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支付电子化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7-10-20段艳巧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

段艳巧

摘要:支付电子化问题作为财务领域新时期的一个新亮点,它对推进国家财政体制改革,提高单位财务工作效率,转变财务人员职责,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文章针对事业单位支付电子化存在的问题带来的相关风险,从解决对策和配套措施两大方面结合实际,对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提供一些浅陋的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支付电子化;风险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普及,支付电子化从2007年中央本级试点,到2013年十二省市试点,再到2014年成为财政重点工作之一,已成为全面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支付电子化也就是电子支付,结合事业单位实际,主要涉及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等。

一、支付电子化的优点

电子支付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国库集中支付将预算单位、财政部门、开户银行业务进行了简化,预算单位工作人员从跑财政申请拨款、等待财政批复,待批复后再跑银行等重复简单的工作程序中解放出来,现在只需在国库一体化系统财政专网就能完成基本工作。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财务人员也可以足不出户的完成轉账汇款、账户查询、银行对账、工资发放等相关工作,在第一时间当汇款单位信息有误而导致转账、汇款业务未能完成时,能够及时、快捷地从系统中查询到相关信息并通知汇款人,能获得款项是否收支到账的即时反馈信息并及时进行后续处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关风险

1.国库集中支付实施后,新增了“财政应返还额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资产类科目,而银行存款日记账只反映单位实际存在银行的数额,国库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的额度不能记人单位的银行存款,无法直观反映单位实际拥有的货币资金数额。

2.网银支付凭证取得和管理不严格。以从网银系统自行打印的电子回单完全替代传统银行支付回单,存在伪造、替换支付凭证及虚假支出等风险。银行对账不规范,银行对账岗位设置不合理,对账不及时。对账单从网银系统自行打印。

3.公务卡支付管理不规范。有些单位应该用公务卡支付的为了方便等原因还是采用现金结算,公务卡没有规定明确详细的适用范围和使用额度;公务卡刷卡的POS机大多用热敏纸,刷卡凭证(银行卡签购单、购物小票等)保存期限超过一年就会经常出现字迹模糊、脱落不清的情况。

4.个人网上购物业务过程缺乏控制,个人网银购物的真实哇有待商榷。时常有购物张冠李戴的情况发生,明明购得是家庭生活用书,网上开的发票却写成资料予以报销。

三、解决的对策

(一)改变传统观念,规范会计核算

传统的会计核算对于“账上还有多少钱”显示地比较直观,只需看看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便一目了然。国库集中支付后,除了看日记账之外,还要分析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由于其核算实质是“以支定收”,直接支付方式虽然资金没有直接到达单位账户,直接支付的资金应按支出额度确认收入,应该算作单位“账上有多少钱”的一部分;授权支付的资金也应该算作单位“账上有多少钱”的一部分,预算单位年终凭银行对账单将零余额账户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注销,在“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进行账务处理。

也就是说,在直接支付下,事业单位依据《财政直接支付人账通知书》和原始凭证,就可以同时确认“借:事业支出、材料等,贷:财政补助收入一财政直接支付”,收支都算了,那肯定是“单位账上的钱”;对财政授权支付,单位根据《财政授权支付到账通知单》等人账,即“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财政补助收入一财政授权支付”,收人都算了,那也肯定是“单位账上的钱”了。需要注意的是,“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年末应该结转,即“借:财政应返还额度一财政授权支付,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年末没有余额。

(二)提高工作理念,强化业务处理

我们要深人把握电子化实质,加强研究,根据电子凭证相对于传统的纸质凭证出现的新的特征,从原始凭证的取得等基础工作入手,加强电子印鉴管理,强化业务管理流程。

1.严格企业网银支付凭证管理,控制相关业务风险

一般来说,虽然单位自行打印的电子回单可以实现即时打印,同步显示,但单位为了防止舞弊风险,还是应定期到开户银行取回加盖银行业务公章的正式回单入账。

单位不得以网银系统打印的电子对账单代替正式对账单,首先是网银系统打印的对账单没有电子签章,其次是容易更改,所以还是应定期到开户银行取回加盖银行业务公章的正式对账单,并由财务主管人员或者会计核对并及时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

2.紧密结合实际,规范公务卡管理

作为财政一体化系统(一般由指标管理、计划管理、支付管理、工资统发、公务卡管理和动态监控组成)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务卡管理,在支付电子化中占据一定的份额。当然,并不是每笔款项都必须公务卡支付,本着人文化和实际工作实际,属于下列情况,经计划财务等主管部门审批后,可以使用现金结算:(1)确需用现金发放的慰问金和其他抚恤救济性支出;(2)按规定支付的专家讲课费、稿费和咨询费等;(3)职工到乡镇出差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4)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5)在不具备刷卡条件的服务网点发生的、金额在1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

财务人员对持卡人签字确认的公务卡刷卡凭证(银行卡签购单、购物小票等)、财务报销凭证(原始发票、消费清单等)及报销审批单进行审核后进行报销,并在还款期限内及时予以偿还。

联系相关部门从技术上解决POS机刷卡用纸,使热敏纸等能够保存持久、经久耐用。对于取得的刷卡凭证确实无法长时间保存的,在报账时可以进行复印,作为附件粘贴在原始凭证的后面进行佐证。

3.补充个人网银支付凭证,完善会计审核流程

对于无法用公务卡支付的个人网上购物,由于是一人经办的无纸化交易,必须由经办人提供打印网站购物页面截图和网银支付页面截图,这样,结合发票,就可以避免不实业务发生;对于飞机票、火车票等的购买,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式截图并打印,以方便审核工作的开展。

四、相关配套措施

(一)做好技术配套,保障运行安全

从硬件方面考虑,财务部门的计算机必须专用,由于财政一体化一般使用的是财政专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对财政专线专门配一台计算机,财务软件、网银、税务远程申报等其他可以在一台计算机上共用。因为远程申报等基本上定期就会进行系统升级,在升级的过程中如果切换网络,就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从软件方面考虑,由于不良网站、病毒等给安全上网带来的影响,相当部分电脑是通过电脑管家、新毒霸等杀毒软件进行防护。针对日新月异的各种网络安全隐患,数字证书的推行和使用對网络环境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帮助。数字证书(digital certificate)可以对网络信息进行加密和解密,就是如此它可以对信息加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机密性。当然,我们也可以考虑USB Key(U盾)、短信息动态口令、数字证书等三种技术的混合使用,加强网银业务的风险防范能力。

(二)做好财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财务人员是电子支付的核心人员,他们的业务水平、道德价值观、胜任能力和诚信等个人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业务活动的质量和风险。一方面,财务人员要通过自学、继续教育等途径提高业务技能,另一方面,要通过在职培训、专题讨论等方式增强法制观念,单位也要从制度上形成良好的监控机制。同时,加强对操作人员电脑技能和网上银行系统操作的培训,使操作人员熟悉电脑及系统操作程序,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发生的风险。

操作人员登陆和使用系统后要及时退出;操作口令和密码要安全存放;不浏览无关网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网银的安全。

(三)明确相关责任,修订法律法规

《支付结算管理办法》制定支票的出票、背书、必须在限定的区域内使用,但电子票据、支付密码、影像技术在支票安全防范措施中应用的法律地位未加以明确;虽然《电子签名法》肯定了电子签名的合法性,明确了电子银行、网上银行等结算的合法性,《票据法》指出的“票据上的签章为签名盖章或签名加盖章”,对网上银行的支付形成法律障碍等等。我们应该对目前不适应现行结算模式的内容进行修订和完善,结合相关系统的业务流程增改必要的法律条文,维护支付结算市场秩序,使《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落实处,维护电子支付正常运行。

五、结束语

总之,支付电子化改变了传统的支付方式,其快捷和高效对提升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我们应该结合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实际,本着“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理念,积极地推进财务工作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斌,姜南.高校财务网上银行业务的安全性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5(28):90-92.

[2]张浩.网银时代资金风险与控制初探[J].治淮,2015 (09):55-57.

[3]梁颖琳.数字证书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J].信息化建设,2013(06):107.

[4]孙光远.企业网银业务存在的风险及应对[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5(5):87-88.

[5]刘淑娟,武林强,石福林.现行支付结算方式的法律缺失及改进建议[J].河北金融,2013(06):69-70.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方法研究
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三化”管理研究
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趋势分析
探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
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分析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完善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