫士被停播的《妈妈是超人》就在芒果TV播出。而这一节目原本停播的原因,就是由于被认为过度消费明星子女,呈现出明显的泛娱乐倾向,最终却能够利用网络播出。从历史发展情况来看,网络综艺节目在发展之初并未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但随着网络综艺节目数量的发展壮大,依靠现有机构已然难以进行有效监管。而就目前来看,国家仍然未能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负责进行网络节目的管理,进而导致存在过度娱乐化问题的综艺节目依然屡禁不止。受这一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网络综艺节目和节目制作人开始出现娱乐化倾向。例如在《恶毒梁欢秀》中,一向正能量满满的主持人何炅也开始放飞自我,得到了“何首污”的名号。

3 网络综艺节目过度娱乐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网络综艺节目过度娱乐化问题的产生,涉及到多个行为主体。针对这种情况,还要使多主体进行合力协作,才能有效解决网络综艺节目的过度娱乐化问题。

3.1 加强行业自律

作为网络综艺节目制作主体,还应树立自律意识,从而使行业自律得到加强。目前,较多网络综艺节目由民营企业制作,节目内容则由各级电视台和互联网公司提供。而作为节目制作人员,还应坚守社会道德底线,合理把握节目内容题材和尺度,避免碰触娱乐底线。但就目前来看,一些从业人员抱有侥幸心理,总是在节目制作中打“擦边球”,制作的节目也始终处在灰色地带。针对这种情况,还要加强行业自律教育,确保节目制作人能够树立严格自律的意识,得到综合修养的不断提升。而在此基础上,更多的行业从业人员才能着重进行优质节目生产,坚持不碰触娱乐底线,进而使行业取得健康可持续发展。

3.2 加强节目把关

网络综艺节目的播出,同样需要平台。所以,通过加强平台的节目把关可以有效遏制节目过度娱乐化问题的发生。近年来,随着广电总局监管力度的加强,越来越多的网络综艺节目面临停播的风险,从而给相关平台带来了较大的运营风险。面对这种局面,网络播出平台还应加强综艺节目把关,严格开展内部审查,以便发现存在过度娱乐化问题的环节,并通过尽早处理减少平台承担的节目下架或停播风险,进而使平台的资金损失得到规避。为达成这一目标,网络播出平台还应聘请更多的节目审查专家,通过加强与电视台、监管机构的沟通明确节目评价标准,从而严格进行节目把关[3]。此外,在节目播出后,平台还应及时开展播后评估,以便及时发现节目存在的问题,进而有效加强网络综艺节目过度娱乐化问题的处理。

3.3 加强统一监管

对于政府相关机构来讲,还应加强网络综艺节目的统一监管,不断提高有关节目的制作标准,从而使网络节目与电视节目的差距逐渐缩小,进而使节目过度娱乐化问题得到顺利解决。为此,相关机构还要结合目前网络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出台有关政策,加强对这类节目的制作、播出管理,从而减少过度娱乐化节目的产生,并及时将不良节目下架和停播,进而使行业的风气得到肅清。而建立线上、线下统一管理标准,也能全面加强网络综艺节目的管理,达到增强节目监管力度的目标。此外,有关机构应建立“备案登记制”,以杜绝不良节目内容的产生,并对播出后引发不良影响的节目制作方进行责任追求,进而使节目过度娱乐化问题得到有效处理。

4 结论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在缺乏有力监管的环境中为追求利润、迎合受众低级趣味,一些网络综艺节目出现了过度娱乐化问题,节目中出现了大量不良思想,给青少年成长带来了不良影响。针对这些问题,还要通过加强行业自律、节目把关和统一监管肃清行业风气,并缩小网络综艺节目与电视综艺节目的差距,进而更好地推动网络综艺节目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冷冰滢.视觉文化视域下网络自制综艺的理性回归[J].今传媒,2017,25(6):116-117.

[2]田帆.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发展策略研究[J].新闻传播,2017(13):32,34.

[3]崔巍.刍议消费社会背景下的“泛娱乐化”现象[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11):163-1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