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优化实体经济的营商环境
2017-10-21
近日,广东省政协主办了“粤商·省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会上,马兴瑞省长与广东企业家代表们围绕“优化实体经济的营商环境”这一主题进行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企业发展经营情况,认真听取并记录企业家关于优化实体经济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座谈会由省政协主席王荣主持。
马兴瑞省长强调,要认真研究、吸纳省政协调研组《关于优化我省实体经济营商环境的专题调研报告》的意见建议,结合本次协商会企业家们提出的广东实体经济营商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调查研究,争取在降低企业税费、运输成本、用地成本、用能成本、融资成本和制度性成本等方面,推出更具含金量的优惠措施,重塑营商环境的广东优势,让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增强企业扎根广东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王荣主席指出,召开本次座谈会是广东推进协商民主的一次生动实践。马兴瑞省长提出要充分利用人民政协这个现成的高规格政商协商平台,省政协也希望通过这种全新的协商形式,进一步丰富协商层次,增强协商实效,更好地服务广东社会经济发展。希望各位企业家不断扩大粤商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进一步振兴粤商、引领发展、实现共赢。
个税太高会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
董明珠(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我对税收方面提几个建议。第一,现在提倡创新支持、创新奖励,有一些企业就开始盯着创新拿奖励,把精力都放在拿钱上了。既然政府退税给企业,我认为不妨以退税的形式作为对企业创新的奖励,而且是必须以此作为对创新的奖励。如果退税没有条件,企业就会想反正补贴会给的,那是不利于自主创新企业发展的。
第二,现在在环境改善方面有很多补贴政策,我觉得这些补贴政策有时反而可能浪费了资源,变得不可控制。申请一项补贴可能要从市里到省里,省里到中央来回反复跑,在这中间,一些“有能力”和“有本事”的人容易弄虚作假,实实在在的人反而没有得到好处,滋生了不公平。
第三,希望国家对减税尤其是个税的问题引起重视。举个例子,现在几乎没人想做空调安装工了,南方的夏天40度高温,安装工爬在墙上,收入少,风险大。2016年我给每个安装工都加100块钱,结果一加问题就来了——要交税,交完之后100块钱根本到不了手。我坚决支持纳税光荣,但个税太高会影响工人的积极性。再比如我们培养的自主人才,现在有近1万人,都是从各大高校毕业生里培养出来的,有的干了10多年,有了一点经验。但我们不能总是让这近1万个研发人员都涨工资,结果一个人涨了,其他人不服气,遇到更高待遇就被挖走了。哪怕给他60万个人薪酬,交完税也只有40万能到手。所以,政府对于减免税收和严查偷税的情况应该要有政策支持,在这样的鼓励和约束下才能真正营造好的营商环境。
谨慎推行工业用地20年限期政策
李志明(第十一届广东省政协委员,广州市华德工业有限公司总裁)
我有三点建议。首先,《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已经推出近6年了,但在实际工作中,《条例》的实施效果并不明显,我们和政府部门打交道,一些领导甚至还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条例。我们的科技部门感受到,在创新阶段前期,有关部门对自主创新的支持比较到位,但到了后期感受就相对较弱。比如《条例》规定,对于经认定的自主创新产品,将在政府采购、国家重大工程采购等财政性资金采购中优先购买,但实际上能做到的不多。第二,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融资难,对此我们深有体会。制造业企业之所以融资难,主要是因为其资产品质不高。什么意思?就是指变现难。比如,厂房的评估价格往往比较低,拍卖的难度又高,属于银行不喜欢抵押的那一类资产。希望省政府能出面鼓励和引导银行给制造业企业更长期的授信。第三,广东省率先推出了工业用地20年限期的政策。这对于降低工业用地成本有很大帮助,但同时也会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会降低对工业建筑和工业用地的评估价值,我建议谨慎推行。
劳动法也要保护企业的权益
王文银(正威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要支持制造业的发展,就要实实在在地支持。工业企业用地从50年改成20年,这么改也没有问题,问题是金融机构不认可20年的土地证。这20年的土地证抵押不了,所有项目贷款就批不下来,那项目要怎么做?政策创新是好事,但随后的金融相关措施配套跟不上的话就会出大问题。我们连续3年到美国考察,发现它们现在的工业土地实行零地价,配套的商业土地零地价,配套的工人住宅土地也是零地价。除了建筑成本和人工成本比中国高之外,其它工业成本都比广东还低。另外,我想提一下劳动法的问题。中国现在实行的劳动法主要是參考德国,德国进入工业社会已经很多年了,它的劳动法的确很好,但在国内的实践中,现行的劳动法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劳动法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是对的,但对于企业权益保护方面的条例也应该有所更新。
产业升级要先留住产业工人
方洪波(美的集团董事长)
珠三角是中国的制造中心,但这里的产业工人大部分来自内陆、来自外省。现在珠三角要进行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高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转型,深圳已经走在前面了。随着转型的推进,我们发现需要大量的高技术产业工人,而且是有“工匠精神”的产业工人
“工匠精神”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培养出来的,而是要花上五年、十年的时间慢慢培养,但现状是,大部分外来工人难以融入珠三角的环境。我是1992年来广东的,当时还可以融入诸如顺德、中山、佛山这样的城市,但现在做不到了,因为生活条件和成本都难以满足。户籍管理、住房及医疗保障、职业教育,等等,所有的这些问题让他们望而却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现在每年的工人流失率大概在50%左右,也就是说每年有一半人离开,第二年又要招新的人进来。这样的循环是无法达到高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要求的。我希望广东可以率先拿出一些方法,帮助产业工人融入当地生活。endprint
政府要给企业长期稳定的预期
张茵(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玖龙纸业集团董事长)
第一点建议是政府要给企业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预期,以更好地激发企业家精神。政策的变动对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有时不是停留在盈利水平上,而是会带来伤筋动骨的风险。稳定的政策环境更有利于激发企业家精神,从而促使企业作出长远规划、规范自身行为甚至打造百年企业。政府在作出重大政策调整特别是涉及行业政策的调整时,希望能更广泛地听取行业和企业的建议,相信如此一来,出台的政策会更加完善,实施效果会更好。这是民营企业家普遍比较关心的问题。
第二点建议是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助力经济快速发展。行政审批效率对企业项目落地、增加投资有较大的影响,政府对此历来高度重视,在审批规范化、效率提升方面一直在不断优化。总体上,广东的行政审批效率在全国也是比较高的,且广东给企业比较好的印象是,在审批过程中能对企业予以理解,处事有柔性,比如当企业资料或手续不全时,能给企业机会以补充完善。广东历来作为国家经济的排头兵,我们相信政府有能力再进一步挖掘潜力、提高效率,为新一轮经济发展、增加投资助一把力。
企业家是稀缺的社会资源
崔广德(第十一届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山丹丽洁具有限公司董事长)
优化实体经济的营商环境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内部环境,一是外部环境。我从外部环境来谈几点看法。首先应该更重视企业家。振兴实体经济就要激发市场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尤其是企业家。企业家是稀缺的社会资源,广东应该更重视企业家,出台相关细化政策,激发企业家精神。同时,减少对实体经济和企业家的外来干扰因素。企业家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当发生经济纠纷时,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依法办事,而不是采取一些“非正式”的手段进行“干扰”。充分落实知识产权制度和保护企业家的个人权利、私人财产不受侵犯,落实新型政商关系。
其次,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本投向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水平越高,经济实力越强,抵抗金融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近期中央召开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三项任务:金融应该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但现在,广东的实体经济显然还不能从金融机构获得应有的支持。我建议政府可以担保那些对社会有过贡献的企业,帮助它们渡过难关。
第三是提高对工业生产要素资源如土地、厂房的担保额度。一般情况下,金融机构是根据市场价值和企业效益来衡量是否放贷的。现在真正需要资金的那些实体企业,由于优质资产不算很多,加上实体经济投资大、成本高、周期长、风险高、回报小、麻烦多,让金融机构敬而远之。政府要更多地引导金融机构将资本投向实体经济。
进一步推动智能制造
薄连明(TCL集团总裁)
结合我们企业的特征,我提出几点建议:第一,推动企业向上游延伸,进一步完善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只有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才能加强对于核心部件供应链的掌控能力。第二是要打破日、韩的技术垄断,产业要抢占技术制高点。目前,核心技术缺乏也是中国企业难以占领高端市场的关键原因。这方面需要政府给予更多的支持。第三是推动智能制造,加快工业核心能力的升级。TCL计划在未来3年内成为显示面板领域的领头羊,构建数字化的工厂架构,建成能智能制造、智能决策的智慧工厂,率先推动中国显示产业向工业4.0迈进。第四是要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总体来讲,中国市场比较低迷,尤其是电视机领域下滑严重,下滑比例达25%,我们保持的增长份额主要来自海外市场。从这个角度讲,TCL十几年前撒下的全球化种子今天到了收获的时候。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需要进一步发扬企业家精神,以创新为经济增长的动力,真抓实干,抓住机遇,把产业链垂直整合,把智能技术、高端产业进一步向前推动。
“去产能”要落到实处
叶德林(第十一届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现在政府常说“去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我认为,在各行各业,落后产能恐怕不少,如果“去产能”能真正落实下去是非常好的。但有些地方,比如遇到上级去检查参观,就安排当时状态最好的企业给上级看,看完就以为这地方没问题了。好了,上级一走,这些地方的落后产能就出问题了。因此,政府到地方调研时,好的企业要看,落后的企业也要看,这样才能真正看出这个地区的真实情况,有些地方落后产能占了大部分,政府要及时给予高度重视。
政府对企业要“有事皆办、急事快办、特事特办、难事帮办”
陈凯旋(第十二届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如今,我觉得制造业的发展陷入前景不明的困境,有实力的制造业开始在全球呈现更好的发展,势力比较弱的制造业企业难逃倒闭破产的命运,不少企业家信心不足或思想動摇,有些制造业企业已在酝酿甚至实施投资出走。面对这样的局面,激发企业家信心显得尤为关键,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结合多年企业运营的市场经验,我认为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振兴企业家精神与信心。一、降低实体经济发展成本。希望政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企业创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各类交易成本,如中介评估费用、企业用人成本、物流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推动企业降本增效,帮助企业挺过困难时期,让实体经济获得更多能量。二、加强服务意识,完善配套设施。希望广东深入推进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完善“一条龙”服务和“一站式”办理机制,能做到有事皆办、急事快办、特事特办、难事帮办,为实体经济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并且在市场组织要素等方面创造条件,使中小企业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增强企业家的发展信心。三、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项目的扶持。广东的实体企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要发展壮大,培育重点企业,特别是500亿乃至上千亿产值的种子企业,必须要政府出力重点扶持和支持。政府可以借助公信力和影响力,与企业联合招商,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把实体企业引进广东,留在广东。政府还可以主动为企业提供服务,引进人才,在研发、资金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这样才能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增强企业信心。
(上述发言由本刊记者刘淑君整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