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医院开展内部控制建设的路径

2017-10-20冯小三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7年12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流程评估

冯小三

为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该《规范》分总则、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单位层面内部控制、业务层面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附则共6章65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照国家上述相关要求,在建立医院内部控制过程中,应全面分析本单位内外经济环境,识别评估在医疗活动中与实现医疗目标相关的风险,开展控制活动,加强控制措施,完善内部监督、保证信息沟通,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

一、现阶段医院内部控制的形式

国家在此以前,就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不相容岗位相互牵制、规避风险等规定以会计法、预算法及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形式体现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中。医疗机构为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范,制定了各种相关的规章制度,包括收人管理制度、支出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库存物质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等。这些管理制度,本身包含许多内部控制、相互牵制、不相容职务相分离规定。例如现金管理制度规定:出纳人员收到现金,每日必须交存银行,不得坐支,不得以“白条”抵充库存现金,印鉴必须交叉保管(或分开管理),出纳不得兼任稽核、票据管理、会计档案保管和收人、支出、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资产管理制度规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必须先进行可行性论证,据医院相关制度规定进行集体决策,并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后,方可进行政府采购。

本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颁布施行,标志着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工作有法可依。同时意味着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成为各单位负责人及管理层的必须工作,医院必须建立包括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各类经济业务内容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医院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目标更加明确,职责更加清晰,管控更加有效。

二、医院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路径探讨

1.首先,医院应建立内部控制领导机构,成立内部控制活动日常管理组织,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工作机制,制定内部控制领导机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明确单位负责人为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实际负责人。建立和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工作,防范经营漏洞和预防腐败,不仅仅是某一部门的工作和职责,需要从医院整体层面进行设计和考虑。

2.医院内部控制领导机构必须组织各业务科室、各经济活动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医院开展内部控制活动的意义、作用、方法,使每人了解自己在控制活动中的职责和权限范围,使内部控制活动贯彻到医院的每个部门及经济活动的各个流程环节,使每个部门都是内部控制的参与者和监督者。

3.医院内控领导机构应开展对医院内部控制建设基础环境的分析、梳理,建立健全科学、合理、高效的内部控制基础环境,保障内部控制建设的顺利进行。构建医院内控建设基础环境,包括如下内容:

(1)科学的医院治理结构。医院应开展针对本单位权力结构运行状况的分析,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和特点,按照内部控制要求,建立健全保障权力通畅运行的决策、执行、监督检查机构,明确各机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构建并形成一套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确保单位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

(2)完善的机构设置和合理的职权分配。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例如对一项经济业务,申请与审核审批、审核审批与执行、执行与信息记录、执行与监督等是否做到岗位相分离。

(3)独立的内部审计机制。内部审计部门开展审计工作,应保障其独立性。

(4)建立有利于单位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及具有积极向上价值观和救死扶伤社会责任心的医院文化。

4.医院内部控制领导机构应组织各部门和有关人员,全面梳理医院各项经济活动流程,明确经济活动环节,分析各项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开展经济活动风险评估,选择经济活动风险策略。

(1)首先,医院内部控制领导机构应组织相关科室人员或聘请专家对医院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梳理,由单位负责人主持召开会议形式,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充分沟通、讨论,了解经济活动过程,从单位层面对医院各项经济活动流程进行流程再造,对各环节、各岗位的职责、任务进行梳理、描述。

(2)准确识别经济业务流程环节中存在的风险节点,对每一个风险控制节点进行风险评估,估计经济风险值和风险发生概率,确定医院风险容量和容限,根据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结果,选择风险应对策略,提出风险控制方案。其中识别风险是基础环节,只有准确识别了经济活动中的各种风险,才能对风险大小进行正确评估,然后在控制方案中对其进行充分考虑。

(3)医院内部控制领导机构在组织各科室、业务部门梳理经济业务流程,发现和评估风险的基础上,制定完善医院风险控制方案,编制各项经济业务风险控制流程图,结合医院各项经济活动风险内控要求,整理、完善、建立各项内控规章制度。具体包括预算管理制度、收入管理制度、支出管理制度、政府采购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决策机制制度等。

5.医院内部控制的组织实施。内部控制体系和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以后,关键在组织实施。要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在医院有效实施,首先应让每一个部门及個人学习和了解医院内部控制的内容,熟悉每一项经济业务必须遵守的流程、环节、和控制要求并遵照执行,使医院的各项经济活动按照内部控制体系的要求,根据业务控制流程开展活动,使内部控制机制发挥其作用。

6.开展医院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评估、测试

(1)成立医院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评估、测试小组,同时可以聘请专业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外部评估。

(2) 内控运行有效性评估测试小组需首先熟悉医院内控实施方案,了解经济活动内容,拟定内控评估测试方案,确定评估指标、标准、方法。

(3)实地开展医院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估、测试。根据拟定的评估测试方案,结合医院风险控制特点,逐一开展测试活动。例如医院药品采购业务,是医院的一项重要经济业务,首先检查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成立药品采购组织机构,该组织的职责和工作流程是什么。并从药品采购的请购、审批、购买、验收、使用、付款、等环节开展检查活动,测试各环节是否由不同的部门或人员办理,各部门和人员之间是否相互独立,能相互牵制,是否存在无请购计划、无审批直接采购的情况,是否存在药品无验收入员签字直接办理人库的情况等,以此测验控制方案是否有效、是否存在漏洞。

医院开展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覆盖经济业务全流程,需要医院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分步分阶段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并有效发挥作用,合理保障医院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红霞.基于内部控制框架的公立医院财务风险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 2016(1).

[2]王利.构建内控控制框架下的公立医院财务风险防范机制探微[J]现代经济信息,2016(10).

[3]王娟.基于完善医院内部控制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5(8).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流程评估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抢救中的应用
浅析新时期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建设
与元英&宫胁咲良零距离 from IZ*ONE
地方立法后评估刍议
评估社会组织评估:元评估理论的探索性应用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360度绩效评估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探析
“一课四备”磨课流程例说
基层农技推广管理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影响分析及完善措施研究
资金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