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改增”后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思考

2017-10-20廖飞友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7年12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营改增

廖飞友

摘要:本文主要对“营改增”后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针对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产生的变化以及相关方面进行研究,最后针对“营改增”相关政策实施后,提出企业固定资产进行会计核算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营改增;会计核算;固定资产;措施

前言:税收政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营改增”等相关政策,能够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变革。但是政策实施过程中,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核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定的变化,本文针对“营改增”后固定资产会计核算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企业固定资产概述

企业固定资产是会计核算工作的重点,通常情况下,企业固定资产主要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一定使用期限的非货币性资产。例如企业购置的房屋、相关机械设备和运输设计以及各种生产使用的机械等,都被归类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在当前发展过程中,针对企业的固定性资产,为了方便对其进行有效的核算,根据不同的形式把固定资产划分成两大类,第一是实物类的固定性资产,房屋、机械设备等都属于实物类固定资产范围内。第二类固定资产主要是通过价值所体现出来的。实物类固定资产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磨损,对使用时间较长或者功能较小的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处理,这与价值上的转移存在一定的联系。在当前营改增的税收环境下,企业在针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必须对会计核算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保证企业在大环境下能够实现会计核算上的完善,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营改增实施后对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产生的影响

1.营改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

在实行营改增之后,我国相关的政策也参照营改增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如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就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改革,同时也重新设定了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根据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及相关通知上的规定,我国一般纳税人勇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以及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进行抵扣。通过上述条例以及相关的规定能够看到,在营改增之后,对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范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小。如果企业纳税人把自身的资产进行转让,就需要根据其具体的情况对非货币资产进行计算相应的增值税,并针对资产开具相应的增值税发票。

2.初始计量的固定资产产生了较大的变动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企业的初始计量金额包括企业非固定资产的买入价格、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增值税,以及企业产品运输过程中所缴纳各种关税,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人工、装卸和运输等费用,在营改增实行之前,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由于涉及到的方面和范围较为广泛,并且各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支出,导致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初始计量金额非常大,对企业的技术更新和创新化发展都存在着极大地阻碍。在营改增实行之后,企业会计核算中,针对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金额由于范围上的减少而有所降低,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投入资金出现有效的降低。通过营改增的推动,不仅促使会计核算向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方向上发展,而且能够为企业的发展积累资金,为企业的创新和技术上的革新提供动力支持。

3.对固定资产折旧产生的影响

在营改增过后,初始计量金额产生了一定的变化,那在固定资产折旧过程中其会计核算也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初始计量金额与固定资产折旧计量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在营改增之后,必然会对固定资产的折旧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折旧费用的不同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也会出现极大的不同,在营改增之后,企业针对固定资产折旧过程中所得的成本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加,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提供企业的利润报表,报表中的相关数据将会出现浮动,以表示利润降低。

三、营改增后,促进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发展的措施

1.在会计核算中,对固定资产折旧方面实行按月提取

在实行营改增后,针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会计核算方面,首先必须对其固定资产折旧方面进行改革。参照营改增的相关固定以及具体实施办法,在会计核算的固定成本上,把固定资产的价值总额计入到其中,并且需要参照相关规定对其折旧率进行有效的计算,以“月”为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折旧额进行提取,并在累计折旧上进行相应的记录,保证会计核算在固定资产折旧上的有效性。

2.固定资产取得过程中的会计核算

在对固定资产进行会计核算上,受到固定资产来源以及类别等相关方面的影响,会计核算过程中无法对其进行总体的记录,需要针对固定资产来源等相关方面进行归类,并且需要对其后续使用等相关支出和收人等情况进行有效的记录,核算过程非常复杂。例如,在针对固定资产进行会计核算过程中,当前相关方面的账目记录无法实现具体化和明确化,把固定资产计入固定资产中,对需要进行安装以及检修的资产项目就需要另辟蹊径,在检修或者安装完成后在将其计入到固定资产项目中。营改增实行后,为了实现保证会计核算方面的效率和水平,应该对固定资产取得过程中的会计核算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其科学化的优化,使其适应当前的营改增。

3.完善资产改造的后续支出方案

为了保证固定资产能够良好的促进生产,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必不可少,后续资金投人作为会计核算中必要的支出,通过必要的资金投人增加企业的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通过检修、扩建以及修缮等施工方式实现,可以在在建工程项目支出中进行记录,并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以月份为单位,实现对资产检修、扩建等费用的科学化管理,保证会计成本核算过程中的科学性。通过有效的措施推动会计核算进行改革,促使会计核算想更加科学、高效合理化的方向上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变革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支持。

4.参照营改增相关条例,对资产盘点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在会计核算中,通过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以明确企业的固定资产总量,不断提升会计核算上的准确性,保证企业的健康良好发展,同时,进行资产盘点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进行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4]营改增后,企业固定资产盘点制度并不能有效适应企业的发展,在进行资产盘点过程中,首先应该通过制度明确盘点的期限,并且需要对盘点进行分类,保证对企业各项固定资产的明确,以保证企业的正常发展。

结语:总之,在我国发展建设过程中,营改增作为我国税收制度改革中的重点,其推行和发展虽然在初期会对企业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其推动的根本目的是促使企業在新时代的发展中能够进行创新,通过税收制度的推动,促使企业进行改革,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支持。营改增税收制度实行后,企业针对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应该通过专业化的团队进行考察并制定科学化会计核算工作方式,为企业以及会计核算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不断促进会计核算实现优化。

参考文献:

[1]冯秀妮.营改增后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分析[J].经贸实践,2017,(10):117-118.

[2]周学振,戚如鑫.浅谈“营改增”后建造固定资产会计核算[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7,(03):77+153.

[3]苏洪琳,杨良,陈雪.“营改增”后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探讨[J].财会通讯,2017,(01):59-61.

[4]肖毕清.新时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固定资产核算分析[J].财会学,201621:146.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会计核算营改增
涂料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
探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
地勘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相关问题及措施
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基于云会计的A集团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实施探析