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程序设计》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2017-10-21杜勤英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18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程序设计中职

杜勤英

摘要:阐述案例教学法的相关理念,说明其在中职《程序设计》课程应用的意义,以“大乐透”游戏案例为例说明案例教学法在中职《程序设计》课中实施的过程,研究验证在中职《程序设计》课应用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协作学习,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中职;程序设计;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18-0121-03

当前快速的社会节奏,资讯的广泛快速传播,让大多数的中职学生养成了直观的视觉学习习惯,加之社会各方的影响,进入中职校学习的孩子大多不爱通过书本文字来进行学习,他们的文字学习能力也相对较弱,枯燥的理论学习常使他们昏昏欲睡,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他们更希望更感兴趣的是直觀、所见即所得的学习。原来的《程序设计》课程大多采用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介绍,先介绍VB程序设计概述,再介绍数据类型,然后语法结构,再讲数组过程……从知识结构来看,似乎这样也没什么问题,但是与中职学生的素质及认知规律不太相符,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掌握感觉难度很大,继而厌烦此门课程的学习,更谈不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试着在VB课上采用案例教学法,学生的学习热情明显高涨,从简单模仿到自行讨论学习,再到合作完成简单小项目的设计,不仅很好地完成《程序设计》课程的教与学,还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升。以下就案例教学法如何在中职《程序设计》课中应用展开。

1案例教学法的相关理念

案例教学(Casc Method)是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 CLangdell)于1870年首创,后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郑汉姆(W.B.Doham)推广,并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引入我国。最早用于医学、法学、工商管理等学科,现在广泛应用于教育学、心理学等,但关于中职的程序设计课程具体的研究还不是很多,特别是针对中职程序设计课案例的收集整理分析还相当欠缺。

1)案例教学法的概念

对于案例教学,百度百科如下解释: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通常,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要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并且,案例教学一般要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在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既不是编出来讲道理的故事,也不是写出来阐明事实的事例,而是为了达成明确的教学目的,基于一定的事实而编写的故事,它在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之后会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生活性,案例的选择应贴近生活,让学生有最直接的感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归纳、总结,并能让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索问题,从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双向性,案例教学是教师呈现案例,对案例进行分析,融入知识点的引入;学生要消化案例,必须要主动查阅相关知识要点,参与案例的讨论分析,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在这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给予引导,根据学生的不同理解补充教学说明。双向的交流使教与学更为融洽,促进教与学的共同提升。

全面性,案例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念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以及良好的沟通技巧和积极的团队合作态度,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

2中职《程序设计》课程案例教学法应用的意义

1)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学生在消化案例的过程中,对案例要进行分析,试着提出解决方案,并查询相应的知识应用来支撑自己的解决方案,这就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长期进行这种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而然的就得到了提升。

2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的,必须要充分与教师进行沟通,与同组的同学进行沟通,才能完成案例。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特别是让学生学会与如何与人相处与人沟通,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个体的思考与群体的思维碰撞,通过团队的讨论分析,去发现VB程序设计中的客观规律,并为完成案例实施而主动查询相关资料。这就使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并在自主完成解决方案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提升了学习的自信心。

4)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

教师要应用案例教学,则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海量的案例积累,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对学生分析解决案例时提出的各种想法要能给予指点建议,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执教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也就促进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素养及执教能力,才能Hold得住课堂,Hold得住学生。

3中职VB教学案例教学的实施

在VB课程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实践中,我编写总结了许多的案例,从简单到复杂,如大乐透,火箭发射,制作流水灯霓虹灯,实用秒表设计,简易写字板设计,系统登录界面等,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贴近生活的案例吸引下,完成具体任务的实践和启发中,不断加深理解和学习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及设计知识,学会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在群体的相互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氛围中学习和研究。下面以“大乐透”案例来展示课堂的组织与实施过程。

1)案例编写选取并展示

这是VB课的第一个案例,是为学生进行案例学习做背景知识铺垫,了解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熟悉VB的编程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编程信心。对学生来讲,什么是可视界面?什么是事件驱动?什么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这些新的概念、知识点,如果完全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和讲述效果会很差。案例演示的效果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目的的,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所以选择一个简单而容易引发学生兴趣的“大乐透”的小案例。当点击窗体中“来试试手气如何”的按钮,则窗体中的三个标签框会出现随机的三个个位数,如果这三个数都相同,则弹出对话框“恭喜中奖”,否则弹出对话框“继续努力,再来一次”。本案例产生的效果如下图:endprint

2)问题设计

在案例设计选取时,教师就要确定问题的设计提问,如何引导和启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在“大乐透”这个案例中,我先给学生演示一个闽南文化的小视频—“中秋博饼”,每一次摇骰子,就随机产生六个大小1到6之间的随机数,根据出现的数字组合给予不同的状元筹奖励。我们这个闽南文化制作“大乐透”游戏,把界面展示给学生,这种贴近生活有趣的游戏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这时,教师就抛出问题:我们制作这个游戏,界面上要用到哪些控件?如何添加?怎么排布?从而初步设计出游戏界面。再进一步让学生观察,针对不同对象提出相关问题。

关于窗体:背景色怎么设置?窗体的标题栏文字怎么来的?窗体标题栏右侧的“最大化”按钮为什么變灰不能用了?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加深窗体的BackColor、Caption、Maxbut-ton等属性的作用与设置方法。

关于数字框:可以用什么控件来显示?怎么设置成有立体感?随机的个位数数字怎么产生?如何把产生的随机数显示在数字框这个控件里?显示字体如何设置?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尝试用文本框或标签来设计数字框,并比较两种控件的异同;引人随机数(rnd)的概念,并导人产生一个区间范围内随机数的方法;让学生懂得在VB中赋值的含义及赋值语句的语法,加深对控件中字体属性设置FontSize等的应用。

关于弹出的对话框:如何根据随机数组合自动弹出对话框?对话框的信息如何表达?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学习Msgbox语句或Msgbox函数,并研究该语句各个参数的含义及应用,可以在该案例中测试;根据随机数组合自动弹出不同内容的对话框,就得加入判断语句的应用,导入If…then…else语句,进而讲授其语法语义。

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分析,学生积极查阅教材(课本及教师自行编写的案例辅助教材),在师生互动问答中,学生相互讨论中,完成“大乐透”游戏界面及简单功能。

3)分析讨论

在这个简单案例的基础上,我们引导学生再做深层次的讨论和分析,使该游戏界面更有趣,功能更完善。

关于数字框:在游戏运行时,三个数字框的随机数能不能一直处于自动随机变幻状态,当按下按钮时数字停止变动,显示确定的值?同时,数字变动过程中,能不能让窗体的背景颜色也在随机自动的变化,使游戏氛围更为紧张激动?当按钮按下后,按钮上的文字发生变化,形成开关,在“来试试手所如何”与“再来一次”之间切换,如何设置?如下图所示:

在此基础上,引导字生讨论面体背景颜色设置的RGB()函数应用,程序中的a,b,c三个数大小范围是多少?能不能随便定义?让学生自行测试,看看是否有报错信息,再次明确RGB()函数的使用方法。

关于按钮: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按一下按钮,随机数及窗体背景颜色就不变动了,再按一下按钮,随机数及窗体背景颜色又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随机变动?说明控件Timer的En-abled属性是由按钮来控制的;如何将按钮设置成开关样式来控制Timer,让学生小组讨论。有些小组的学生发现按钮作为开关的时候,按钮上显示的文字不同,提出是否可以按照按钮开关文字的不同来控制Timer?这时教师给予该小组的同学肯定的表扬及鼓励,并且鼓励他们自行测试验证。引导学生分析触发的时间间隔怎么确定?Timer控件的Interval属性含义是什么?强调知识点:系统时钟的关系为Interval设置为1000时相当于系统时钟的1秒。在这种氛围下,所有小组的学生都积极热烈参与程序的调试验证,课堂学习氛围相当深厚。在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最后再针对按钮控件的开关设计代码进行详细解说,突破这个难点。

通过不断的设问,不断提出新的任务要求,不断改进,不断更新案例的过程中,提高学生修改程序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完成案例实施

以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完成案例的制作,并制作案例完成情况的报名,以PPT的形式展示,分别说明小组成员每个人的分工情况,每个人的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完成该案例小组是否有自己的创新,是否有没做好的遗憾,分别是什么?以小组为单位提交各小组的案例制作及完成报告(PPT),教师当堂让各组代表上来展示说明。

5)案例小结

教师总结该案例用到的所有对象及其属性设置;强调Tim-er事件的触发机制及其触发时间间隔的设置;总结将按钮控件设置为开关效果的程序编写方法;总结Msgbox函数的使用方法,还对选择结构语句(Ⅱ)进行说明。通过小结,让学生对整个案例所应用的到知识点再次整理归纳,让知识的学习更具有条理性。

4总结

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要符合学生的特点,要贴近生活,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实施过程中,师生互动,学生小组讨论协作要畅通,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通过回答学生问题给学生提供资料,帮助学生更好自主学习,学生小组讨论协作,增加学生的团队意识及提高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学生小组完成案例实施后的汇报展示,让每个小组成员的劳动展现给全班同学,使得学习环境更为轻松,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并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同时,案例教学也怕走人误区,重应用而轻理论。案例教学的授课方式,使得理论知识并不以完整的知识结构呈现,而是案例中用到就讲到,这种方式容易使学生陷入“课堂一讲解就懂,但实际编程自行解决问题时就无从下手”的尴尬境地,所以案例小结时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学生详细讲述案例涉及的基本理论、实现细节、相关编程思想等,把知识再次捋顺规整。

总之,在中职《程序设计》课中应用案例教学,首先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平时注意积累案例,在课堂中注重师生互动(问题的设计与提出技巧),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探究、协作、创新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法程序设计中职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