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及一体化教学实践
2017-10-21任卫红李晖王静
任卫红 李晖 王静
[摘 要] 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及一体化教学实践,形成了一整套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设思路,总结出以教学方法的改革为核心,以教材建设为手段,以提高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建设和改革方案,强化创新意识,加强实践环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 键 词] 精品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3-0092-02
一、前言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向我院所有高职高专学生的公共基础课。根据教育部新的精神和要求,依据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和教学改革与对人才培养方向的需求,课程内容着重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力求以有效知识为主体,构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能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软件实现办公自动化和进行网上信息的搜索和利用;具备熟练安装、设置与操作现代典型计算环境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系统安全与社会责任意识。
现在,我院面临民族学生比例较高,汉语言不扎实、基础较弱、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等情况,为此,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院级精品课程进行建设。
二、建设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以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为切入点,围绕课程教学所依赖的条件开展。具体的建设分为课程体系建设、实训教材编写、课件制作与开发、课程网站制作与开发、一体化教案、一体化教学方式研究等。建设的成果应及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和完善。
(一)明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考试(College Computer Test,简称CCT)的考试大纲明确考试内容,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基本技能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层次,12个模块,根据CCT考试大纲确定教学内容及时间,如下表: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内容
1.课程体系
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的、可选择的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任务项目开发模块或单元课程。内容包含三个层面:一是能使用计算机处理一般办公业务;二是利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网络信息;三是常用计算机应用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的编写坚持“基础、实用”的原则,以实用技术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的,让学生学最重要和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了解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方法,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密切结合,方法与技术并重,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的可选择的课程体系,任务驱动组织教学,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突出技能训练,强调“在做中学”。由教师布置明确的项目任务单,讲解任务的目标、重难点以及操作要点,以学生操作为主,根据学生在实践訓练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误操作和认识误区讲解相关的知识,理论渗透于实践,从问题的解决中让学生学到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实践教学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我们以项目小组为形式进行学习,采用工学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源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工作为学习内容,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培养有专业技能、有社会意识等专业技术人员,学生根据具体的环境背景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中实施一体化的课程设置并使用工程的概念,强调设计与制作过程经验的积累,集成化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我院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实践如下:
(1)分组学习,组成学生团队。实验课前,进行问卷调查和摸底考试,对教学班同学计算机能力有一个整体认识,然后按照强弱结合的原则分组,并任命基础相对好、协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在以后的学习中,组织和带动组内学生取长补短,明确帮扶对象,鼓励学生主动帮助小组成员,完成每次工作任务,跟上小组学习进度,期末成绩和小组整体表现相结合,进行合理测评。这样的分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愉快学习的同时,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
(2)学习管理,分组控制。在学生分组学习的基础上,可以在小组管理基础上,统一各组学习进度,在讲授过程中,对各组学习情况进行相互评价,促使各组能够互相学习,统一进度。
(3)制作以项目教学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教案,坚持“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方法,我们编写以项目教学和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训教材作为教师用书,给教师的授课及辅导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资料,使教学过程更为统一及规范化,形成一支结构更为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一体化实践,充分体现了开放教育的思想与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极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成绩也得到快速提高。
3.编写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拼音注音电子版练习题
为贯彻教育部的“双证制度”,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作为标志计算机水平的考证通过率也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所重视的。为提高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的过级率,项目组针对民族学生编写了注音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等级考试一级电子习题集作为学生用书,便于汉语有障碍的学生进行课外复习,使学生能够较顺利地通过考试。
4.教材建设
计算机应用基础工学一体化实训教材,是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中心,采用任务驱动的编写思路,将计算机的基本应用和操作融入具体案例中,让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中学会操作方法,培养借助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一个能够让师生自主教学和学习的教学环境,确保学生全面、系统地获得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三)精品课程网站建设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首先可以实现课程资源上网,为教师与学习者提供优质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供平台。其次可以实现师生互动交流,学生可以在网上提问、网上测试、网上交流。最后可以强化实践能力,在网站上给出了与实验教学有关的实训教材、实验大纲、教学视频和微课课件,让学生有目的、自主地进行训练。
三、总结
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推动优质教育資源的共享,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冯泽森,王崇国.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冯泽森,王崇国.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实验、习题及考试大纲[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3]陈湘,欧阳广.基于工作流程的工学一体化教材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0(13):98-100,150.
[4]白雪源.浅谈一体化教改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J].职业,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