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以艺体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课堂模式
2017-10-21籍国莉隋晓冰唐欣欣
籍国莉+隋晓冰+唐欣欣
摘要: 艺体生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本文以艺体生为中心,分析了目前英语教学的现状,并从提升艺体生的英语兴趣入手,进而探讨了如何来构建一个适合于这一群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借鉴。
Abstract: Art students are a special group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he paper centers on art students, analyses the situa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in colleges from the promotion of art students' English interest, and explores how to construct a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l that is suitable for this group. The author hopes it will be helpful.
关键词: 艺体生;大学英语教学;教学模式 ;建构
Key words: art students;College English teaching;teaching model;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32-0251-02
0 引言
近年来,很多高校都设立了艺术生,体育生的专业,艺体生在高校当中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可见艺体生在学生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当前我国艺体类大学生是英语教学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未来我们参与国际交流的重要使者。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越来越彰显其重要性,英语水平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美国心理学家鲁尔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基本结构,能使学生更容易的理解本学科,有助于将所学知识长期保存在记忆中。”为了让艺体生在大学阶段能够爱上英语,就要让他们了解英语。为了提升艺体生的英语水平,就要提升艺体生对英语的兴趣。
1 艺体生大学英语水平现状分析
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都在以教材为中心的英语教学中,老师主要通过单词,语法的讲授,课文的讲解,主题思想地剖析等方面着手备课,课堂按照一个模式,同步进行,教学活动也是预先准备好的,久而久之便会显得枯燥乏味,甚至让学生对所学科目产生厌恶与排斥,而当这些经历过应试教育洗礼的艺体生们步入大学后,会更加忽略英语,甚至对英语产生强烈的不满,这也是带给大学英语的一道长期难题艺体生和其他学科的学生在许多方面的不同。由于他们的专业特点,在录取分数上他们有别于其它专业,他们通常有一个专业分数和文化课分数,录取总分低于其他专业的分数200多分,这种差距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和其它专业的学生使用同一种教材或教程,使用同样的教学大纲,同样数量的授课时间,教学中必然会存在许多问题。艺体生的英语教学,基础知识本身就需要加强,英语教学对他们而言需要更多的课时,再者艺体生语言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学习方式均存在一定的的差异,导致教学进度也必然存在显著的差异。往往经过一两个学期的学习以后,很多艺术生出于种种原因,英语课堂上根本无法集中精力,最后完全失去了英语学习的兴趣,最终往往导致了考试不及格现象。
2 艺体类大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
由于艺体类专业本身的特点,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也表现出了学习方式上的独特性。为此,教学领域的研究者们见仁见智,有的从课堂氛围角度研究,有的从教学的模式角度研究,有的从教材的选用的角度研究,有的从专业特色角度研究,如何有效地提升艺体生对大学英语的学习兴趣。第一,艺术生大学英语课堂应该是趣味性浓厚。首先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可以做适当的革新,在学生刚刚步入大学的英语课堂时,要运用一些可行性的方式(如电影赏析、外文音乐、双语聊天)来展现出英语作为一门外语的艺术魅力,让学生有一種欲望,一种想了解她,掌控它,使用它的欲望。只有真正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之魂,学生才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并且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而不是沦落为纯粹为应付考试而学习。而这不仅仅是大学的艺术生英语教学老师应做到的,更是每个阶段每一位负责传道受业解惑的老师应该做到的。这样,学生才会进步,才会成长,才会成才。第二,艺术生大学英语课堂应该分层级教学模式。根据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i+1”输入假说,只有当语言输入略高于当前水平的学习者,学生才会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并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充满信心,真正实现良好的语言习得的内化,学生才能获得最丰富的语言信息和技能。如果语言输入是语言学习者比现有水平高很多,达到了i+2,学生会觉得学习第二语言太难,失去学习的信心。因此根据不同艺体生现有的英语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输入适合于他们自身难度水平的英语素材,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与此同时,由于城乡差异的影响,艺术类学生生源的地域差异等诸多因素,英语水平客观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根据目前艺体生现有的英语水平分层教学,才是有效地调动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第三,艺术生大学英语课堂教材的选择可以更有针对性,使用专门适用于艺体类专业的教材或教程。我们目前所使用的21世纪出版社的“大学实用英语”教程,课程设置是根据艺术和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针对性非常强,文章的选取难度适中,而且内容也都是前沿类的文章。学生不仅对教材的内容很感兴趣,而且水平比较适合,让学生有兴趣学下去。学生对本教程中所选用的的文章和教师的教学方法都非常认同。从课堂教学的效果中也可以发现,学生学习很专注,上课期间很少有人打瞌睡,看手机,或者做其它事情。虽然语言基础薄弱,但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安排进行教学活动,而且热情很高,兴趣很浓厚。第四,艺术生大学英语课堂可以因“专业”施教,来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虽然艺术类大学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分为一类,但因专业的不同,学生对英语的认知与学习风格也不同,因此教学方法也应与学生的专业相适应,做到因材施教。例如,音乐或舞蹈专业的学生,喜欢听英文歌曲,中英文歌曲翻唱就是很好的出发点。专业知识与英语知识相互结合,特别是英文歌曲的引入,让学生觉得英语学习不是枯燥的语言教学,而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他们可以运用一些专业知识来提升自己的英语言能力。美术系的学生,他们对色彩和图形比常人更加的敏感,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进行PPT制作,来展示英语,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教学。体育系的学生应从肢体语言的训练入手,体育系学生的运动神经更加发达,对动作要领的认知和掌控要强于一般学生,将肢体动作和语言相结合能更加准确地表达出所想说的话或者所想表达的意思,不妨给他们回放一些NBA视频的解说,球星的介绍等来提升语言的学习兴趣。不要让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生活分离开来,要让它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互相融合endprint
3 艺体类大学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第一,构建“情境化”艺体生教学模式。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学活动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教育的目标,也要考虑实际工作需要,学生特点。艺体生艺术细胞和表演欲都强,传统的教学活动往往很难激发他们的表现欲,那就换一种方式。英语话剧表演,英语电影的片段配音都是很好的教学活动的选取方式,我们大胆尝试,效果非常显著,甚至在大学的英语话剧大赛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第二,建构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实施生态化教学。教师应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创造一个愉快的气氛中沟通和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利用音频数据、视频数据、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开阔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学生的心态以及学生对基礎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结合实际,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做到敢说,会说,想说才是我们真正要实现的目标。
第三,建构将“互联网+”与大学英语教学相融合的教学范式。对于互联网的使用,学生的智商颇高。作为教师,擅加引导,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利用互联网的资源来完成,要比纯粹的读课文、背单词的效果好很多。网上好的英语学习资源很多,可选性也很多,让学生去挖掘资源,把资源转化成符合他们个性化的东西,转换成他们的给养,也很好地培养了大学生网络资源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将会成为他们受益终生的东西。
第四,建构艺体生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在艺体生的英语教学中,青年教师所占的比例最大,教学经验不足,教学的随意性很强。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个性突出,英语基础普遍较差的艺术生,是每个年轻教师都会面临的挑战。同时令许多英语教师感到困惑和茫然,艺体生英语教学的效果和学校的要求之间是有着一定的差距的。因此我们应该考虑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对英语教师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使得教师教学时能将学生的本专业与英语有机结合,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并且做到不断地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与时俱进。
第五,建构学生喜欢的大学英语教师形象。在教学中,我们应运用自身专业的特点,从学生角度出发,把自己打造成他们喜爱的老师,“尊其师才能信其道”,让他们将英语语言、自身专业和生活紧密地融合起来,逐步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展知识面,加深知识理解的深度,从而使学生想学,爱学,学以致用,并完成预期教学目标和要求。对艺体类大学生的英语能力的培养,要使英语更加地实用,更加地贴近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当前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4 结束语
艺体生的英语教学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同时艺体类大学生的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矛盾,依然是现在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希望能够给予重视,并采取一定的相应措施,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针对艺体生的英语教学制定一套可行的教育方案,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够发挥出艺体生的最大潜力,这样,才能有效地将艺体类大学生培养成优秀的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1]施洋武,晓燕,张琳.基于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
[2]陆昌兴,黄峻.英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培养的应用性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4).
[3]李丽.对高校艺体生大学英语教学的探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7).
[4]邢雅琴.探析构建以艺体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3).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6]谢爱喜.根据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议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J].艺术教育,2008(10).
[7]明安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可行措施[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2).
[8]王玉华.艺术类高职英语教材的改革和建设[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