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物流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
2017-10-21李洋
李洋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故此在我国各大院校之中,创新创业教育逐渐兴起,为大学生的创业之路提供指导。主要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现状进行分析,就其与物流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进行简要的研究。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教育;物流专业教育;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3-0192-01
现如今,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各大院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是所取得的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主要以专业教育为依托,在专业教育中寻找创业教育的切入点。下文主要围绕物流专业教育,就其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现状
(一)师资力量非常薄弱
在我国许多院校之中,创新创业教育仅仅是其中的一门非专业课程,而且讲师也大多是非专业的教师,没有邀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前来传授经验,来给学生指引,这也就导致课堂的教学效率较为低[1]。
(二)未能与专业教育进行有机的融合
在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中,创新创业教育仅仅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并未与专业教育融合,而这也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没有得到专业教育支撑,使得这门课程的开展没有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一方面导致师资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三)未能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
在许多高等院校中,创新创业教育仅仅是教师的一些个人经验与体会,大致类似于创业计划这种课程而已,没有形成专业的教育课程体系,也没有将这门课程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
(四)缺乏合理的考评机制
我国高等教育部门没有将这一课程的教育质量列入高等院校教育质量评估之中,也未能引入企业或者是社会对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评估,这就导致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也没有过多地花费精力去制定课前计划与学习目标,继而导致学生未能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对自己的重要影响。
二、融合的有效路径
(一)教育理念的融合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首要一点就是创新教育理念,要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理念融合到一起,要认识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有机延伸。应该将创业教育作为一门专业课程,而不能够仅仅作为选修课程。在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切实做好顶层设计,要把握创业教育的中心内容,要认识到物流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出创新型、创业型以及能力型的物流管理人才。
(二)师资队伍的融合
要将专业教育以及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融为一体,形成既符合专业教育又符合创业教育的师资团队,一方面能够对学生的各类创业活动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又能够对学生的专业教育提供指导,要不断打造“双师型”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2]。故此,學校在招聘教师过程中,要招聘一些具有一定物流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要具备较强的物流运作能力。创新创业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要敢于创新创业实践,有较强的项目实施能力与项目管理能力,如此才能够给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引。
(三)課程体系的融合
要想促使创新创业教育得到更加有效的开展,就要依托于专业课程。课程体系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中之重。我国高等院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引入物流专业课程体系之中,建立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师要将专业教学中某个知识点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某项能力进行联系,在教学中引入创业情景。在创业情景设计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模块:(1)创业意识培育。(2)创业项目的选择。(3)创业实践技能等,故此需要让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时,接受创业技能的培养。
(四)基于模拟项目的融合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业类的大赛,或者是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例如,物流运输方案设计大赛,要以竞赛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模拟创业活动,来对学生的创业实施能力以及创业策划能力等进行有效的训练。学校可以与相关物流企业签订协议,让学生成为该企业的人才培养中心,使学生能够深入物流企业中从事实习活动。如此,学生就能够更好地将所学习的物流专业知识用于实践之中,再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应指引,来制定可行性的创业策划,将其用于某个模拟项目之中。
总之,我国高等院校应使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必修科目,将该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并且与专业教育相融合。那么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就需要转变教育思想,要适时更新教育观念,一方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尽可能将两种教育进行有机的融合,那么势必会培养出创新型、创业型以及能力型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宋爱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物流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62-64.
[2]王杜春,马海鹍,张伟,等.高等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