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旅游”理念下的红色旅游线路设计
2017-10-21李颖
李颖
摘要: 文章通过分析了延安南泥湾红色旅游资源现状,从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设计体验式红色旅游线路,提升其旅游内涵与形象。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 Nanniwan, Yan'an, and designs the experiential red tourist routes from the six elements of tourism, including food, hotel, travel, tourism, purchasing and entertainment, to enhance its tourism connotation and image.
关键词: 体验旅游;红色旅游;线路设计
Key words: experience tourism;red tourism;route design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32-0207-02
1 南泥湾红色旅游资源节点选择与搭配
1.1 南泥湾红色旅游景点概况 南泥湾境内毛泽东视察南泥湾旧居、三五九旅旅部旧址、七一八团烈士纪念碑、七一九团烈士纪念碑、中央管理局干部休养所旧址、南泥湾垦区政府旧址、八路军炮兵学校旧址、九龙泉和南泥湾大生产展览室等景点。
1.2 南泥湾红色景点空间密度 南泥湾主要的红色景点共有11个,为桃宝峪、阳湾新村及老镇、南泥湾垦区旧址、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三台庄、太平庄、九龙泉、三五九旅旅部旧址、七一八团旧址、七一九团旧址、毛泽东视察南泥湾旧居。利用空间密度分析,南泥湾的内点状要素分布密集程度。空间密度可用公式表示:D=。
公式中n表示旅游景点的个数,a表示旅游目的地区域的面积。南泥湾主要旅游景点n=11,a=365km2,南泥湾红色景点的空间密度为D=0.0301。而对比延安市红色旅游景点空间密度分布D=,即D==0.01212(445处革命旧址中,列入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1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革命遗址9处,对外开放的只有20余处)。南泥湾红色景点空间密度较高,呈高密度状态,但是旅行社的旅游行程中,游客在南泥湾停留的时间通常为1-2小时,具体游览内容集中为吃饭及参观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其余景点项目均不参与观赏。
2 南泥湾红色体验旅游服务节点组织
2.1 红色体验型餐饮节点设计
2.1.1 红色饮食体验活动设计 根据陕北特有的美食及小吃,可设计出与之相关的体验活动供游客参与及体验,让游客参与食品原料的种植采摘,参与菜肴的制作创新,在参与的过程中体味陕北尤其是困难时期南泥湾的饮食文化,烹饪炊器展示可向游客展示传统的饮食器具,了解美食制作的器具。
2.1.2 红色饮食场所设计 ①特色农家乐。由农户自主经营,在农户家中就餐,集约化经营。能和当地村民交流,品尝地道的南泥湾乡村美食。整体风格简洁、朴素具有乡土气息,使用农户家庭式餐具、木桌、木椅。提供各种陕北农家特色杂粮面食、农家小吃及农家肉类。②养生餐厅。室外尽量融于自然,如将餐桌摆放在瓜藤下或树下,室内也多用乡村植物装饰,整体风格安静、简洁、有乡土气息。墙壁上装饰养生饮食守则,餐桌上放置养生手册,提醒游客慢慢品尝养生美食。农家生产有机菜品、各种农家药膳等。③红色革命文化馆。用革命的人物介绍、革命故事的画报、战车、车轮来装饰餐厅。整体风格简洁、红色革命文化浓郁。主要以困难时期原始的菜色为主,粗粮中不加任何细粮,使游客体味革命时期的原始饮食状态。
2.2 红色体验型住宿节点设计
南泥湾红色体验旅游住宿方式设计:①农家住宿——窑洞。村民利用自家窑洞中的空房经营民宿,可自主经营,也可在自家的土地上新建窑洞供游客住宿使用。依据不同的游客的需求,可装修不同风格,豪华型、简易型、民居型等。②红色革命民宿。还原革命时期官兵的住宿风格,集约经营,除提供住宿服务外,还提供了红色文化表演体验项目。三弦讲解革命抗战历史故事、真人演绎革命历史故事等。③露营。按照革命时期军队分组方式划分露营地,供游客开展红色野营度假旅游活动。野营地选址于地势相对较高地面相对平坦处,以原汁原味的草场作为营地,不进行任何人为的改造和建设。
2.3 红色体验型购物节点设计
2.3.1 红色体验旅游购物商品设计 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进行各项体验活动,可找专门的跟队摄影师,记录下游客所有的体验活动将其制成音像制品由游客带回家中长久保存,或游客在体验农耕过程中获得的奖励或产品,除了随时消费外,可以带一部分回家自己制作体验等。旅游商品在包上突出红色文化特色,经营过程中凸显红色文化内涵,售卖过程中通过服务人员传递给游客更多的人与人之间的红色文化内容传递。
2.3.2 红色体验购物场所设计 土特产制作工坊式购物点,采取家庭式作坊生产手工制品以及土特产,游客不仅能够在店内挑选自己心仪的旅游商品,还可以进厂参观商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了解制作商品用到的原材料、生产过程、卫生情况及食品性能等,通过制作工艺、过程展示及游客的直接参与,不仅可以提高陕北旅游经济收入,亦可减少营销费用,游客充当“活广告”,产生高效连锁效应。
3 南泥湾体验型红色旅游活动组织
3.1 体验式农耕活动组织
①种地浇灌活动。学习种地,播种,下田插秧苗,包括农资准备、土地修整、浇水,给南泥湾当地的杏树浇水,灌溉植物,学习农地田间管理,包括除草、追肥、中耕给、间苗、搭架。②走进菜园,趣味采摘。在适當的季节在植物生长成熟的时间,进行采摘比赛。③走进菜园,认识接触自然。请专业的菜农向游客介绍蔬菜的播种,成长及收获过程,请当地农民示范农作物的种植过程,游客们在管理人员的带领下,亲身体验农作物的播种和采摘过程。endprint
3.2 体验式文化学习活动组织
①学习南泥湾精神,观看影视作品,学唱红歌 乘车途中可以组织游客观看南泥湾电影,了解南泥湾历史文化。请当地居民教唱地道南泥湾红歌,加深游客对南泥湾的印象。建设窑洞式大剧场,剧场内演出南泥湾红色歌舞剧等。②创意特色手工活动 在不同区域请专职讲解员进行艺术品历史文化方面的讲解,设置剪纸和泥塑专家坐席,游客观摩制作过程,专家指导游客掌握制作要领,也可有偿满足游客的需求,制作出游客想要的作品。游客可在体验室中自选购买材料,纸张和泥团,完成的体验作品可以自行处理,为自己的旅行留下美好的回忆。
4 南泥湾旅游交通廊道设计
旅游交通道路不仅是游客出游的基本保障,更是作为一种旅游吸引物而存在,道路建设过程应做到旅游与交通的完美结合,不仅通过绿环填充道路内容,更应该讲实用性和美观性融合,除了必要的生态造景外,道路两侧应开发游客徒步游览线路与景区内部景点连接贯通,建设旅游休憩设施等。彰显沿线的红色旅游文化,弘扬光辉革命传统文化理念,遵循“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文化传统,通过文化墙和文化广场等形式向游客展示红色文化传承。
5 南泥湾体验型红色旅游线路设计
5.1 南泥湾体验型红色旅游区域划分 南泥湾红色体验游的线路安排,必须要打破传统线路编排的方式,考虑游客的旅游舒适和体验程度,选取一些有代表性又为游客所知的景点为核心,注入文化体验内容,沿自然地理走向串联各个景区景点及服务节点,可将南泥湾旅游区划分为以下几个文化体验旅游板块:
5.1.1 现代农业体验区 在游客的現代红色旅游当中,可在南泥湾有代表性的农场中,选取几个作为游客旅游过程中的农业体验区,为游客提供体验农活、插种水稻、种植各种农作物、采摘农作物等旅游体验活动服务。南泥湾周边有很多乡镇居民和农民用地,体验区的选址可选核心景点周边,南面可选择南泥湾大生产展室对面的农田、九龙泉周边的农田,北面可选择桃宝峪中央干部休养所附近,东面可选择阳湾的毛泽东旧居、三五九旅旧址、中央党校农场以及七一九团旧址的附近农场或者七一八团马场附近。
5.1.2 观光游览区 南泥湾的观光游览线路需要根据其现存革命旧址串联起来,观光游览区主要可以分成三片区域:北区、东区、南区。北区以桃宝峪为主要核心旅游目的地,涵盖其周边区域;东区以阳湾为核心旅游目的地,向东涵盖金盆湾、西北局农场大背沟旧址等区域;南区以九龙泉为核心旅游目的地,向南涵盖周边区域。
①北区桃宝峪——休闲度假区。北区桃宝峪主要景点为炮校红楼、峪口学堂、山腰土窑、川道稻田以及中央管理局干部休养所。其景区特色及地理位置更适合游客休闲住宿,体验南泥湾有特色的红色住宿及饮食等文化。景区开发过程中可将北区作为休闲度假区,倚靠旧址重新修缮住宿休闲场所,加固窑洞,人们可在此住宿休闲,也可将学堂等景点扩充增补,作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培养青少年艰苦朴素、积极向上的品质。 ②东区阳湾——体验农耕区、户外拓展运动区。东区阳湾主要景点有南泥湾垦区政府、七一八团马场旧址等。南泥湾垦区政府旧址现建有南泥湾大生产展室,其周边农田适合为游客提供体验农耕旅游服务,七一八团马场周围可建现代训练马场、户外拓展运动场地等,为游客提供骑马和户外拓展等旅游服务。③南区九龙泉——景观游览区。南泥湾有九龙山,九龙山下有九龙川,九龙川里有九龙,口吐清泉润大地。南泥湾九龙山有九个泉眼,一年四季流淌着清澈的泉水,这是一条生命河、一条功勋河,世代滋润着南泥湾肥沃的土地,她不仅是南泥湾汾川河的发源地,更是她养育了千千万万的八路军将士。
5.2 可开展体验型红色旅游路段分析 根据南泥湾旅游景点分布及道路情况,景区内主要可形成三大体验型红色旅游线路北线、南线、东线。游客到达南泥湾都可以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纪念馆为游客集散地,从这里出发沿北线到达桃宝峪、南线到达九龙泉、东线最远可到达金盆湾。
5.2.1 北线 游客从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出发到桃宝峪,路程约5公里左右,若骑自行车,时速约为15公里/小时,大约20分钟可到达目的地,若骑电动车,时速约为25公里/小时,大约15分钟可到达目的地。由于线路较短,期间不必安排其他旅游吸引物,当为了保证游客交通过程中的安全,应在游览路线中间位置设置游客服务中心,解决游客在路途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5.2.2 东线 游客从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出发到达金盆湾,路程约10公里左右,骑自行车约40分到达,骑电动车约半小时到达,沿途经过毛泽东旧居、七一九团旧址和七一八团马场等,游客都可下车观赏。
5.2.3 南线 游客从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出发到达九龙泉,路程约8公里左右,骑自行车约半小时到达,骑电动车约25分到达,沿路经过三台庄、太平庄等地,游客可下车观赏休息。
参考文献:
[1]陈娟.色彩在旅游线路设计中的应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01).
[2]康福田,张晋燕. 我国旅游线路设计中的问题及对策[J]. 市场论坛,2013(04).
[3]赵纲.基于旅行社需求的旅游线路设计流程研究[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