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用与研究
2017-10-21彭勇
彭勇
[摘 要] 从传统教学模式入手,深入探究项目化教学,对教学选用、实训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等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 键 词] 项目化教学;教材改革;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3-0157-01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分析
传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以知识为本位,强调根据汽车维修的基础性、完整性、系统性,向学生传授汽修基础专业知识和理论。但由于课程的安排,对学生来说,虽然学到完整的知识体系,但在工作时却显得支离破碎。
以课程为中心,课程界限分明,各课程之间、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一味地强调以教师、教材为中心,采用“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方法,使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弊端越来越明显。因此,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的改革非常重要。
二、项目式教学法的探究
项目式教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以独立单元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与知识获取,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更加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
(一)教材的选用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都积极对传统教材进行改革探索,但因大部分教师对教学改革认识不足,导致在教材編写时停留在某些章节的“加”“减”上,将章节变成项目和任务,但内容不做重新调整,最后不但没有将教材改得满足高职学生的需求,反而使原来的知识结构进行剪辑后变得残缺。
目前缺乏与项目化教学相配套的教材,为确保项目式教学实施,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学校应根据项目化教学需要,组织教师编写《汽车故障诊断》《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底盘系统检修》《汽车电器设备检修》等教材。
(二)实训场地的建设
项目化教学最基本的硬件要求是需要建立一个设备齐全的现代化实验、实训室。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将专业各岗位需求进行分类汇总,按汇总情况组建发动机拆装、发动机运行、汽车行驶系、汽车转向系、汽车制动系、汽车传动系、汽车电器设备、汽车安全舒适、汽车底盘电控实训室和汽车整车维修区。学生进校后根据人才培养方案里的课程进入相应的实训室学习,最后在汽车整车区对分解任务进行汇总,从而提高学生汽车维修的能力,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师资队伍的提高
项目化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既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又要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具备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汽车修理能力,保证授课过程中进行准确、熟练、规范的操作。因此,汽车专业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专业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技能,把两者融为一体,努力通过“双师”评定,有效地推动教学改革。
(四)因材施教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项目化教学体系的核心是使教学满足操作工人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它包括对汽车工作原理、结构的了解,正确使用工具、量具,掌握汽车各部位的拆裝与检修方法,正确判断零部件的使用条件,快捷准确地查阅维修资料,利用检测仪器检测、诊断故障,并能制定维修的完整工作流程以及提升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
传统课程考核模式是以一张试卷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学科体系中没有问题,但是在以职业技能训练为目的高职教育中显得不足,职业院校很多时候是要了解学生实际技能的掌握情况,只用一张试卷很难了解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
项目化教学的实施,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考核模式,每个模块、任务都是一个小的考核环节,将每个小的考核环节综合起来就可以得到学生的课程成绩,注重每个环节实际职业技能的训练和掌握情况。这样,一方面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方便教师调整后续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也方便教师对学生进行课程成绩的评定。
三、课程建设方案
四、预期效果
实施项目化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的教学改革,牵扯面广,不是几个人在短时间内能完成的。只有得到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并与各任课教师达成共识,与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实训实习等部门的通力协作,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培养出合格的汽修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武升.创新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唐晓杰.课程改革与教学革新[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3]王彦,王枬.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J].全球教育展望,2005(4).
[4]孙志明.项目化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实训教学中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