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阅读中的主体间性问题
2017-10-21江勇
江勇
[摘 要] 文学阅读是一种思考理解性的文学活动,也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关于文字阅读的情况进行沟通的互动活动。因此,文学阅读教学是师生之间关于文本收集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主体间性理论是现代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体间性的主要思想是个体与世界是紧密结合的,是主体和主体之间的作用关系。而文学阅读的主体间性即为语言的主体间性。
[关 键 词] 文学;阅读;主体间性理论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3-0110-01
文学阅读属于需要文学解释的主体间性对话。从阅读教学的运行机制和内在规律来看,作为阅读教学的主体间性对话显现为文本改写的过程:学生不断地在教师引导下优化自己的解释文本,并借此最终达成知、情、意、言全方位的教育生成。这样的文本改写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教育性原则、文本解释的有效性原则和语言学习效能原则。
文学阅读的主体间性,是一个关系文学发展的原则性问题。从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学创作与理论建设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在不同的阶段,文学阅读的主体间性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从主体间性的角度来讨论,文学阅读能够发生是以读者的“前阅读”为条件的,之后读者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即为文学阅读的发展过程,这是一种读者与文学作品相互融合的过程。这种融合过程是一种以读者自身解读情景为中介的建设性的融合。这种融合过程就是基于文學阅读的主体间性来进行的。文学阅读的主体间性有如下特征。
一、体验的亲历性
目前我国文学作品的种类趋于多样化,为了能够深入地阅读文学作品,读者越来越注重文学阅读中的亲身体验性。其实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就是欣赏体验文学的过程,因为人们只有体验过才能对事物有所触动,所以体验在中国美学研究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中国美学最倡导的就是“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体验的主要特征就是体验者的亲历性,体验者通过调动自身情感来对新鲜事物获得个人感悟。
体验的亲历性体现在主体之间的实践性和经历性,需要主体带着内心强烈的情感和热心全身心地进行阅读活动,从身体活动到内心情感抒发的经历过程,通过心灵的灌溉、整合,丰富读者内心世界并提升读者的知识素养。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曾经所经历的类似事情,从而引起读者内心世界的共鸣,增强文学作品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读者自己亲身去体验就意味着主体思想世界的醒悟。每个阅读的主体都有自身的主体意识,而那种缺少主体意识的体验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体验。此外,体验还具有精神的超越性,一旦读者的内心世界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文学作品就会唤醒个体自身的灵魂,使读者的心灵得到升华。
二、对话的多重性
从文学阅读的属性来看,文学阅读是主体间性的对话,是主体之间内心交流的阅读活动。从主体间性理论来讨论,各个主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工作是通过需要来完成的,语言对话不但可以將语言真正的态度、知识和意义传递给另外一个主体,还可以作为一种认识的理解过程。阅读性对话的完成是依赖阅读、解释和理解三种行为的,主体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就是读者和文学作品中的潜在作者进行沟通和对话的过程,通过文字让读者与作者以文本为中介发生思想的交融和心灵的撞击。这种通过文本式来进行的对话,巩固了读者在文学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因为文学阅读可以看作是主体间性的对话,所以我们可以把这种对话分为三种:(1)读者和读者之间的对话,指的是在人和文字对话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性对话。(2)读者和作品之间的对话,是读者和作品中潜在的作者之间的对话,属于意义阐释性对话。(3)读者的自我对话,当读者阅读完文学作品以后,读者的内心上产生的感慨和反思,这种对话属于反思性对话。
三、视域的融合性
从主体间性理论分析,读者进行文学阅读的过程是读者和文本之间的视域的融合。这种融合指的是读者自身以解读情境为中介的建设性融合。读者进行文学阅读活动时不能只是理解文字表面的含义,还要深入领悟作品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思想,然后再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来反复揣摩和品味文学作品。读者要学会从文学作品中寻找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东西,然后不断提升自我素养,促进读者自身和作品的相互融合。此外,读者进行阅读的过程也是文学作品不断被学习创造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作品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生相应改变,作者需要根据时代特点去创造全新的文学作品,不断使文学作品得到改善和发展,使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够持久存在。
主体间性理论打破了传统文学论的局限性,主体间性理论不再是将阅读活动看成主客体之间的交流,而是主体和主体之间相互的存在。主体间性理论不仅将读者和文学作品中的潜在作者联系在一起,还促进了读者对自身的认识,实现了对自我和他人的认同。教育部门需要促进阅读教学活动和主体间性理论相结合的速度,这不仅顺应了当前新课标发展的趋势,还符合阅读教学的本质特征,体现了课堂教学改革与现代教育理念的有机结合,为今后文学作品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曾新.论主体性教育中的主体间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2]金元浦.文学解释学[M].东北师范人学出版社,1997.
[3]王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张大均,余林.试论教学策略的基本涵义及其制定的依据[J].课程·教材·教法.1996(6).
[5]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