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的基本途径
2017-10-21刘颖
刘颖
摘要: 通过分析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的宗旨、服务育人涵义、服务和育人现状、在服务育人过程中的特点和优势来探讨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的基本途径。
Abstract: Exploring the basic way of university library service and education via analyzing the purpose of university library service and education, the meaning of service and educati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ervice and educ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service and education process.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育人途径
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service education;way of educating people
中圖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32-0191-02
0 引言
2017年2月28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由此可知,高等学校的根本职责和使命是育人,那么作为高校学术支撑机构的高校图书馆,怎么做到服务育人呢?我们认为其根本宗旨是三服务两育人:三服务包括为教育、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两育人是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1 服务育人涵义
服务育人是指高校窗口行业的从业者在其优质服务过程中,以其积极态度、奉献精神、团结协作、追求效率、遵纪守法等模范言行感染和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教育范式。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出发,高等院校各部门的人员,在高校内部的管理行为,都是为高校育人这一中心职能进行的服务,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服务是途径、育人是目的。
2 高校图书馆服务和育人现状
2015年12月31日,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第三条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现实状况是在我国高校图书馆中,研究和关注的重点是服务意识和理念,不断发展与创新各种服务方式,服务理念最终成为高校图书馆的核心文化理念。由于图书馆育人活动的潜在性特征,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相比较“信息服务职能”,则缺乏重视和培育。
3 高校图书馆在服务育人过程中的特点和优势
服务育人是一项过程长、方面广、变数多、收效慢的系统工程。高校图书馆在服务育人过程中的特点就具有潜在性、多样性。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3.1 资源优势 以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有优美的环境,舒适的桌椅,丰富的文献资源,充足的检索设备,整洁的电子阅览室等等资源。单从文献资源来看,已经从纸质资源为主的单一载体形式到电子资源,现已形成特色文献数据库和虚拟馆藏数据库的一种电子化、数字化的文献资源与纸质资源并存的环境。用数字化形式来储存文献资源,这种资源通过网络共享,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还有特色的文献资源,能满足各层次用户的各种需求。
3.2 技术优势 图书馆利用大数据对读者需求进行分析,通过读者的搜索记录、荐购记录以及图书借阅系统中的借还数据记录等进行分析,定期公布流通利用率较高的书籍信息,并对读者需求倾向进行挖掘,从而为读者提供有利用价值的文献资源。
3.3 人员优势 高校图书馆的馆员是一支拥有高素质的服务队伍,他们具有知识优势(他们拥有不同的专业学历、其中不乏有博士硕士学位人才),智能优势和技能优势,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够承担起为读者需求开辟自由选择、广泛涉猎深入专业的各项服务。
3.4 环境优势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环境能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起到诱导的作用,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有广泛的教育功能。高校图书馆育人环境的重点是人文环境,体现在馆员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读者的主动热情、百问不厌,对馆藏资源的精心爱护,自身的博学多识等等。高校图书馆更应该强调精神环境,图书馆员要尊重读者的自尊心,理解读者的感情,构建一个充满人性,充满民主的教育大环境。有了宽松的理性的教育氛围,馆员与读者之间的思想情感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天然而成,能给读者带来良好的心情,就育人而言,能陶冶人、影响和感染人。
3.5 辅助优势 图书馆利用自身优势,创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还可以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如在图书馆张贴火灾隐患和消防须知、配有卡通效果的温馨提示,在宣传栏里定期推荐热门图书,在阅览桌上放置精美的小牌子,上面有真诚的关心和劝诫的话语,例如:“有您的帮助,我们能提供更好的服务”“你轻轻地来,带来宁静;你轻轻地走,带走知识”“于喧嚣人流中,共建一处淡泊宁静的书海”“我能明白你渴求知识的心情,但请注意保护你清澈的眼睛”“尊重知识,就请爱护图书”等,这样既可以美化环境又可以为读者营造良好的氛围,以达到服务育人的目的。
4 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的基本途径
图书馆的服务育人是需要图书馆馆员提供一系列优质服务为主要手段,这就需要图书馆人从自身抓起,以人格魅力影响读者。endprint
4.1 强化服务育人意识,提升馆员的育人能力 高校图书馆是特殊的教育场所,由于工作性质、特点和环境不同,其服务育人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于图书馆员来说,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方法改进、人格魅力等这些要素,无时无刻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读者。图书馆的育人是通过馆员乐观的、积极向上的日常言行,良好的精神风貌,百问不厌的服务态度对读者起着影响,读者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中受到教育熏陶,使图书馆服务育人功能落到实处。
4.2 提高馆员的业务能力,追求优质服务,实现育人前提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求质量,服务育人工作更要讲求质量。图书馆有千差万别的服务对象,包罗万象的服务内容,随着读者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馆员必须提高自身的業务能力,熟知馆藏资源的分布,了解数字资源的整体概况,熟练掌握检索技巧和操控新设备能力,才能充分发挥资源和读者之间桥梁和纽带作用,当好文献资源的经纪人,切实履行图书馆员的职责,又让读者感受到需求被满足的快感,潜意识中会增强对图书馆的好印象,这也是图书馆服务能否实现育人的前提。
4.3 丰富图书馆员的专业知识及知识结构,充实育人手段 图书馆服务育人工作的质量受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影响,图书馆服务是专业机构专业人员提供的专业服务,需要较高的职业素质。一个好的图书馆员,不仅要为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和借还书籍环境,还要提供阅读指导和解答咨询。馆员只有学识渊博,并能通过学习和服务实践不断地更新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在服务过程中进行探索和研究,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和整体素质才能满足读者答疑解惑的需求。科学发展到今天,知识老化的速度加快,馆员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以适应读者对图书馆需求的变化。
这一点该校图书馆做的较好,每年都对全体馆员进行业务培训,组织全体馆员学习。既丰富了专业知识又进一步提升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充实了服务手段。
4.4 结合新技术服务,增强服务育人效果 网络的开放性使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内容、手段、方式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给个性化服务带来了许多便利,而且使读者与图书馆的距离彻底消失,通过网络,读者可以足不出户、随心所欲地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利用新技术工具例如微信、微博、飞信、QQ等即时工具开展图书馆多样化服务。深化服务层次,进行学科服务育人。也可以开展显性教育活动,如该馆每年举行读书月活动、读书沙龙活动、每周进行的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各种讲座、每月进行的深入学院调研活动,在大力宣传馆藏资源,丰富读者使用馆藏资源的手段和技巧的同时,使读者更详细了解使用馆藏资源的具体情况和措施,鼓励广大师生多来图书馆,充分利用本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全校各学院反响热烈,起到了积极的育人效果。
4.5 加强服务体系的硬件建设,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 硬件建设是图书馆整体建设的组成部分,能提升图书馆的整体形象。作为高校图书馆,最重要的硬件是馆藏资源,无论是纸质资源还是数字资源,都应该突出专业,要质量,涵盖各学科,要数量。学校应该加大投入,改善图书馆各项设施,营造一个优良的育人环境。
5 结语
高校图书馆在服务育人方面有许多优势和条件,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一方面需要学校大力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图书馆的硬件建设。另一方面需要图书馆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馆员业务能力和知识结构,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形象,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把服务育人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08.
[2]刘秀珍.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的途径和方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7):70-71.
[3]教育部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2015-12-31.
[4]郑松涛.高校图书馆育人功能实现途径新探[J].图书馆学刊,2016(1):1-3.
[5]曹娜.授人以鱼更要教人以渔[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8):53-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