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反思①
2017-10-21朱淑琴陈冠龙
朱淑琴 陈冠龙
[摘 要] 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契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面对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学改革为例,对思政课改革的具体做法、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反思、总结分析。
[关 键 词] 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反思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3-0032-02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除了应该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思政课承担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培养具有辩证理性思维、法律思维,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勇于担当的当代青年的重大任务。然而,实际教学中,高职思政课却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此进行探究。
一、海南省高职高专学情分析
笔者经过调查发现,目前海南省高职高专院校的生源情况,大多是海南本地學生,他们大多文化底子薄,知识面窄。这些学生在高中或中职阶段或多或少地都接受过相关思政课的教育,对大学开设的思政课并不感到陌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知识方面,他们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非常浅薄;在态度方面,他们学风不是很理想,思想也非常单纯。他们不喜欢思政课纯理论式教学,不喜欢严谨深奥的内容,喜欢娱乐趣味性知识,对学习缺乏耐心;在能力方面,他们聪明活泼,思维活跃,紧跟时代的潮流,但缺乏主动学习、自我学习和动手的能力,对稍微有点挑战的学习或活动总有畏难情绪,害怕失败,不愿尝试挑战;在素质方面,追求个性化发展,团队协作能力较差,承受挫折能力不强,责任意识不强。
综上所述,要想让学生在思政课教学环节中有所收获,就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真正让学生在创新性教学过程中成长和感化,所以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课前三分钟”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思政课课堂采用机械式、填鸭式教学方式,老师在讲台上慷慨陈词,讲得眉飞色舞,激情满怀,但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通过实践发现,“课前三分钟”教学法能够在思政课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课前三分钟”教学法的定位分析
“课前三分钟”教学法就是在老师正式讲课之前,让学生把课前精心准备过的演讲、视频、新闻播报、马列著作选读、红色电影赏析、伟人传奇故事、红歌演唱等题材多元、内容与思政课息息相关、形式多样的作品展示出来,与学生共同分享。这样的一种教学形式能够达到以下效果:(1)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参与率大大提高。(2)“以教促学”,翻转课堂。在大思政框架内,学生围绕某一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搜集整合素材,或者是播放出来,或是讲述出来,或是唱出来,让每个学生都体验一次当老师的感受,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也给了大家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3)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平时都是坐在下面听,终于有机会站上台来讲,而且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相互的建议,分享效果非常好。大部分学生的“三分钟”内容分享,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同学的掌声鼓励,自信心大增。
(二)“课前三分钟”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实施
“课前三分钟”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环节:提前安排、分享展示和打分。实施过程中为了鼓励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我们对学生进行分组,每4人至6人为一组,选出组长进行统筹协调工作。按学号顺序完成任务,当轮到本组组员时,其他组员提供建议和帮助,集思广益,确保本组组员“课前三分钟”分享的质量和水平。“课前三分钟”展示分为两种,一种是采取现场分享的方法。学生提前一周开始准备,自己确定主题和内容后,搜集材料并整理后在课堂进行展示。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分,评分内容包括现场展示时是否脱稿,是否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展示。分享内容是否全面,是否有对材料的独特反思等。最后由教师为这个学生和小组进行打分,他们的分数作为思政课平时成绩计入期末考核总分。
(三)“课前三分钟”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效果分析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运用“课前三分钟”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能有效提升每个团队的竞争力。首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才华的平台,发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学生。以学号为根据按顺序每个人都要上台展示,素材和形式学生自己决定,学生展现了不同的风格类型,内容非常精彩。其次,他们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最后,思政课一些枯燥严肃的理论,经学生演绎,形式多样,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得到传播,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且成长。
三、项目化实践教学初见成效
经过探索,我们实践教学分学期按课程内容需要依次推进,开展得有声有色,效果很不错。
(一)思修课在实践教学部分的改革
1.专题系列讲座让学生拓展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结合思修课的大纲内容,结合社会热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引导,我们以专题系列讲座的方式延伸和拓展了思修课的相关内容。此次系列讲座共计八场,涉及2016级全体新生,主题包括走在民族复兴大道上的当今中國、红军长征与二十三年红旗不倒、大学生怎样为人处世、大学生生涯规划、大学生生活法律常识普及等,题材丰富,异彩纷呈。
2.法律知识竞赛。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氛围,提高我校青年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培养大学生对法律的热爱,充分展现我校广大学生的良好法律素质,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全面学法、懂法、知法、守法的校园和谐氛围。我们从准备到决赛,从线上到线下,2016级全体新生都参与了此次法律知识比赛。此次比赛扩充了学生的法律知识,提高了法律素养,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普法活动。
3.社会调查活动。我们要求每个学生从老师给的选题中任选一个,进行社会问卷调查,然后完成调查报告。我们的选题主要是关于大学生的校园生活状态、大学生道德品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状况、大学生恋爱中的道德、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看法等。此次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概论课在实践教学部分的改革
1.专家系列讲座,邀请省内知名专家来校讲学,主题紧密结合概论课的政治导向、思想导向,讲座扩充了学生的知识,增进了对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为民族复兴奋斗的历程了解,增进了对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自信,专家们勉励青年学子要有责任、有担当、有追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2.大学生微电影大赛。我们举办的微电影大赛旨在广泛调动学生热情,展现青春风采,传递正能量。活动中,学生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风采,大赛推动了我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学风建设,影响深远。
3.重走“小长征”,暨参观红色娘子军和海南文明生态村典范北仍村系列活动。“小长征”指的是当年琼崖纵队为击退日军和伪军的前堵后截,冲破敌人的层层封锁线,征战半个海南岛,终于杀出一条血路,到达万宁县六连岭根据地,完成战略东移任务。老师带着学生,走过一段段崎岖山路,阅览一幅幅老照片及一件件实物,倾听一个个故事,回忆老红军过去的战斗岁月,然后参观海南文明生态村的典范北仍村,感受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学生感受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努力奋斗,融入国家民族复兴的大潮,谱写青春赞歌。
四、总结与反思
(一)积极效果:优化了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能力
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把思政课程内容延展的更广、更深、更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思辨能力。一堂堂讲座下来,学生的思维更活跃,眼界更开阔。而就某一主题,以小组方式开展社会问卷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写作能力。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线上答题和线下竞赛PK,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法律的热情。带着学生走出校门,亲身体验琼崖纵队的百折不撓,亲眼看到娘子军面对严刑拷打的坚贞不屈的图片影像资料,亲身感受海南新农村的发展变化,这样既优化了教学效果,也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感触颇深地说:“纸上得来终觉浅,学到精髓需躬行啊。”
(二)缺陷与不足:实践程度低,体系构建不健全
目前,我们的实践课做到了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在校内以校园文化活动,诸如法律知识竞赛、微电影大赛、道德小品大赛等形式让学生动起来,在校外以参重走“小长征”、参观红色娘子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海南新农村典范北仍村等系列活动,让学生走出去和动起来,效果也很不错。但是思政实践教学如何与专业课、与职业道德教育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却是深入很少,可供借鉴的经验也非常有限。实践教学目前还是处于尝试和探索的阶段,体系构建还不健全,没有一套非常成熟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而且效果评估体系也有待建立。
(三)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师德师风
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涵盖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等方面,涉及政治学、经济、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承担的教学任务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着力塑造社会主义坚实的建设者。那么,对教师的要求就越来越高:(1)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要能够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同时又能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演绎出来,能够以创新新颖的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利用新媒介来了解学生、走近学生、吸引学生。(2)提高师风师德,以别具特色的人格魅力和榜樣示范作用来引导学生,以高度的责任感、以执著的敬业精神、以深厚的专业功底、以人为本的育人精神来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有责任担当、有使命感、有追求抱负的现代青年。凡此种种,尚需教师勇于改革,大胆探索。
参考文献:
[1]王爱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知、行”统一教学[J].中国培训,2016(3).
[2]张海霞.“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培训,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