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宁“落子舞”考略
2017-10-21相宁
相 宁
(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0)
睢宁“落子舞”考略
相 宁
(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0)
“落子舞”是江苏苏北地区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流传于徐州东部,尤以睢宁县最为盛行。本文从睢宁“落子舞”所在地域及发展历史、独特的舞蹈内容与风格特征、服饰道具、传承脉络等方面对睢宁“落子舞”进行全面探究,以期在其对汉代舞蹈的继承和延续方面作进一步的探究。
睢宁“落子舞”;地域历史;内容风格;服饰道具;传承脉络
“落子”又称“莲花落”、“莲花乐”,是江苏苏北地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流传于徐州东部,尤以睢宁县最为盛行。清康熙三十五年, 河北人李声振著有《百戏竹枝词》一书中曾写到:“徐沛伎妇,持竹鞭缀金钱,击之节歌,其曲名[叠断桥],甚动听。行每覆蓝帕,作首妆。”至今徐州广大农村,还流传着“以竹鞭缀金钱”为主要道具的“落子舞”和十几首“[叠断桥]”民歌。
旧社会徐州的街头巷尾,经常可以看见打“莲花落”的求乞者,他们沿街走户乞讨为生。新中国成立后,恢复了农村民间春会的自娱性质。1958年,睢宁“落子舞”代表徐州人民到首都北京汇报演出,受到了周恩来总理接见。从此,“落子舞”翻开了新篇章。因为其鲜明的地域色彩和个性特征,睢宁“落子舞”于 2006年成为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
一、地域及发展历史
睢宁县位于江苏省北部,具有重镇徐州东南门户之称。地处北纬33.40′—34.10′,东经117.31′—118.10′,土地总面积1773平方公里,古属下邳。历史上的下邳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自夏禹(公元前2157年)封予奚仲,建立下邳国至唐末,此地被立国封邑达二十二次,从宋至清是历代州、郡、县的治所,一直是中原东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直到清康熙7年(公元1668年)下邳因遭受强烈地震与水患,下邳城被淹没而消失。
古下邳是历史上人文荟萃,兵家必争的古战场。汉代圯桥进履,张良名传千古;三国鼓角争鸣,吕布吊死门楼等许多闻名中外的历史典故都发生于此,并留下众多古迹。这里还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圣地,古有“庙宇之多,莫过于邳”之说,加之山川秀美的独特风景和沂、武、泗水相通的交通便利条件,吸引了李白、苏轼、董其昌等众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大量诗篇和墨迹。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培养了睢宁人民勤劳淳朴、士崇学问的风尚;战乱环境的影响,养成了先民喜勇尚武、粗犷强悍的禀性与风气。也孕育发展了“落子舞”这一独具汉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
据《古邳镇志》、《睢宁县志》记载:“……明朝时睢宁汤姓‘莲花落’已很超群……”明代至清初,“落子舞”主要依靠下邳“羊山庙会”的形式,不断扩大民间舞蹈的影响。清代至民国,“落子舞”主要活跃在每年春节前后并依靠“香火会”的形式,使之得到广泛普及,落子艺人年年大增。贫困年代,“落子舞”又成为一种乞讨工具,手拿一根打狗棍(今日“落子舞”道具“莲厢”),左右敲肩,舞动有序,边跳边唱,以获得富人施舍。新中国成立后,睢宁“落子舞”得到兴盛发展,各乡、村均成立不同类型的“落子班”,活跃在城乡之间,后随着时代的不断变革,形成了今日睢宁“落子舞”。
二、独特的舞蹈内容与风格特征
睢宁“落子舞”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特殊性和鲜明的地域特征,有别于其他民间舞蹈的独特内容和风格特征:
(一)独特丰富的舞蹈内容
落子也称“乐子”,即是大家快乐之意。通过有序的跳动,达到抒发大家欢跃之情的目的。它的舞姿造型美,动作幅度大,表现力明快,节奏感极强,为苏北古下邳睢宁地区所特有。传统“落子舞”是由当地一种民间武艺表演配合走唱形式演变而来的,一般由3—5名男女演员组成。表演时先由一英俊男子手持花伞领舞,两名白衣男子打“连厢”或舞动“霸王鞭”,两名红衣女子打竹板和耍红散巾,五名男女演员分别以跑跳步、搓跳步、踩寸子等变化多端的步法不断变化队形,舞动有序,高潮迭起。既有虎跳翻身、单双扫腿、打螃蟹等类似武术的高难度动作;也有寒鸦凫水、骜子翻身、白鹤亮翅等曲线优美、韵味浓厚的形象化动作。
(二)鲜明的风格流派及动作特征
在传统落子的基础上,随着不断创新发展和其它民族舞蹈的融入,又出现“文、武落子”之分,“武落子”跳动幅度大,武术成分多,也称“大架落子”,具有热烈、奔放、粗犷等特点,以睢城乡刘保顺为代表,作品有《激情落子》等。“文落子”跳动幅度小,武术成份少,也称“小架落子”,具有文雅、细腻、活泼等特点,以下邳卢修田为代表,作品有《闹洞房》等。男性动作粗犷勇猛,机智强悍;女性动作妩媚多姿,娇柔轻盈,既充满着浓厚的青春活力与阳刚之气,又表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
(三)音乐伴奏清脆激昂,曲调丰富多彩
传统“落子舞”的主要曲目为《小抱妆盒》、《叠断桥》等,其伴奏乐器仅有三种,即锣、鼓、竹笛,其中打击乐以锣为主。虽然打击乐仅有两种,但舒缓有序,很有情节,曲调既可表现舒缓柔情,又可表现欢快有力。随着文、武落子的出现,伴奏乐器也逐渐增加了杨琴、琵琶、二胡等,配乐曲调也更加创新丰富。
三、服饰道具
睢宁“落子舞”的男女服装不但款式别致,而且反映了苏北人民精湛的手工技艺。道具花伞、竹板、莲厢、手帕,同时出现在一个舞蹈中。
(一)服装
1.女子
彩色衣裤,腰束彩色绸带。脚穿蓝色薄底靴(或普通布鞋),颜色统一,鞋头上安一红绒球。头扎小辫子,辫子上各戴小红花一朵。
2.男子
彩色衣裤和彩色腰带。伞手的衣服颜色最好和两男子不同,鞋和女子相同,头顶用红毛线扎一小辫竖在中间。
(二)道具
1.竹板
用竹子劈开做成长约三寸,宽一寸半。竹板一端钻两个小洞,用红绸或绿绸将两竹板扣住,松紧适中。竹板由女演员使用,因古代战争以鼓指挥,竹板配合鼓的打击声有提高士气、击鼓点兵的作用。
2.手帕
粉红绸缎手帕两块,二名女子左手各拿一块。有配合竹板、使之舞动有序的作用。
3.连厢
竹子长约三尺五寸,在距离两端八寸地方钻成一个长方形空洞,用铅丝穿小铜钱数枚在中间。连厢外面用紫红、大红、白色三种颜色的布作一套子套上(或画上颜色)。连厢两头装挂粉红色绸结。连厢为男演员使用,因为汤家落子是为纪念他的祖先威武雄姿而创造的,所以把连厢示为用鞭。后经历代艺人提练,从莲厢使用的不同动作上又创作出和谐的舞动韵律,给人一种热烈、向上、奔放、粗犷的感觉,当地艺人流传的顺口溜就是对使用莲厢韵律的总结:“身随步,两肩恍,上下左右挥鞭忙;鞭击四肢肩背部,鞭鞭打出清脆响。”
4.花伞
伞柄用竹杆做成,长约一尺八寸,一头劈开成四半,用铅丝作一直径约八寸的圆圈,将圆圈和劈开的竹片扎在一起,成一伞架,再用紫红色的布,缝在圆圈上,周围装上三寸宽的绿绸边,绸边上再装一寸长的黄红丝穗,在靠伞顶圆圈处,亦可装上一寸长丝穗一圈。圆圈四周相等距离的地方,装绿色绸带四根,长约四寸,每根绸带下端各挂一小铜铃。圈顶用白色画一直径五寸的圆圈,并用彩色在白圈上画上花纹。花伞为男演员使用,因古时伞下之人为最高统领,故持伞者为领舞。每演完一个套路之后,都要由领伞变换姿势,指挥全场舞蹈者和乐队。
四、传承脉络
明嘉靖年间(公元1564年),抗倭名将汤克宽荣升广东总兵。为感谢皇恩,汤克宽回老家下邳搭台唱戏十余天,以示祝贺。在众多艺人表演中,唯独“汤氏”、“落子舞”演艺超群,随之被汤克宽收留,帮助搭班组社,建立了汤家落子班。“汤”姓艺人继承汉代乐舞的形式,将三国时期的武艺动作和宋代“莲花落子”等元素巧妙地融于一体,创造成为独具特色的“汤家落子”,从此,奠定了有序传承的基础。
传承谱系
梁传武男不详不详师传康熙6年睢宁邱集碾盘村第五代卢勤俭 男 1731年 不 详师 传 1745年 下邳象山村陈大旺 男 不 详 不 详师 传 1747年 下邳陈庄村梁化猛 男 不 详 不 详家 传 1769年 睢宁邱集村第六代刘荣林 男 嘉庆三年不 详师 传 1811年 睢宁骑路村朱汉三 男 1806年 不 详师 传 1818年 睢宁龙集村汤荣珠 女 1813年 不 详家 传 1825年 下邳汤山村第七代卢笑广 男 1843年 不 详家 传 不 详 下邳王院墙村刘骑勇 男 1865年 不 详家 传 1879年 睢宁骑路村刘保太 男 1890年 不 详家 传 不 详 睢宁五里塘村秦和尚 男 不 详 不 详师 传 1905年 睢宁毛冈村第八代刘宝顺 男 1902年 小学家 传 1913年 睢宁骑路村刘宝才 男 1900年 文盲家 传 1913年 睢宁骑路村朱传明 男 1901年 文盲师 传 1916年 睢宁朱楼村卢修田 男 1918年 小学家 传 1929年 下邳王院墙村鲁其贵 男 1917年 初中师 传 1932年 睢宁城东村第九代朱传华 男 1943年 初中家 传 1954年 睢宁龙集村杨其书 男 1942年 初中师 传 1955年 睢宁仝场村刘言胜 男 1943年 初中家 传 1954年 睢宁骑路村张正霞 女 1941年 初中师 传 1955年 安徽泗县沈君桂 男 1947年 高中师 传 1964年 睢宁梁集村李良美 女 1946年 初中师 传 1957年 睢宁城关村司学武 男 1941年 小学师 传 1956年 睢宁晋陵居委杨美华 女 1944年 初中师 传 1956年 睢宁城南村第十代 主 强 男 1962年 高中师 传 1975年 睢宁公安局姜玉梅 女 1963年 初中师 传 1976年 睢宁文化局蒋雪燕 女 1961年 初中师 传 1974年 徐州市区吴东亚 男 1958年 大专师 传 1975年 睢宁检察院卓丽萍 女 1963年 高中师 传 1975年 睢宁柳琴剧团沙兴国 男 1962年 大专师 传 1976年 睢宁柳琴剧团陈宏虎 男 1964年 中专师 传 1976年 睢宁柳琴剧团祁长林 男 1959年 初中师 传 1972年 睢宁柳琴剧团胡居武 男 1955年 初中师 传 1970年 睢宁城东村张书英 女 1950年 中师师 传 1970年 睢宁工会李 莲 女 1964年 中专师 传 1976年 睢宁岚山村
传统的“落子舞”在中华大地民族舞蹈中非常少见,它具有苏北鲜明的地域特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苏北人民纯朴善良的民风,体现了一个地区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睢宁“落子舞”更是承载了苏北地区自古至今多方面的历史文化信息。睢宁“落子舞”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特定地域的审美理念,是我国民间舞蹈文化宝库中的独特财富,也是中华民族丰富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断传承创新发展的艺术研究价值和科学价值。
睢宁“落子舞”以其独特的舞蹈风格,延续着汉代以来中国乐舞的血脉,它的幸存,证明了中国古老的乐舞并没有完全消失。如“落子舞”中男演员表演的“大翻小翻”,也就是汉代乐舞中“飞檐倒立”的延续,这在睢宁出土的汉画像石中可以佐证。由此可见,睢宁“落子舞”的历史,绝不仅仅是有文字可寻的几百年,它可能是几千年,也许更久远,是千年大汉民族血脉之相传,生命之延续。也正因如此,我们可以相信:每一个“落子舞”的动作,每一段“落子舞”的小调,都会带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让我们似曾相识、似曾相闻。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上)[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01).
[2]丁洁.浅析睢宁民间舞蹈[J].大众文艺,2011(11):161.
J712
A
本论文为 2016 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徐州地区汉代乐舞形态民间遗存的发掘与复原再现研究”(项目编号:2016SJB760055);2015 年度江苏师范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徐州地区汉代乐舞遗存与活态复原研究”(项目编号:15XWA02) 阶段性成果之一。
相宁(1971—),女,江苏连云港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汉代舞蹈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